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娇•游桂林
文/谢爱民
漓江澄澈,正晴光泼黛,群峰浮碧。九马画山屏嶂列,疑是天工雕饰。象鼻含波,千峰景胜,溶洞多奇迹。扁舟超渡,满天风染岚色。
遥想韩愈诗魂,“江流青似带”,文豪谁敌?今踏云阶寻旧迹,眼底烟霞瑰逸。桂影婆娑,榕荫休处,人画图中觅。似乎倾酒,醉吟山水常忆。
赏析:
这首《念奴娇·游桂林》以豪放笔触绘桂林山水,兼具画面感与人文情怀,赏析如下:
一、意象灵动,绘景工巧
.视觉盛宴:开篇“澄澈”“泼黛”“浮碧”以青碧色系勾勒漓江主色调,“九马画山”“象鼻含波”聚焦地标,以“屏嶂列”“天工雕饰”赋自然以神力,动静相生。
时空交织:“扁舟超渡”切入游踪,“风染岚色”化静为动,既现漓江烟岚缥缈之态,又含诗人乘兴而行的沉浸感。
二、用典自然,融情于景
人文呼应:援引韩愈“江流青似带”名句,以“诗魂”“文豪谁敌”致敬先贤,既显桂林山水的千年文脉,又借古喻今,暗合自身览胜之情。
物我合一:“踏云阶”“觅画图”将诗人行踪与山水画卷叠合,结尾“倾酒”“醉吟”直抒胸臆,以浪漫想象收束,足见对桂林山水的痴醉眷恋。
三、语言凝练,章法有序
铺陈有序:上阕从漓江全景到具体景点(画山、象鼻山、溶洞),再到扁舟游赏,由远及近;下阕从怀古到览今,时空交错,层次分明。
炼字精妙:“浮”“含”“染”等动词赋予山水以灵动感,“瑰逸”“婆娑”等词则以典雅笔触凸显山水韵致,贴合《念奴娇》词牌的豪放与细腻兼具的特质。
四、情感基调:豪放与雅致并存
全词既具豪放词的磅礴视野(如“群峰浮碧”“满天风染”),又含婉约词的细腻体察(如“桂影婆娑”“人画图中”),于山水游赏中融历史纵深与个人情怀,读来酣畅淋漓而余韵悠长。
总结:此词紧扣桂林“山青、水秀、洞奇”之特色,以雄健笔力绘景,以绵密情思怀古,既见自然之鬼斧神工,亦显人文之深厚积淀,堪称一曲山水赞歌。
作者简介:谢爱民,汉,男,生于50年代,河北省平乡县人,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词著作家、省、市诗词协会员,市海棠诗社副社长。爱好新闻、公文、评论、诗歌写作,多篇新闻获囯家、省奖,多首诗词获奖,著《心海涛声》诗词集。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39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