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母亲
湘潭
九年了。我数着日子,一日复一日,竟已是三千余日。母亲的音容笑貌,在记忆中不但没有模糊,反而更加清晰起来。这清晰并非好事,它如一把钝刀,日日割着我的心。
母亲生前最爱坐在床边上。平时,她不是给孩子缝补衣服,就是做孩子爱吃的饭菜。她坐在那里,手里常是针线,或是剥着豆角。阳光从窗子斜射进来,照在她的半边脸上,显出些皱纹来。她见了我,便笑,眼角的纹路更深了。那笑容极平常,当时只觉得平常,如今想来,却是千金难买的珍宝。
母亲说话声音不高,总是慢慢的,带着几分疲倦。她叫我名字时,尾音微微上扬,像是询问,又像是确认。我每每应了,她便又笑,仿佛我的应答是什么了不得的喜事。现在想来,不过是母亲对孩子的一点痴痴的爱罢了。
母亲的手很巧。她能将破旧的衣服补得几乎看不出痕迹,能将简单的饭菜做得有滋有味。特别是母亲的手擀面,哪真是一个细,都说母亲擀的面是龙凤面。她的手很巧,后来,背上渐渐有了老年斑,青筋也越发明显,可动作依然利落。我常看她缝补,针线在她指间穿梭,如鱼得水。如今那些她补过的衣物早已不知去向,唯有她低头穿针的模样,在我脑中挥之不去。
她走的那天,并无什么特别。我是在医院呆了几天回家换件衣服,顺便再给母亲转院。可没来的及转院,老娘就走了。医生说是心肌梗塞,走得很安详,没什么痛苦。我听了,心中竟生出几分荒谬之感——母亲一生劳苦,连死也死得这般"体贴",不愿给儿女添麻烦。
头几年,我常在梦中见到她。梦中的母亲不说话,只是微笑,或是做着生前常做的那些琐事。醒来时,枕畔常是湿的。后来梦渐少了,可白日里,一个转身,一个低头,常会恍惚觉得她就在那里,坐在床边,安详地不说话。
九年过去,哀痛似乎淡了,实则不过是沉到了心底更深处。有时走在街上,看见与母亲年纪相仿的老妇人,会不自觉地多看两眼。她们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情,都可能勾起我对母亲的回忆。这回忆如潮水,来得突然,去得缓慢,留下的是绵长的苦涩。
母亲生前常说:"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她不信鬼神,不信来世。可我却宁愿相信,她此刻在某个地方,过得幸福愉快。虽然明知这是自欺,但人活着,有时是需要一点自欺的。
母亲走了九年了,祝母亲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安好。

【作者简介】湘潭,本名刘秀华。国企退休职工,诗歌爱好者。聊城作家协会会员。茌平区作协会员。诗文作品见于在《聊城文艺》【山石榴原创文学】【诗生活】【环球国际世界华文日记特刊】【鲁西诗人】【茌平文苑】等报刊平台。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