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蒙山高铁站,站长李苟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中秋夜,他终于能和在高铁巡检工区当驻站防护的妻子方芳一同回家,陪父母吃顿团圆饭,这可是他十多年来头一回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和家人团聚。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享受着丰盛的夜宵。参加完高考的孙儿李涛,手脚麻利地为爷爷李罗汉沏来浓浓的乌蒙茶。大家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赏月,那场面,真是其乐融融。
李罗汉抿了一口茶,感慨道:“咱们家祖祖辈辈吃的是铁路饭,要对得起仙去的爷爷呀。爸妈一天天老了,爷爷、奶奶走了,老一辈没有完成的使命,只有交给你们去完成了!”
说起这李家的铁路情缘,那可得从李罗汉的老爹李佬函说起。李佬函那可是个东北大汉,机灵能干。抗战时期,他和妻子一路逃荒来到乌蒙山,在铁道运输线当了大半辈子扳道员。那时候,为了运送抗战物资,支援前线抗击鬼子,李佬函那是出了不少力。后来,他又协助解放军清匪锄奸,为新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建国后,李佬函挑起了乌蒙山车站站长的重任,让车站连续26年实现安全行车无事故,成为了铁道部、路局、分局、车务段的老先进。60年代末,李佬函退休,李罗汉子承父业,留在了乌蒙山小站,像老爹那样兢兢业业地当起了扳道员,这一干就是40年。
李罗汉两个儿子也子承父业。大儿子公安校毕业,分在铁路公安处禁毒分队当卧底侦查员,在禁毒战役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功,在一次追捕毒枭任务中,与毒枭发生枪战牺牲。二儿子李苟,当兵回来,接老爸的班,分在刚开通不久的乌蒙山高铁站,像爷爷、老爸那样,兢兢业业,从助理值班员一步一步干到站长,带领职工,把乌蒙山高铁站,打造成队伍过硬、管理一流、安全放心、环境优雅、鸟语花香、鸡鸭成群、瓜果满园的园林式“安全优质”站。
李罗汉回忆起往事,脸上带着几分自豪,又有几分愧疚。他望着满天的星星,眼角边挂着一丝晶莹的泪珠,缓缓道出了40年前那桩愧对儿子的往事。

当年,李罗汉在乌蒙山四等小站当扳道员,娶了山里的村姑张二丫。没隔多久,生下了李强。两年后,又有了小罗汉,也就是李苟。这小罗汉的小名还是因为他长得像个小狗狗,所以就这么叫开了。李罗汉是个工作狂,把扳道房当作家,家里的大事小事,全落在了张二丫身上。
李苟5岁那年,遭遇了一场重病。那天,李罗汉当夜班,狂风呼啸,雷鸣电闪,一场特大暴雨倾盆而下。顷刻间,山水四起,汇成山洪,从山崖上倾泻而下,顿时山洪暴发,夹着滚滚泥石,涌向连接站一线2号道岔旁的侧沟涵洞,堵塞洞口,山洪漫过侧沟,涌向路肩,淹没道床股道,漫过二三线,一片水漫金山,一二三股道,全淹没在洪水中,线路中断。
李罗汉那叫一个着急,赶紧拨通电话报告老站长封锁线路,扣停74次客车!并立即派员抢险。这李罗汉在电话里喊得那是声嘶力竭:“哎呀妈呀,站长啊,这可不得了啦!山洪把线路都给淹了,赶紧派人来抢险啊!”

经过抢险大军冒雨奋力抢险,终于疏通了涵洞,洪水退去,破碎拦路石,清除线路上的泥石流,更换伤损钢轨,抽换损毁枕木,恢复道床,夯实开通线路,这才恢复了行车。
可这边线路的问题解决了,家里却出了事。次日凌晨2点钟,张二丫打来电话,那声音都带着哭腔:“当家的,狗狗病了,烧得厉害,你赶快给老站长请假去看医生。”
李罗汉心里那个纠结啊,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儿子,这可咋办呢?他咬了咬牙,说:“媳妇啊,这时候正是防洪的关键时刻,我走不开啊!”
气得张二丫在电话那头一阵乱骂:“你个没良心的,孩子都这样了,你还顾着工作!”说完,“乓”的一声压断了电话。
李罗汉心里也不好受啊,他心想:要是狗狗真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肯定会后悔一辈子。可当时正在防洪,他硬是等到当完班,才朝家里奔去。

好在老站长得知李苟重病的消息后,那也是个热心肠,向行调要点,让203次客车临时停车2分,安排职工协助张二丫背着李苟,登上客车,赶往九龙坡铁路医院。
李罗汉赶到医院的时候,李苟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送回了病房。李罗汉连忙凑到李苟身旁,躬下身对儿子说:“对不起,狗狗,爸爸来晚了!”“你儿子患的是急性阑尾炎,要是再晚来半小时,你儿子就没命了!”一旁的医生说。
李苟睁着对大眼睛,望着爸爸高兴地笑了:“爸爸,我好想你呀!”
听完老爸的故事,李苟忍不住哭了,不过这是感动的泪水。他笑着说:“爸,你这工作狂的劲儿,我可得好好学学,你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当儿子儿媳的,感到高兴呀!”
李罗汉还有些不好意思,歉意地问:“儿子,真不生老汉的气呀?”
李苟大手一挥,说:“儿子怎么会生老汉的气呢,当儿子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下,压在李罗汉心头几十年的那块亏欠的巨石,终于落下了地。
中秋月下,李罗汉、张二丫、李苟、方芳、李涛,爷孙三代,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品尝中秋月饼。
李涛这小子,古灵精怪的,凑到爷爷身旁,神秘兮兮地掏出西南交大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递给爷爷,说:“爷爷,您看,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是西南交大‘铁道运输’专业。” 李罗汉打开《录取通知书》,眼睛都亮了,高兴道:“西南交通大学,好啊,咱们家有第四代铁路人了。而今的高铁时代,现代化高科技,只能让系统学习的大学生们来掌握了。”
张二丫在一旁笑着说:“这小子,还挺争气!”
方芳也笑着说:“是啊,以后咱们家的铁路事业可就靠这小子发扬光大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这一家子,祖祖辈辈和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故事,折射出千千万万的铁路世家无私的奉献,筑就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从建国初的2.2万公里发展到今天的16万公里,从无到有的高铁里程达到4.5万公里,成为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既充满了艰辛,又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就像那一轮中秋的明月,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