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新还城村
文/商廷标
我的家乡新还城村,它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东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还诞生了清末侠士商二安,太祖长拳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遗产。
春天,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在屋檐下建起了它们温馨的家。花儿竞相开放,炫耀自己亮丽的色彩。风吹田地里的小麦,好像翻卷着波浪的大海。夏天,烈日炎炎,垂柳上的蝉不停地唤叫着,好像在说:“热呀,热呀。”河塘是1958年村民为垫庄取土而形成的,如今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非常自由。瓜田里,一个个大而圆的西瓜令人垂涎三尺。俺爷商玉臣也是个种瓜能手,曾经在新乡市获嘉县种过西瓜,受到当地人的好评。秋天,玉米、大豆、花生成熟了,丰收的喜悦挂满了农人的脸庞。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的队伍向南方飞去,其它动物也开始动身寻找食物,准备过冬咧!冬天,北风呼啸,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家乡俨然变成了一幅水墨画。孩子们穿上厚厚的棉衣,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笑声打破了冬天的宁静。忙碌一年的人们可以在家里好好休息,迎接新年的来临。
新还城村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就是村东头的关帝庙,始建于清朝中期,供奉着东汉末年的名将关羽,是新还城村人民心中的圣地。每年正月二十六的关帝庙庙会,大会三天,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当走到村西北头,远远望去,你会看见长拳宗师宋奎纪念碑高高的耸立文化广场西旁,宛如忠诚的武师,守护着村庄的每一个日夜。
在家乡,一户挨着一户的人家,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友好。有空闲的时候,人们喜欢去串串门,聊聊天。每当天色已到掌灯时分,人们吃过晚饭,总会去村东头关帝庙的桥旁,他们或抽着烟,或摇着蒲扇,或坐在桥头谈天说地,谈些庄稼的收成情况,其实,他们所谈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封神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岳飞传之类的,云古者嘴干舌渴不觉累,旁听者却津津有味,遇到有人纠正故事情节,俗称“掰戏眼”,会因互不服气,挣得面红耳赤。
家乡,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一群孩子在文化广场上做游戏,他们之中,有的是随着父母返乡,有的是一直生活在农村,他们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记得小时候,俺们一群小伙伴追逐嬉戏,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田间地头放风筝,捉蚂蚱……,那些简单的快乐,无忧无虑的日子,如今想起来,依旧让人心生温暖。
看,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喜欢上新还城村了吗?
作者简介
商廷标,1985年生,男,汉族,笔名鹏宇,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新还城村人。濮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濮阳县诗词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全民阅读促进会会员、新还城宋奎太祖长拳第七代传承人。爱好武术,曾在2025年濮阳县庆祖镇春节联欢会上,表演的“太祖长拳”得到领导的好评。爱好读书,曾获得“龙乡最美读书人”称号,自幼喜欢画画,勤学苦练,尤擅花鸟,业余收集整理村中民间故事与传说多篇。尤其喜欢古诗词,有诗词作品发表于《中国诗词》、《思想者选刊》、《华夏早报》、《乡村文艺报》、《九州诗韵》、《奔流诗苑》、《鸡鸣诗苑》、《白鹭文刊》、《中州诗词》、《河朔诗词》、《濮阳早报》、《濮阳广播电视报》、《澶渊诗林》等纸质刊物,以及《中国诗歌报》、《岁月中国》、《诗文化》、《千家诗词》、《黄鹤诗苑》、《中原诗韵》、《濮阳文艺》、《龙乡文艺》、《今日龙乡》、《龙都诗韵》、《澶州文苑》等各家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