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漫谭
✤ 隐秘的朝圣之路
——读《叩问在神谕里疯长》有感
□ AI评诗
诗人童年的这首《叩问在神谕里疯长》从头至尾充满神秘主义色彩与哲学思辨。该诗以“神”为核心意象,通过人与神的关系、生命的苦难与追寻,勾勒出深邃的精神空间。起笔“和卧龙山上的草木攀上亲戚/你就能看见神了”,以自然为媒介,赋予草木灵性,暗示人需要亲近自然、回归本真才能感知神性,悄无声息地为全诗奠定了些许神秘基调。
诗人用“一生从未亲近过女人的男人/最多只能望见神的背影”“经受十月怀胎苦楚的女人/还有终身吃土的蛇”两组意象,将人类与蛇相提并论,前者承受着情感与繁衍的苦,后者背负着《圣经》中的诅咒与原罪,共同指向生命的局限与困境,即便奋力挣扎,“都无法触及神的掌心”,展现出人类在神性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诗中“雾霭”“年轮”“山风”“陶罐”“铜铃”等诸多意象交织互文,营造出朦胧而悠远的氛围。“未被言说的半卷经文”隐喻未被参透的神袛,“半截断碑”“省略号”更是将神秘性推向高潮。总是自以为是的人类,带着满身的伤痛穿越荆棘去追寻,却只能面对未知的谜题,深刻地表达了灵魂对真理、对人性、对神谕永不停歇地叩问与探寻。
整首诗意象丰富、隐喻深刻,在含蓄内敛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与哲思,引人深思。
█ 附 童年原创作品
✦ 叩问在神谕里疯长
□ 童 年(安徽)
和卧龙山上的草木攀上亲戚
你就能看见神了
一生从未亲近过女人的男人
最多只能望见神的背影
经受十月怀胎苦楚的女人
还有终身吃土的蛇
无论怎么折腾
都无法触及神的掌心
雾霭总在黎明前漫过脚踝
年轮在树皮上刻满胎记
山风诵读时
有人背着陶罐下山
腰间铜铃摇晃出
未被言说的半卷经文
几乎每个雨后的清晨
都有人带着新伤穿过荆棘
去寻找
藏在落叶堆里的
半截断碑,那上面
爬满神留下的省略号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