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传统文化协会与大寺镇鱼山诗联社文学交流记
文/马承德
文化传承,若长河之不息;雅集酬唱,似明珠之焕彩。近日,北部湾传统文化协会与大寺镇鱼山诗联社,共举文学交流之会,既为骚人墨客之雅聚,亦使传统文化于新时焕发生机。
一、大寺镇文脉渊源
大寺镇者,居广西钦州之北,素蕴人文厚脉。其地乃清代乾隆朝进士冯敏昌公桑梓,公号鱼山,一生赋诗两千余章,著述逾二百万言,堪称壮族诗坛巨擘。尝任会试同考官,掌教河南河阳、广东端溪诸名庠,诗风远被,泽及乡邦。乡人慕其才德,雅好诗词楹联,遂立鱼山诗联社。社名数易,自“大寺同吟”至“鱼山”之称,然弘道之心,未尝稍改。
二、雅集现场之酬唱
是会也,设于协会馆所,群彦毕集。协会诸子携诗稿以会友,鱼山诗联社冯怀豪社长捧佳作以相示。论及格律之工,探研意境之妙,或辩平仄之微,或析用典之巧,各抒胸臆,如切如磋。
鱼山诗联社所展篇章,多取资乡土:有望海岭之烟霞胜景,有冯公之文藻风流,亦有俚俗民情之实录。篇篇含故土之韵,字字见桑梓之情。协会诸君观之,既识大寺风土之美,亦得创作灵思之助,咸叹地方文脉之富。
三、传薪之策共商
席间,众议诗词传承之道,以为:诗者,中华之瑰宝也。当借今之传媒,广布清韵;兴“诗词入乡校、进里巷”之举,植苗于童稚,播芳于市井;设文赛以励才思,引活水而润诗田。若然,则古韵不坠,新声日隆。
四、斯会之谊与期
是役也,增两地之谊,焕诗坛之光。双方约以岁时雅集,赓续前缘,共襄文运。愿得长携素手,同护文脉,使诗词之道,若星辰之炳耀,亘古而常新。
北部湾传统文化协会与大寺镇鱼山诗联社雅聚抒怀
文/方礼文
北部湾头雅韵融,鱼山文脉溯乾隆。
双贤结社联襟袂,众士倾怀论律工。
互赏诗章彰胜境,同商薪火焕新虹。
他年再续吟坛约,共揽星河映碧空。
接龙
文/天天
共揽星河映碧空,辉张奎壁满堂红。
怀豪社长怀豪兴,承德师门承德功。
一代评师扬国粹千年宗匠出书童。
今天凤集多诗意,赓续礼文引笔风。
接龙
文/陈贤钊
赓续礼文引笔风,墨香漫卷韵无穷。
畅言雅意情犹炽,细品佳篇意未终。
古韵新声皆入律,清词丽句尽雕工。
他时若得重相聚,再赋华章唱大同。
两会交谊得句
文/天天
怀豪社长振鱼山,视野凝眸北部湾。
一盏深情交雅谊,弘扬国粹共登攀。
步和天天《两会际会寄情》
文/方礼文
怀豪逸志耀鱼山,承德高情映海湾。
两会相逢添厚意,同兴伟业共登攀 。
和天天《两会交谊得句》
文/凤凰爺
秋波推我上鱼山,四季耕耘总未闲。
得木缘林成小器,扶群助苑福人间。
步和天天老师《两会交谊得句》
文◎许兆波
岭南诗社有鱼山,协会相邻同海湾。
承德怀豪心共愿,播传国粹互牵攀。
(2025~05~09于钦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