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西部班公湖有了一支水上部队,曾在高海拔的湖泊里,驱离,抗击,打败过入侵者,为国戍边功绩显赫,在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水上中队》,即现在的解放军阿里班公湖舰艇边防营。又因位于祖国西部,同解放军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齐名,我们就冠名为“西海舰队”。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人殖民印度时,同俄罗斯争夺南亚,窥视我国西部地区,不时派出“探险队,测绘队”,潜入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区窥探。1865年、英国人约翰逊上尉一行,从空喀山口入境,在林济塘铁隆滩等地偷测,被我新疆当局扣押,认罪后返回印度,提出了包括班公湖在内的阿克赛钦归附拉达克,但做贼心虚,一直未敢抛出不可告人的方案。
1954年,印度尼赫鲁政府,在英国人挑唆下,违背歴史事实和双方传统管辖,单方面出版地区图,将班公湖南北两岸3900平方公里的我方领土划入拉达克,遭我痛斥和反对。
1962年夏,印军违背中印两国政府达成的维持现状,公正和平解决的建议,公然侵入我境设立据点,用武装游艇闯入班公湖向我挑衅,迫使我军征调东海舰队一运输中队迎敌。10月,我军发起边境反击,英勇的水上官兵克服初上高原的种种困难,有力配合边防部队反击,击溃了印军水上的武装挑衅,水兵们一战威震班公湖,获得了“西海舰队”的大名。
四十年前,我在中印边境工作期间,先后3次陪同三级工作组抵“西海舰队”视察,看望慰问水兵们。班公湖狭长,中方控制了三分之二的湖面,印方仅占有约140平方公里,湖水最深湖面最宽在日土县城附近。每次工作组要从日土湖边码头登艇,湖面行6小时抵班摩掌驻地,途中在老鼠岛休息吃干粮。湖面平静,湖水清澈,水中鱼儿戏水,风景秀丽,令我们惊叹,湖中东侧有面积仅半平方公里1个小岛,上万只飞禽聚集,孵化期禽蛋遍地,人涉足难进,是班公湖最美之处,号称世界屋脊上的鸟岛。
班公湖地区边境示意图
我曾和水兵睡在简陋的营房里促膝谈心,吃过他们丰盛美味的班公鱼宴,3次乘巡逻艇到传统线上巡逻,勘定传统习惯边界的走向。即现我军边防部队坚守的边界(一度被称为张念忠线),水兵们常年累月在风高浪急(咸水区域)的湖面上,士气高昂,精神抖擞,劈波斩浪坚守国门,水陆共战,多次有力配合守防部队,粉碎和击溃印军数十次武装挑衅,荣获先进誉满全军。
巡逻在班公湖上的西海舰队
中队驻地在哈纳湿地东侧山湾处的班摩掌,巡逻时必经班公湖寛约50米,水深不足10米的咽喉水道,(有人说水道仅有5米,是夸大误写了),才能进入湖西部咸水区。(现中方在此已修建有2公里长公路大桥)我曾反复勘察到:印方主张中印国界是库尔那克堡南行经西里扎普(班公湖最窄处,即咸水湖面东端)纵越斯潘古尔湖上热饮山口。中方之传统习惯边界是在印度公布的4指处,即小喀喇昆仑山伸入班公湖最大山脚处,跨班公湖至南岸红柳湾西侧上岗底斯山西端高点。班公湖咸水面积约的200平方公里,印控140平方公里,余为我国所有。印控段有楚舒勒,塔克空和波布浪三条小河水注入湖内,水量小蒸发量大而形成了咸水,沿岸植被水草稀少,湖内无鱼类生物生存。在中方境内有日松,多玛,曲龙,哈纳4处河水注入,水量较大,乌江、日土、哈纳、多玛4块湿地给班公湖注入了淡水营养,沿岸水草柴丰美,使湖内鱼鸟众多,自然风景迷人,现已成为中外游客驴友的旅游打卡胜地。
著名书法家张山为《守土》一书出版题字
水上中队进驻班公湖60年,是扎根雪域高原劈波斩浪的60年,是艰苦奋斗、牢记使命守好祖国边关的60年。军改后,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班公湖舰艇边防营》,在编300余人,928快艇20余艘,配备大口径自控机枪,高科技导航系统,航速快,火力强,灵活性高,如虎添翼充分体现高质量的国防实力。在西里扎普新建全天候码头一座,全年巡控湖面。印军仅有质量较差的几条舰船,无法同我军比翼。2020年5月,中印两军发生班公湖北岸对峙时,英勇的水兵驾着银燕般的战艇,一个冲锋动作吓的印军落慌而逃。
当前,面对中印边界复杂的斗争态势和充满硝烟的湖面,西海舰队的官兵们时刻保持着高度戒备,强化巡逻管控,防范印军越界骚扰挑衅,做到严防以待,让祖国人民放心。
(摘自张念忠所著的《守土》一书)
作者筒介
张念中:男,汉族,陕西三原人。生于1942年8月,1960年10月入党,1961年8月参加工作,1964年1月入伍,1998年10月退休。曾任西藏阿里骑兵支队二营文书,支队司令部保密员,军务参谋。西藏阿里军分区侦察参谋,革吉县军管组长,分区作战科付科长,侦察科科长。南疆军区司令部侦察处长,乌鲁木齐军区工作站站长,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员,国防大学基本系学员,南疆军区付参谋长,乌鲁木齐警备区司令员,陕西省军区付参谋长。在西藏、新疆戍边32年,5次参加追剿西藏叛匪战斗,3次指挥平息藏独、疆独战斗。荣立三等功2次,被兰州军区评为"老高原“和"廉政先進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