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595期
神奇的“糖果”一一宝塔糖
作者:秋墨
主播:云水禅心
看到上面这个图片,我想凡是上世纪中叶过来的人,一定对图中塑料袋装的形似塔状的黄色糖块不会陌生。其实,这个糖块是一种专门针对人体肠道寄生虫蛔虫、绦虫的驱虫药,俗称打虫药,它的全名叫“磷酸哌嗪宝塔糖”,它高约2公分,多为黄色或粉红色,当年为了增加服用时的口感,特别是便于儿童服用,故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糖的成份,这才被冠以了带糖的名字。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常年战火的原因,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国内各地的医疗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特别是乡下,地方病、传染病较多,人体肠道寄生虫引发的各种疾病也很普遍,其中少年儿童尤为突出。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国家专门组织人力,针对地域广、覆盖面大的一些传染性疾病进行攻关,这其中就包含了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期间各类驱虫药、打虫药应运而生,而“宝塔糖”效果最好,也最受欢迎,由此被国家推广。前后二十来年的时间,通过不间断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以及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治,人体肠道寄生虫引发的各类疾病大幅减少,到了上世纪末,已很少见到、听到人们打虫的信息,可以说“驱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然了,小小的“宝塔糖”功不可没。
“糖”是针对虫的,那么这个虫又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不仿科普一番。当年寄生人体肠道的虫子主要是蛔虫,它是我国农村地区一种常见的土源性寄生线虫,蛔虫主要是通过人的口部感染,微小的虫卵以不洁的蔬菜瓜果为媒介,经过口部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孵化并长为成虫,成虫体呈筷子般粗细的条状,体长可达20公分左右。其从幼虫发育为成虫的过程中,会在人的体内不断蠕动,直到成虫后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之后便感染肠粘膜,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使宿主出现消化不良,缺乏营养和发育障碍等问题。感染蛔虫后不光导致上述问题,还会并发胆道蛔虫病,感染者会出现身体疼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胆道炎症、甚至胆道穿孔等,有些重症患者呕吐时,粉白色的蛔虫还会从口中吐出,十分的恐怖。
“宝塔糖”的药效不是把蛔虫消灭在体内,而是通过药性麻痹蛔虫,继尔以活体随粪便一道排出体外。它的优点在于驱虫,而不是杀虫,因为杀虫必伤人体,所以十分的科学。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年的“宝塔糖”取材于蛔虫的克星,一种名叫蛔蒿的菊科绢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俄罗斯和中亚南部地区,喜冷凉干旱气候。我国的蛔蒿,乃当年苏联引进,主要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引种栽培。因为蛔蒿的保质期极短,所以也成为后来被逐渐淘汰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替代的药物很多,主要有复方鹧鸪菜散、盐酸左旋咪唑丸、阿苯达唑片和甲苯达唑。最常用的是阿苯达唑,即肠虫清。不过它们都是西药,虽说效果好,但相比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流行的“宝塔糖”,不但缺少了甜蜜的诱惑,也缺少了绿色的品质。
那个年代,肚里有虫的孩子十分普遍,对此国家十分重视,就像打预防针一样,会组织人力定期到幼儿园、学校分发“宝塔糖”。当年的我就曾在小学阶段多次吃过“宝塔糖”,酥脆的口感,甜甜的味道,还有那难以名状的体验,只要想起,都是一段难忘的甜甜的回忆!
2025.5.1.✍
作者简介:森严,笔名秋墨,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国家机关退休干部,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专职成员。从业四十余年来,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散文朴实无华,以往事回忆见多。很多作品被一些自媒体文学栏目登载,个别散文诗歌还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自幼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主播简介:云水禅心,本名王传芳。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金牌主播。“为你诵读杯“第三届中华夕阳红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暄言宝典永久学员师从婧暄导师。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一、主席团
主席: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成员:梦如诗、李希勇、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
二、顾问委员会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唐连明、晨曦
三、编辑部(主播部)
总编:梦如诗
副总编:追梦天涯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音频总监:艳阳天
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