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志平
那天闲来无事去明德广场游玩,正值音乐喷泉喷涌。
音乐喷泉位于人工湖“润泽湖”南侧。悠扬的音乐声缓缓响起,喷泉的水柱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群身着舞裙的精灵在翩翩起舞。它们时而轻盈地上升,如绽放的花朵,将水珠洒向天空,化作晶莹的露珠,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时而缓缓地下降,似是温柔的垂柳,轻抚着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音乐的旋律逐渐激昂起来,水柱如利剑般直冲云霄,高达数十米,在灯光的映照下,如同一道道璀璨的彩虹横跨天际。周围的灯光变幻着色彩,红色、蓝色、绿色、黄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如果在夜晚,这色彩更是令你如醉如幻。
有的水柱如仙女散花般向四周散开,形成一朵朵盛开的莲花;有的水柱则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幕,水幕上时而浮现出神秘的图案,时而又变换出绚丽的文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仙境之中。
音乐渐渐舒缓下来,喷泉也恢复了平静。水柱轻轻落下,融入湖水之中,只留下一片粼粼波光。
“润泽湖”面积6000平方米,沿湖畔漫步,你会看到垂柳细长的枝条垂落在湖面,被微风轻轻撩起 ,嫩绿的柳叶在枝头轻轻颤动,似在与春风低语 。它们的倒影在水中摇曳,和湖水一同谱写着春天的乐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说的便是这般景致吧。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湖中有鱼儿自在穿梭,时常还能看到几只野鸭在水面嬉戏。我偶尔在想我放生的一双小乌龟是否又长大了。湖面 “小舟翻动水中天”,岸边“花开红树乱莺啼”。
湖的正前方,有高1米,长20米,宽15米左右的半圆石台,侧面雕刻有祥云缭绕,上面篆刻“临邑明清古城”,县暑、关帝庙、龙女庙、城隍庙等尽在其中,四方建筑勾勒出古城往昔的烟火。
不远处有一条蜿蜒的木质长廊,长廊的栏杆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旁边有一牌子,上写“全民阅读区”。 紧临长廊是绿油油的灌木丛和开的正艳的海棠花,颜色火红,就像孩子们的笑脸,他们笑得可真甜啊;还有牡丹花,它的颜色丰富多彩,红的像夏日里的骄阳,热情似火;白的如冬天里的白雪,纯洁无暇;黄的像闪着耀眼光芒的金子,璀璨夺目;粉的如天边的晚霞,神秘而迷人。 旁边有几只白鸽羽毛如雪,脖颈处泛着微微的金属光泽,像裹了层流动的月光。它们或低头啄食碎面包屑,红宝石般的眼睛警惕地转动,那样子憨态可爱。 湖西侧有一石拱桥,把陆地与湖心岛相连,小岛上建有凉亭,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凉亭上,金色的光辉与古朴木质结构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石拱桥南有一曲桥,它横跨于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真正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桥身两侧的栏杆雕刻着精美繁复的花纹,有的是灵动欲飞的瑞兽,有的是舒卷飘逸的祥云 ,岁月的摩挲让它们愈发圆润,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广场中央,16根花岗岩材料建成的文化柱巍峨耸立,它们高达10米,顶部有一个巨大的飞鸟雕塑,象征着自由与翱翔,底部雕刻着邢侗、邢慈静、郭谌、常杰、孟郊等历史上16位临邑名人的生平记事。他们像是岁月的讲述者,向过往行人诉说着临邑深厚的文化底蕴。
广场上的人们个个喜笑颜开,精神饱满。有人在体育器材上锻炼,有人树荫下唱歌跳舞,还有人舞彩龙。西南角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当天的新闻节目。
步道上的人们步履稳健,它仿佛是流动的传送带,载着人们向健康冲刺。
明德广场不仅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凝聚城市精神、传承文化的重要空间,承载着临邑人民的美好回忆与情感寄托。
附: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吕志平,男,本科学历,高级英语教师。一九八二年进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