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北京的印象》
文/学文(黑龙江)
北京,这座古老而充满现代化的大都市,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它的故事。当我再一次漫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时刻感受到它的不同气息,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未来的曙光。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还在军营里,因为公事初到北京,就被它的繁华所震撼。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夜晚的北京更是灯火辉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的大地上。长安街的华灯高照,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广场四周的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这一切都让我深深地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然而,北京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繁华,在繁华的背后,隐藏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和温情。当我走进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深处,触摸着那些古老的墙砖,感受着岁月的痕迹。胡同里的叫卖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还有那悠闲的老人坐在门前晒太阳的场景,都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改革开放后,在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里,我先后来过几次,在这里见证了它历史文化的悠久和厚重。当我登上长城,俯瞰着这座城市的壮丽景色,长城蜿蜒曲折,气势磅礴,仿佛一条巨龙腾飞在群山之间。我站在长城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看到那些英勇的将士们为了保卫家园而奋勇杀敌的场景。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除了历史,北京还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科技成果,体验到最先进的文化潮流。当我走进国家大剧院,欣赏着高雅的艺术表演;我参观科技馆,感受着科技的魅力;我漫步在798艺术区,欣赏着那些充满创意的作品。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北京的包容和创新精神,每一次来到北京,都有不同的感受,北京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老舍先生说:“离开北京的人总会犯思念症。”如今我才明白,那颗眷恋的种子早已在心间生根发芽。北京的每一个四合院和胡同,都有着独特历史故事和风情与特色,胡同深处藏着老北京的风韵。古老斑驳的四合院门环泛着古铜色,葡萄藤爬满了砖墙,阳光透过叶子在青石板上描出光影。老爷子们操着京片子,围坐在槐树下棋,他们的笑声惊飞了檐角的斑鸠,盛夏的蝉鸣最是难忘的。街角的杂货铺支着褪色的遮阳伞,老板娘摇着蒲扇打盹,冰镇汽水瓶不时发出叮咚响声。转进弯巷,炸酱面的香味混着韭菜花的咸香扑面而来。这种烟火气,就像邻居大妈晾在竹竿上的蓝布衫,总带着阳光发酵的温暖。西单的天桥下常有街头歌手,他的歌声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又一个新的亮点。
记得那个弹吉他的男孩,白衬衫被夕阳镀成琥珀色,歌声像檐角摇晃的风铃。每天下午四点,总有老奶奶推着糖葫芦车缓步经过,玻璃窗里山楂裹着糖衣闪着晶莹的光。地铁站的白炽灯总是太亮,那些擦肩而过的上班族,带起的风里有淡淡的咖啡香。唯独钟楼脚下那个旧报刊亭令人心安,玻璃柜台里的北冰洋汽水永远排列整齐,像守着时光的卫兵。越是平凡的日子,沉淀的记忆越是清晰。初冬第一片落在肩头的银杏叶,檐下风铃奏响的晨曲,就连鸽群掠过琉璃瓦的剪影都成了思念的纹路。这座城的呼吸早已渗进骨血,像胡同里年久包浆的门槛,透出温润的光亮,无论从哪些方面都感觉到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里,到处都充满着说不尽的故事。
当然,北京也有它的不足和无奈。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但是,我相信这座城市会不断地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变得更加美好。在北京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这里的人们热情、友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无论是清晨的升旗仪式,还是夜晚的灯火阑珊,都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北京,这座梦开始的地方,给了我无尽的回忆和感动。我会珍藏这些美好的瞬间,让它们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再次来到这座城市,继续追寻这座古老城市的记忆和美好往事。

在北京我们虽然游览了长城、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著名景点,最让我流连忘返的还是被誉为紫禁城的故宫。我们穿过天安门,经过端门和朱红的午门,眼前的金水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只见太和殿的琉璃瓦顶在蓝天映衬下熠熠生辉,金色的蟠龙藻井守护着殿内龙椅。跟着人群走过中和殿到保和殿,听着故宫博物院讲解员的介绍,这三大殿的台基设计暗含"土"字形,彰显古代建筑讲究五行相生的智慧。拐过保和殿西侧的月华门,一抹海蓝色突然撞进眼帘——原来是闻名已久的九龙壁。九条琉璃蟠龙仿佛要冲破墙面腾空而起,正中央的金龙手握明珠,四周的云纹浪花好似在流动。据说这些龙爪的数目藏着皇权的秘密,我数了半天也没搞清楚……

与九龙壁对应的钟表馆更令我大开眼界。镶满宝石的铜镀金钟表在柔光下流转着岁月的微芒,造型奇特的机械钟居然能表演写字、奏乐这些绝活。展柜里来自英国的漆木自鸣钟还精细地描绘着中式园林,那些漂洋过海的匠人该有多大本领啊!离开时天色渐暗,夕阳给连绵的宫墙镀上一层琥珀色。虽然才走到了中轴线,但那些在台阶缝隙里生长的百年小草,门窗上褪色的朱漆,都悄悄讲述着时光的故事。此时我在想,等我学完明清历史,定要再来这里细细找寻历史的印记。在游览颐和园后,我对这座皇家园林又有了新的认识,园中的古代建筑群,每一座建筑都有很多的精心雕刻和琉璃飞檐图画,给参观的人们对古代建筑有丰富的想象。这些建筑和院落也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这些建筑群和当今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使北京这座千年的古都更加丰富多彩。

记得十七年前的8月8号,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隆重开幕。这不禁叫我想起了2001年7月13日22:00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揭晓的那一刻,全国人民沸腾了,身边的大人孩子们都欢呼着、奔跑着,庆祝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终于在那一天,中华民族完成了追求百年的奥运梦。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表现,真诚的态度,在5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也是中国人民祈盼已久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的努力奋斗争取着。我们国家的奥运精神源远流长,1908年,我们国家就怀揣了一颗奥运梦,立下了三个奥运梦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932年,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也要派出我们的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奥运精神永存,刘长春的名字也成为了我们国家参加奥运的第一人。

从1908年到2008年中国实现奥运举办的梦想,整整等了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里,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正在迈步走在康庄大道上。当2008年8月8日中国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为了这个梦想,中国人民整整奋斗了一百年。昔日列强的枪炮已化作今日凯歌的礼响,中国人民昂首向世界宣布,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后已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用包容、文明和繁荣的全新面貌迎接了世界,给世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体育盛宴。我们完成了1908年前辈们所期望的梦想,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只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今年的五一假期,我和家人又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攀登苍龙般的八达岭长城,漫步在辽阔的天安门广场,每个瞬间都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清晨的长城脚下凉风习习。抬头望去,青灰色的砖墙像巨龙蜿蜒盘旋在山脊上。"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大字在朝阳中闪闪发亮。我迫不及待地跨过检票闸机,当斑驳的砖面抵着掌心传来粗糙触感时,仿佛触摸到了千年的时光瞬间,前几段台阶还算轻松,可越往上坡度越陡,数到第二百零七级台阶时,我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扶着冰凉的女墙休息时,忽然发现墙砖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名字——这或许是古代工匠留下的印记吧?

正午时分,我们站在第八个烽火台俯瞰,雾霭中的长城恍若仙境。春风拂过头发烫的脸颊,送来山间野花的清香。而城墙砖缝隙间偶见几株倔强的野草,恰似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守护河山的无名英雄……傍晚的天安门广场被夕阳染成金黄色。大理石铺设的地面光可鉴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白玉栏杆泛着柔和的微光。凑近细看碑文,遼沈战役、平津战役...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字字千斤。当夜幕初垂,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护旗队礼宾枪上的红穗随风摆动。降旗仪式结束时,广场那端华灯齐放,照亮了仍举着相机定格瞬间的游人脸庞。回望这一天,城墙砖上的刻痕与纪念碑的鎏金字迹在记忆中重叠。我终于明白,从烽火传讯的古代到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的今天,聚沙成塔的坚守永远在延续。
转眼又是几十年过去了,一个新时代扑面而来,中国人民正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进行着新的伟大斗争实践。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持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清醒的思想认识,踏踏实实的工作,堂堂正正的做人,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是美丽繁荣,古老而文明的现代大都市,这就是我对北京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