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绿色是生活中的主旋律,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自然的主颜色,它象征着希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心中的那抹绿是杨柳吐出新芽,绽放枝叶;是田野里绿色稻苗随风摇曳,就像人工裁剪出来似的,覆盖大地,经过水的点缀显得更加美丽。那抹绿是春天特有的绿,这种绿让我陶醉,让我更加喜欢这抹绿。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最北方,这里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春天来得更晚些。五月初,杨柳才吐出嫩芽,绽放新绿。我漫步在小河边,河水泛起微波,河岸边的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笑迎春天。一些候鸟从南方飞回来,落在树枝上,唱着婉转的歌谣,和轻风流水相得益彰。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水相依,小桥流水。蔚蓝的天空偶尔有一些鸟飞过,它们把春的信息带给人间。
河水清澈见底,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我被眼前的景色感染着。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所见,亦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憧憬。而两岸的稻田一望无际,绿色迷人眼,稻田就像欢乐的海洋,稻子整齐划一,叶片舒展着,好像与人更亲近些。放眼望去,远处有人立在稻田里劳作。稻田侍弄得非常干净,没有杂草。人们看后都啧啧称赞:农民伯伯真了不起,简直太神奇了!农民伯伯是最可敬的人,他们为保证粮食丰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不远处,立着一块大牌子,白底红字,上书“绿水青山常在,造福子孙后代”的宣传语。这是发自内心的称赞,这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高度概括。绿色装点着大地,大地捧出丰厚的粮食。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家有粮,社会安宁。
那抹绿,在我的心中,永远挥之不去,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像一首娓娓动听的歌,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在我的耳畔响起,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
每到周末,我漫步在山林小路,徜徉于林间,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密林深处,树木枝叶繁茂,野花次第开放,散发出阵阵芳香,沁人心脾。林中空闲的草地上,老牛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地抬头望着远方,偶尔哞哞地叫着,声音震荡山谷,余音袅袅,音绕余梁。牧牛人穿梭于林间,往返于林中。夏日里,他们与林为伴,与牛为伍,目睹山中美景。我顿生出一种“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快感,而牧牛人之意不在牛,在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牛也。林中的绿色,曾使多少人流连忘返,陶醉于美轮美奂之中。
绿色是人们向往的颜色,绿色代表着健康与和平。人们往往把无公害食品称为绿色食品。即使炎炎夏日,抽出时间也要来到农村,欣赏农村美景,观赏田园风光,品尝农村蔬菜,不但让你吃得开心,而且让你住得舒心。你更加感到农村是好地方。这里空气清新,人们和睦相处,简直是生活在世外桃源。
现实生活中,心中有绿,就会有诗和远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刻将伴随我终身。那是我为大罗镇中学捐书现场,王丹老师为我献上一束鲜花,我郑重地接过鲜花,泪眼婆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是王丹老师金子般的心,那场面是我人生中最辉煌最浪漫的时刻,那一刻一生难以忘怀,我一定珍惜晚辈对我的深情厚谊。
心中的那抹绿伴我一世,只要心中有绿,绿色在四季无时不在;只要热爱,山海皆可平,无处不风景。
作者简介:
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小说、散文、诗歌常在《中国乡村》《青年文学家》《北极光》《伊春日报》《绥化晚报》等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