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常宁宫
贺测亮
神禾塬上,滈水北岸,有一方风水宝地,名曰“常宁宫”,彼为传奇,如今被称为长安人的会客厅。五一假日,避开人潮如织的喧嚣,我乘着地铁二号线,抵达终点站常宁宫,循步探秘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景。
常宁宫,静卧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南坡滈河崖畔,宛如一颗隐匿在岁月长河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抬眸南望,秦岭山脉连绵起伏,那郁郁葱葱的山峦恰似大地撑起的翠色屏障,豪迈而壮阔;脚下的滈河,宛如一条灵动的玉带,潺潺流水奏响着时光的乐章,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间倒映着蓝天与山峦,共同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长卷。而这常宁宫所承载的人文历史,更是如同一部厚重的典籍,可用“一禾一石一行宫,三树柳青园林景”来概括。
且看那“神禾”的美丽传说,宛如一缕远古的微风,轻轻拂过岁月,至今仍在常宁宫的上空萦绕。遥想远古之时,炎帝神农氏恩泽天下,悉心教稼百谷,让黎民得以饱腹。彼时,竟有灵鹤自那如梦似幻的仙境翩然而至长安南塬,口衔谷穗,仿若上天派来的使者,哺育着万千子民。时光流转,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据清代《咸宁县志》(也就是如今的长安区相关记载)所述,李世民巡游至此,眼前一株禾苗竟神奇地生出双穗,那奇异之景令他惊叹不已,当即赐名此地为神禾塬,这简简单单的名字背后,承载的却是一段神秘而动人的过往啊。
灵石天降,太后无恙。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窦太后常至神禾塬畔游玩。此处眺望终南山,视野开阔,景色秀丽,令太后十分喜欢。一日,窦太后游玩时突遇劫匪,慌乱中躲入崖下山洞。劫匪逼近时,崖顶飞来一块巨石,砸死数名劫匪,余匪胆战心惊,无人再敢靠前。此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飞马赶到,太后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为感念神力庇佑,祈愿母亲安康,大唐昌盛,太宗下旨修建“西寺佛爷庙”与避暑山庄,赐名“常宁宫”,寓意常保安宁。建有大雄宝殿、金刚殿等,规模宏大,万民朝拜,成为皇家御花园。虽经岁月沧桑,当年的辉煌已不再,但太后遇险的山洞和“菩萨救难灵感石”仍在,供游客祈福纳祥。

西北行宫,民国烟云。1940年,国民党将领胡宗南相中了这里的独特风景和安全隐蔽环境,为蒋介石秘密修建西北行宫,历时两年完工,兼具防空、避难及军政会议功能,建筑为青砖碧瓦,包括蒋介石卧室、宋美龄化妆室、议事厅、中正密洞(逃生通道)等。千米密洞有五个隐蔽出口,以防不测。内设会议室、警卫室、蓄水池、卫生间等,冬暖夏凉。走进秘洞,寒气沁骨,曲折如迷宫,砖壁阴湿,灯光幽暗,如今成为游人古堡探密之地。行宫另建有蒋纬国别墅,1943年蒋介石次子蒋纬国与西北纺织大亨石凤翔千金石静宜曾在此度新婚密月,楼前一侧有一露天浴池,名曰“美玲汤”。在行宫的最高处,建有望远亭,蒋介石常在这里看书、饮茶、观景,与张治中等军政要员密谈。他本人曾三次下榻西北行宫,并在此召开军政会议,接见胡宗南等官员。
三棵古树,寓意甜美。到常宁宫游览,不能不看三棵古树。相传当年神鹤所立之处,有一白腊破吐而生,沐雨露而吐新芽,披清风而壮枝干,历经风霜而不倒,昂首云天,巍峨挺拔。立此树下,似清风拂心而过,暖阳遍通全身。如今,在蒋纬国别墅西侧,仍有一棵120多年的白腊树,苍翠葱郁,高耸入云。据说,绕此树顺时针走三圈,可以古树为媒,让天地为证,祈福平安,富贵通达,助力愿望实现,被誉为神树。在蒋介石卧室八角楼南侧的崖畔上,一株古槐与柏树纠缠共生,枝干虬结如恋人相拥,人称“槐抱柏”。蒋介石、宋美玲手植的桂花树就立在一旁,扇形树冠如一把撑开的绿伞。传说是当年蒋纬国与石静宜新婚燕尔,蒋宋于此栽树祈愿。如今,这里已成爱情圣地,婚礼殿堂,不少青年男女,选择在此举办婚礼,喜结良缘。
柳青著书,文脉庚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代文学,当数柳青。行宫西侧,有几孔土窑洞朴素得近乎简陋,这便是常宁宫柳青精神教育基地,分别有柳青图文展室,关中婚俗展、关中农具展、柳青工作室、柳青泥塑馆等,介绍了柳青生平事迹,以及他在此地创作宏篇巨著《创业史》的过程,使他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奠基人之一,为文学创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人们寻访柳青足迹,学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柳青精神,了解那个气势恢宏,充满干劲的火热年代。
园林酒店,脱颖而出。岁月更替,时代变迁,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常宁宫已不复存在。解放后,这里曾作为高级干部疗养院。1999年,被改建成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园林酒店,占地300余亩,临山望水,景色怡人,融合古树、茶园(如观南山茶园)、陕北窑洞风格建筑(滈水别居)等,提供庭院式终南人家、森林小木屋、别墅等特色房型和温泉式汤池,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穿过历史的时空隧道,伫立常宁宫塬畔远眺,“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太平盛世,滈河大桥车水马龙,眼前一片翠绿,唐太宗的祈愿、蒋氏的权谋、柳青的笔墨,已随影远去,一介草民,唯有“常宁”二字常驻心中,祈盼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