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鲁迅!
——观《水流云在:鲁迅与黄埔》第五届黄埔诗歌音乐会有感
文/黄埔区作协 雷涛 编辑/谦坤
鲁迅,我看见你了!
2025年5月6日,这个被雨水浸润的夜晚,我在黄埔区图书馆,看到了鲁迅。《水流云在:鲁迅与黄埔》是时空的艺术,也是视听的艺术。她在这短暂的50分钟里,掀起时代的风浪,呼唤永恒的精神,穿透无穷的远方与无尽的人,将鲁迅的魂灵招来这个黑暗的剧场,迸发出惊人的辉光。
深蓝,孕育生命又摧毁生命,一位圣洁的歌者缓缓道来。大江大河是所有原始人类的母亲,也是现代人类走向深蓝的途径。有人说黄河是最严厉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挥鞭打向每一个朝代。但这才是母亲啊,是掌管生死的母,而不是顺服的妻。毁灭的狂浪与启迪的荫庇共存,舞者在深蓝的光影中缠绕,托举,飞旋,追寻。
从来处抽身吧,从无形中看到有形,鲁迅把目光投向自己。版画风格设计的背景,双重的瞭望,望向无限延伸的山河。舞台光线转白,舞者以身为锤,敲打在起伏的浪涛之中。溅射出的是水光?还是花火?他们在敲打梦中人的门扉吗?亦或者为即将到来的春天伴奏。生长啊!突破那一层层厚障壁,钻出土壤吧,去享受繁星的盛宴。
原本方正的舞台,向外逸出两个尖角。舞者飞奔至边缘,久久矗立,聆听,凝望。谁说人类不能站成一座丰碑,颤动的节拍是冰雪消融碎裂的声音,纠缠的肢体是直视深渊的沉思。鲁迅是持剑的先行者,一个斗士,我们呼唤他,我们在山川湖海中寻找他,我们溯游而上,循着解放之路追问他。鲁迅!I miss you!
于是灯光转向红色,舞者戴上面具,他们是无名且盲目的羔羊,在炙热的大地中饱受煎熬,想要逃离痛苦的炙烤。一束火焰穿过黄埔军校,散落漫天星辰。面具被摘下,空洞的眼扫视八方。来看吧,他们的眼睛被星辰照亮,目光中带了英雄的气质,在野蛮与痛苦中,我们看到了鲁迅。鲁迅啊!I am as powerful as you!
幽灵,一个红色的幽灵,在欧洲上空游荡。鲁迅的精神,又何尝不是在无数革命者的胸间游走呢?这场震撼人心的诗歌音乐会,又何尝不是唯物主义者的“通灵聚会”?小小剧场,几位演员,一场时代的风,千万个志同道合的身影——在简单的条件下创造出如此丰富的视听艺术享受,创作者的技术与实力是一方面,精神上的共鸣更是重要环节。鲁迅精神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是广州的女婿,在黄埔的时间并不长,却留下如此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后人一再琢磨发扬。创作者在非常极限的时间里汇集如此精彩的演出,令人惊叹。就连表演期间观众席上,天真的孩子小声回应演员的呼喊“谁呀?他们要找谁呀?”也参与了表演的构成。谁能说这不算是一种完美呢?
至此搁笔,已至深夜,意犹未尽。《水流云在:鲁迅与黄埔》往我的身体送入一枚孤星、一柄暗火,我知道它们在闪烁着。或许它们将暗地燃烧很久很久,在我积蓄足够多的柴薪时,爆裂一样点燃,噼啪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