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侧记】
雁痕
作者:尹玉峰(北京)
写在本文前面的现代诗
仰望高度的理由
在你心生委屈、怏怏不乐的时候,我知道
你正被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事物哽咽
在喉。放开是必然,早些时候则更好
而面对满目冬妆色如铁,雪覆了山丘
冰封了河流… 在生命的景色里,春花最鲜
夏花最美,秋天的果实最丰厚!惟有冬天
的记忆一片白茫茫,心灵渴望得到
梳理;激情燃烧的岁月,集体主义
高高昂起头,寻找仰望高度的理由,广袤的
苍穹,人字形的雁阵,向着人们热切地招手
一
朔风掠过尕斯库勒湖面时,整片雅丹都在低吟。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棱角分明的岩石,像极了老矿工皲裂的掌纹,每一道沟壑里都蓄着发烫的故事。顾锁英的《漠风吻过南飞雁》便是在这样的风声中诞生的——三十年的光阴在石棉矿上凝结成霜,最终化作纸上斑斓的极光。
顾锁英曾在石棉矿的瞭望塔上架起相机,镜头里突然闯入一队南飞的大雁。它们灰褐色的羽毛上还沾着祁连山的晨露,翅膀划破空气时发出箜篌般的震颤。领头的雄雁脖颈笔直如钢钎,每隔七次振翅就会发出"嘎——"的长鸣,声波在矿区的砾石间碰撞出细碎的回响。忽然一阵侧风袭来,雁阵立刻变换队形,从"人"字化作起伏的波浪,像极了选矿车间里翻涌的石棉絮。
在废弃的篮球场上,老矿工们至今记得1978年秋天的奇观。某夜暴雨过后,上千只南迁的大雁降落在矿区避风。月光下,它们用喙梳理着被雨水打湿的羽毛,翼尖滴落的水珠在水泥地上汇成发亮的星图。最动人的是守夜的"雁奴",它单腿立在最高的电线杆顶端,脖颈始终保持着45度角的警戒姿态,直到黎明时分雁群重新起飞,它才最后一个跃入朝霞。老矿工说,那夜的雁鸣声盖过了矿区的机器轰鸣,像是上天赐予的安魂曲。
甘建华教授在《西部之西》里记载过更神奇的相遇。1989年深秋,他在阿尔金山考察时,目睹一场沙暴中失散的孤雁。那只落单的雌雁左翼沾着石棉灰,却坚持在风口盘旋鸣叫,声调如断裂的琴弦。三天后,当科考队即将撤离时,忽然看见它领着新结识的雁群掠过营地,翅膀扇动的气流掀翻了地质图——原来它用鸣声重新找到了队伍。甘教授后来得知,这只雁曾在茫崖石棉矿区养伤,羽翼上的灰白正是石棉矿特有的印记。
2018年茫崖设市庆典上,最动人的不是烟花,而是孩子们放飞的风筝。那些仿照雁形制作的素绢风筝升空时,恰巧与真实的南飞雁阵重叠。风筝线上系着的铜铃与雁鸣交织,惊醒了沉睡三十年的矿区记忆。顾锁英捕捉到这个瞬间时,取景框里突然飘落一根雁羽,羽管中空处还残留着当年石棉矿的尘埃。这根羽毛后来被她夹在书页间,成为连接两个时代的信物。
二
如今翻开《漠风吻过南飞雁》,会听见书页间窸窣的振翅声。那些描写雁阵的段落里,藏着女矿工们冻红的指尖、技术员磨破的笔记本、以及无数个黎明前瞭望塔上的霜花。当七十五届校友在江南重聚,有人发现书中夹着的骆驼刺标本上,竟粘着半片三十年前的雁翎——羽轴上的纹路依然清晰如拓荒者掌心的沟壑。老矿长抚摸着这片羽毛,忽然想起1983年那个寒冷的早春,一群提前北归的大雁在矿区上空盘旋不去,仿佛在等待什么。后来才知道,那天正是矿区第一万吨石棉出山的日子。
在茫崖的星空下,每一粒沙都在讲述着关于坚守与迁徙的故事。顾锁英用文字编织的这张网,打捞起了那些被漠风吻过的时光碎片。当南飞的大雁再次掠过柴达木盆地上空时,它们的影子投在书页上,与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重叠在一起,成为西部天空下最动人的风景。
南飞的雁阵,在顾锁英眼中从来不只是候鸟的迁徙。它们是这片戈壁滩上最忠实的信使,年复一年地丈量着天空与大地之间的距离。每一只大雁的翅膀上都驮着时光的重量——三十年前那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有的已经化作矿区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唯有这些大雁,依然准时地在每个春秋都路过这片荒原,像上天派来的使者,提醒着人们关于时间、关于坚守的永恒命题。
雁阵变换队形时,顾锁英想起了老矿工说过的话:"你看这些大雁,它们排成'人'字形,就是要告诉我们,在这片荒原上,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如今想来,这"人"字何尝不是一种隐喻——一撇是矿灯,一捺是钢钎;一撇是青春,一捺是沧桑;一撇是活着的记忆,一捺是逝去的时光。
风,卷起细碎的石棉絮,在夕照中化作金色的薄雾。顾锁英眯起眼睛,看着渐渐远去的雁群。它们飞得那么从容,那么笃定,仿佛早已参透了天地间的奥秘。这些南飞的精灵,用翅膀书写着生命的诗行——每一次振翅都是对远方的向往,每一声鸣叫都是对故土的眷恋。
当最后一抹雁影融化在天际,顾锁英忽然明白,这些大雁其实就是她们这些建设者的化身。三十年来,多少人来了又走,多少故事开始又结束,唯有这份坚守,像雁阵一样年复一年地在这片天空下延续。它们飞越千山万水,最终都会回到起点;她们历经沧桑巨变,却始终守着这片热土。而那座沉默的石棉矿,便是这一切最好的见证。
三
2025年的这个春天,《漠风吻过南飞雁》如大漠孤烟般升起在上海文汇出版社的地平线上,为当代文坛带来一抹独特的西部霞光。这部作品是时光的琥珀,凝固了作者在青海、新疆交界处茫崖石棉矿的青春印记。那些被风沙打磨的文字,每一粒都闪烁着生命的硬度;那些被岁月浸润的篇章,每一页都散发着记忆的温度。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的题词、书法家范石甫的墨宝、作家韩树俊与子夜的序言,为这部作品构筑起一道璀璨的艺术光环。
翻开书页,仿佛能听见大漠的风声:第一部分"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戈壁滩上的青春牧歌。茫崖石棉矿的日日夜夜,化作文字里的星辰,照亮了奉献者的壮美人生。第二部分"彼岸有星光",则是穿越时空的生命行吟,追寻与感悟,在字里行间绽放出智慧的光芒!
书中那些获奖的篇章,如同戈壁上的骆驼刺,在严酷中绽放顽强;那些被央视采用的散文,恰似祁连山的雪莲,在纯净中蕴含力量。顾锁英以摄影家的敏锐捕捉瞬间,以画家的笔触勾勒意境,更以作家的情怀抒写生命,让这部作品成为文字与影像交织的艺术盛宴。
《漠风吻过南飞雁》带着大漠的雄浑与江南的灵秀,循着南飞雁的踪迹,被漠风吻过书香处,一场跨越时空的茫崖精神传递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展开。二十余位来自全国16个城市的茫崖石棉矿代表,在顾锁英的组织下,将《漠风吻过南飞雁》这本承载着特殊记忆的散文集,送到了遍布全国的茫崖人手中。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赠书活动,而是一场关于记忆、传承与精神共鸣的文化仪式。
四
四月的徐州,古城墙下流淌着两千年的文脉。4月15日这天,75届茫崖同学相聚于此,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矿工,有退休多年的教师,也有依然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当原国家建材局青海茫崖石棉矿周振海矿长和孙尊京处长亲手将《漠风吻过南飞雁》交到每个人手中时,会场安静得能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这些曾在柴达木盆地深处与风沙搏斗的"勇士"们,此刻眼中闪烁着同样的光芒——那是青春记忆被唤醒的悸动。
周矿长的讲话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讲述的不仅是散文集的内容,更是一代人用青春书写的史诗。在随后的毕业50周年庆典上,诗歌朗诵《大漠魂》让在场许多人热泪盈眶,大合唱《勘探队员之歌》则唤醒了沉睡在血脉中的豪情。这些活动看似平常,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传递仪式——通过书籍、音乐和诗歌,茫崖精神得以在代际间延续。
与此同时,远在青海边陲的茫崖市各中小学也迎来了这份特殊的礼物。实验小学的李应明校长捧着书,仿佛捧着一段珍贵的历史。在校园里,教师们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这些记录着前辈奋斗足迹的文字。一位年轻教师在读书会上动情地说:"以前只知道教书,现在明白了我们站立的讲台,是多少人用青春夯实的根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是文化传递最动人的模样。
这场赠书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自发性与广泛性。2025年2月底,原石棉矿退休职工田开明、许美莲夫妇从作者顾锁英朋友圈看到她的新著《漠风吻过南飞雁》已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书讯时,得知有部分内容写到青海茫崖风土人情,立马留下微信:“顾老师,祝贺新书出版!不知我们能否订购一部分,麻烦您替我们转赠给茫崖石棉人?离别茫崖久了,还是想念茫棉人,怀恋那片故土……”。顾锁英一阵激动,连夜给出版社打去电话,要求加印部分书……从那一刻起,一部《漠风吻过南飞雁》散文集,串起了十六座城茫崖人志愿者代表,他们如散落的星星,汇聚到由作者顾锁英组建的一个二十几人的微信群,“茫崖的星空(各省市茫崖人代表群)”。全国16个城市志愿者的参与,青海创安有限公司党委张涛副书记的支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民间文化网络。徐州、云梦、茫崖、滁州四地的活动遥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文化共振。特别是当湖北云梦蔡青、关明积极组织的楚王城文化公园活动中,老建设者们与当地文史学者展开对话时,边疆记忆与荆楚文化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茫棉滁州建材基地的赠书阅读活动,同样惊动了现任和原任基地领导。在孟庆凤和邱清萍的积极组织下,在基地现任领导的鼎力支持下,由前任梁长银主任主持,一场精彩浓郁的书香活动,飘满基地每个角落。石棉矿十七把铁锹之一的元老及老矿工们都加入了这次赠书活动中,又一次多角度展现了茫棉人那份奉献的激情和情怀!
五
《漠风吻过南飞雁》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在于它捕捉到了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光辉。顾锁英的文字既有大漠的粗粝,又有南方的温润;既记录了建设者的艰辛,也描绘了生命的坚韧。当现代读者通过这些文字理解边疆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与一种崇高的生命态度对话。正如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所言,这本书"让茫崖的过去成为了我们精神家园的一部分"。
在数字阅读盛行的今天,这场实体书的传递活动显得尤为珍贵。当老人们摩挲着纸张,当师生们共读同一段文字,纸质书成为了情感的最佳载体。而将赠书活动选在世界读书日前夕,则赋予了它更深层的意义——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这场横跨全国的文化活动,最终沉淀为一种集体记忆的修复与重构。通过书籍的传递,散落各地的茫崖人重新找到了精神纽带;通过阅读的分享,年轻一代接过了精神的火炬。当漠风吻过的故事在各地被讲述,当南飞雁的轨迹在书页间重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赠书活动,更是一个群体对自身历史的深情回望与文化自觉。
书香氤氲处,漠风依旧在吹。但此刻的风中,已不再只有往日的苍凉,更有了文化传承的温度。《漠风吻过南飞雁》的旅程还在继续,而它所承载的茫崖精神,必将在更多人的阅读中绽放永恒的光芒。
↓《茫崖矿山》挥之不去的记忆(摄影:顾锁英)


本散文侧记意犹未尽,遂填词一首附后:
新雁过妆楼 • 流转春秋
作者:尹玉峰(北京)
流转春秋。东风劲、新雁过了妆楼。淡描空灵,向北写意轻柔。乍遇江南红杏雨,又逢大漠绿丝抽。恰心求。碧池翠影,款款盈眸。
天涯奋飞雁字,象形犹会意,数尽风流。万水千山,挥翎岁月悠悠。归期心怀愿景,唱一曲清歌竞自由。凭高望、土鸡难为伍,逐浪云舟。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都市头条 北京头条 天津头条
上海头条 重庆头条 雄安头条
深圳头条 广州头条 东莞头条
佛山头条 湛江头条 茂名头条
惠州头条 江门头条 沈阳头条
抚顺头条 大连头条 锦州头条
鞍山头条 本溪头条 辽阳头条
海城头条 盘锦头条 福州头条
厦门头条 圃田头条 三明头条
泉州头条 漳州头条 南平头条
龙岩头条 成都头条 绵阳头条
杭州头条 宁波头条 温州头条
廊坊头条 嘉兴头条 台州头条
金华头条 丽水头条 舟山头条
济南头条 青岛头条 枣庄头条
合肥头条 长沙头条 株州头条
湘潭头条 岳阳头条 衡阳头条
邵阳头条 常德头条 益阳头条
娄底头条 永州头条 武汉头条
南昌头条 九江头条 赣州头条
吉安头条 上饶头条 萍乡头条
新余头条 鹰潭头条 宜春头条
抚州头条 南宁头条 昆明头条
太原头条 大同头条 长治头条
阳泉头条 晋中头条 晋城头条
成都头条 雅安头条 乐山头条
资阳头条 绵阳头条 南充头条
临汾头条 运城头条 吕梁头条
朔州头条 呼市头条 包头头条
京港澳台世界头条总社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