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十三村,我自然想到富食村、佳食亭,更会想起她们的掌门人李国武先生。
虽然我退休后常去北京和他几年未见面,但脑海里还是迅速闪出国武弟无论在哪,无论和谁在一起都带着他那“招牌式”的微笑,一笑一颦举手投足,好象一个自带万丈光芒的快乐天使!我和国武弟很熟,我们姐弟相称几十年,三十多年前,他从供销系统下岗后,在粮贸大楼前经营佳食亭,我在报社当编辑,当时市里组织“一报两台”报道那些励志感人,充满正能量,“不找市长找市场”的下岗职工的故事,并在报纸上开辟“下岗职工重走上岗路”专栏,国武自在宣传之列。
初见国武,给人感觉温暖、踏实,真诚、善良,且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脸上总是笑靥如花般灿烂绽放。尤其那杏花春雨的谈吐,如沐春风的和蔼,实在象个“学问大咖”。他向我坦诚重走上岗路的困惑、迷茫与艰辛——“人总要生存,下了岗不能让老婆孩子跟着我饿肚子。”干什么行当最适合自己,他深入调查,思来想去还是锁定零售副食品。一是业务较熟,二是市场较稳。兄弟们东拼西凑了一点钱,首先敲定“地盘”,二是购置货架柜台,三是多进样、少进量地“摸索”,哪些是生活必需品,哪些商品最适销对路,哪些产品市场份额相对较大。没钱进货,他就以“诚信”作“敲门砖”,在长沙、武汉、上海各大批发市场甚至新疆都是先进货、待货销到一半左右再付款,用同样的方法,敲开了娃哈哈、青岛啤酒等厂家的大门。“约定的付款之日是我最着急的日子”。他想尽千方百计兑现承诺,从来没有拖欠或少付别人一分钱的货款。心里再苦再累都用亲切真诚的笑脸化解艰辛。
新疆的系列葡萄经销商一来二去和国武成了莫逆之交,在佳食亭前跳起了新疆舞,我“便以《佳食亭,亚克西》为题写了一篇消息编入“下岗职工重走上岗路”专栏,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紧接着国武“进军”富食村超市,一系列货源问题解决后,国武开始思考如何营造欢乐和谐的购物环境,提出“满面春风迎顾客、顾客无过错”原则,导购员、收银员要笑口常开,因此,富食村里常常笑声阵阵。还提出如何在特殊情况下接待顾客,如交易繁忙时;如何接待情况特殊的顾客,如赶火车等等。一年四季开启冬暖夏凉空调模式,扶老人上下电梯,物件免费寄存,茶水免费供应等都成为常态,让每个顾客购物过程轻松自在,笑容满怀。
并别出心裁制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喜上眉梢”的卡通笑脸画作为富食村的标志。同时筹划拍摄“—万张笑脸”!进军营、警营,社区、学校,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把富食村打造成开心村、幸福村、欢乐村、笑脸村。开心着他人的开心,幸福着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国武始终关心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将光荣院、敬老院的老人们的生日记在本子上,生日时婉颜愉色地送上生日蛋糕,定期为老人们剪指甲、理发、洗脚,有时一个月会唱起几次生日快乐歌。敬老院光荣院里时常笑声悠扬,欢乐无边。
国武就是这样用真诚和微笑温暖着每个人,并用镜头定格美好瞬间。新世纪之初,他又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中华老字号“十三村”,为了让这个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国武提出“绿水青山+非遗传承+产品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把十三村打造成花园式工厂,还提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模式,既让附近村庄200多人进厂工作,每月享受4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让老人孩子共享天伦。
就这梓,让这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千军易得,一酱难求”!这个国家3A级景区工厂,每年引得国内外游客20多万人驻足、赏景,购物。富食村、十三村的笑脸墙上有春秋、有日月,有伦理、有人情,有烟火气息,那些有背景的新闻照,有温度的生活照,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据说被拍摄者,最初是拥有一张十英寸的过塑彩照,继而就是彩印喷绘的现代文明。笑脸墙换了一茬又一茬,国武的“长枪短炮”换了一个又一个,据说离“一万张笑脸”的计划仅一步之遥。他将劳动者的奉献,创造者的传承,丰收的喜悦,生活的美好都策划得恰到好处。
每桢照片都有生活底蕴,活象一幅幅色彩斑爛的湘北风俗画,象一幅幅伟大时代的颂歌,看后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甚至让人联想到“意境”与“传神”的美学范畴。然而,作为一个用良心做食品的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国武说做食品就是做良心,这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理念。
国武的笑脸是有原则,有底气、有硬气、有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和良心标准的。记得1996年5月,他在富食村门口贴出一幅巨幅广告:“买假最幸运,重奖1千元”,我当时以《买假最幸运》为题,写了一篇小言论,在《临湘报》刊发后,当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县市报评优,此文获得评论类二等奖。
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能领到“买假”的1千元!1996年年底,国武又购得50多万元假冒伪劣食品在富食村前付之一炬,集中销毁,大火足足烧了两个小时,现场浓烟滚滚,围观者众。只见国武双眉紧销,黑着一张脸。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从不含糊,与他平常待人的“招牌式”微笑相去甚远。
因为他深恶痛绝制假售假者,并给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警钟!当时《中国青年报》“经济蓝讯”专栏以《李国武千金买假》为题报道了此事,当年,国武还以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的身份,向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了《关于严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议案,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无独有偶,在十三村豆瓣酱一次菌类检测中,发现少量指标不合格,他硬是将220坛价值18万元的豆瓣酱全部倒掉了……就是这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使得“千军易得,一酱难求”的十三村酱菜有着满满的自信心,满满的主旋律,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幸福感,并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国武还以挺膺担当、拼搏奉献的社会责任,用开放、多元、包容的特有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企业家精神。
他把孩子送到英国留学,向国际展示“中国笑脸”。孩子也和一个民间外交使节一样,“我的舌尖告诉我,中国湖南岳阳才是我的家”!酱菜邮寄慢了,他就“埋怨”他的父亲国武说,不仅是“一酱难求”!在同学中现在是“供不应求”!有个法国的同学说“中国的十三村真好吃”!孩子反复解释,是十三村的酱菜好吃,“十三村”不能吃,也吃不动!这不,今天中新社“外眼看岳阳”国际摄影师采风活动团队抵达羊楼司,十三村以它工业文明与田园诗意的视觉盛宴吸引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捷克、俄罗斯记者的“长枪短炮”,笑声与鸟语齐飞,酱香共果香一色。
国武还将临湘花鼓戏和聂市十样锦请来助阵。当我们的采风团和“外眼看岳阳”国际采风团的记者相遇时,还有云山溪水视频公众号谢江南,岳阳晚报全媒体编审、记者李峰波,国武让我们在大门前、展厅前、德字碑前、酱窖车间一次又一次地一字排开,“一、二、三,茄子”后还“莫动”,在裤荷包里摸出手机,“横扫”视频,我们一个个笑哈哒,国武也笑哈哒!他说,每当这时,我心里最踏实,最幸福!怪不得今天看戏看热闹的婆婆姥姥还依依不舍,一人手里拿着一只开袋即食的酱板鱼,争相成为国武镜头里的主角。我想这笑脸、这笑声好象来自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三国古战场;这笑声好象飘进了烟雾飘渺的瑶胞祖居龙窑山;这笑声好象飘进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这笑脸好象飘洋过海,向世界昭示中国企业家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价值取向和“喜悦者常健康”的人生真谛!世界的笑脸,笑脸的世界。
这笑脸在十三村汇聚成欢乐的海洋!因为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如果说临湘是湖南封面,那么十三村就应是湖南湖北之间的文化地标!
作者简介:方平,原《临湘报》记者,著有散文集《聚尘集》两本,发表散文、评论、小品文作品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