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领
记得在50多年前,年轻气盛的我骑自行车,从原籍巨鹿到邢台玩耍。虽说150里的路程有些劳累,但是邢台的荷花自然风光和荷花历史文化却令我至今不忘,别样的荷花,在脑海依然摇曳着。
那个难忘的伏天,我骑车路过豫让桥,被当时的荷花胜景所吸引。当时也不知道名字是“柳溪春涨”,只见那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在荷花间潺潺流淌。泉水倒映着荷花的倩影,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花影摇曳生姿,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泉水还时不时的溅起水花,洒在荷叶和荷花上闪闪发光,像晶莹剔透的珍珠,为荷花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那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似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在这些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花朵,颜色各异——宛如一盏盏明亮的白花,纯洁无瑕;热情似火的红花,仿佛要把整个柳溪泉点燃;娇艳欲滴的粉花,就像少女脸上的红晕;有的花瓣还未展开,是花骨朵儿,好像饱胀的要破裂似的。
后来我才明白,赵鼎臣所作的《过邢州柳溪中门扃锁甚严隔户窥之见花烂然盈沼作》之深刻含意:“娇红娅姹不胜姿,只许行人半面窥。恰似姑苏明月夜,水晶宫殿锁西施。”诗人从园门缝隙窥到那柳溪园内,通过“窥”和“锁”,侧面描写和想象柳溪园内满池莲花摇曳生姿,体现出一种“掩饰之美”。邢州荷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我常常想,为什么邢台荷花那么红火呢?
据资料显示得知,莲藕得益于邢台独特的地质条件。邢台是800里太行山沿线城市中,唯一整体建构在碳酸盐岩地质结构上的城市。上古时期的造山运动使邢台地下形成一个盆状结构,从太行山流下来的水,一是从岩石裂开的缝隙向下东流,二是经地表河水向东流逐渐渗入地下,使得西到朱庄水库、天梯山、皇寺一线,北到内丘县城,东到京港澳高速,南到沙河南边的北洺水河,这一片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的蓄水区,储存着23、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到新石器时代,邢台地区的气候类似亚热带,这种温暖湿润、水源丰富的环境,满足了荷花生长之需。因此,多少年来邢州荷花别样娆娇。
《清风楼记》,作者陈音登楼远眺有名句为证,“槐柳垂阴,芰荷歆馥”,这不正是清风楼附近荷花盛开、香气四溢的美景吗?
历史文献记载说,大唐初年,在邢州城内西侧有一处风景甚好的地方,一片水塘,一片沼泽,一片莲花,有座静修参佛的寺院,称之为“华池兰若”(天宁寺)。当时,高僧设坛讲经,礼佛皈僧,佛事活动昌盛空前。
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几十年以前,邢台市周边依然尽是荷花,不少文人墨客曾留下很多“咏荷诗词”,就是最好的回答。
钱奎林的《塞鸿秋.荷花颂》,高度赞美了邢台荷花的清新脱俗、出淤泥而不染,以及荷花与蜻蜓等构成的美妙景致——“清心向野俗尘去,一塘绽放娇姿毓。淤泥不染天然滤,蜻蜓倦顾独成趣。风拂香气飘,雨落圆珠续,周公千古留佳句。”
“丝丝细雨似天弦,千万银珠落碧盘。菡萏此时真玉洁,尤如妃浴立池间。”美诗把细雨中的荷叶比为银珠落玉盘,将荷花比作洗澡的妃子,恰如其分,形象逼真,展现出荷花的高洁之美。
李廷修的《题荷花池》诗——“数亩芳池万柄莲,不知开凿是何年。红花出水浑如锦,翠叶浮波恰似盘。绿柳黄芦依岸长,紫鸯白鸟向沙眠。渔歌疑令声闻处,菡萏香中泛钓舡。”邢台历史悠久的莲花,婉若锦段,浮于水面。那岸边栁绿芦黄,那滩头鸯紫鸟白的和谐画面,以及那悠扬渔歌声中垂钓者在荷花香中泛舟的生动景象,真似一幅江南水墨画。
历史上的邢台,抬头可见、低头能闻荷花及其花香,是名副其实的荷花城,是闻名遐迩的荷花城,是水与荷花相融的荷花城。
可惜,上世纪末,由于邢台工业开发用水过度,造成水位下降,使得宜水生长的荷花渐渐沉下美丽的面容。这些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推出涵盖立法、规划、补源、节水、生态、监测、应急、宣传八大类二十条措施,多措并举,使水位上升,百泉复涌,条件具备,久违的荷花又浮眼面——
市区“襄都湖”,荷花随风舞。2、4万平方米的湖区荷塘,每年6至9月份花期,荷花与绿叶相映盛景,吸引着大量市民前来观赏拍照,举竿垂钓,老人高兴,小儿欢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百泉鸳水公园内的“听荷泉”,是“听泉”板块的标志性景观,曾有“荷叶连连”之景象。那小舞妃荷花,花朵饱满,白花尖端晕染淡粉色;那玉碗荷花,白中带黄兼绿,引蜂招蝶,追逐嘻戏;泉水从荷花的花蕊中流出,沿着花瓣儿层层滑落,作响叮咚,别具特色。
位于邢台经济开发区的沙河城镇,种植200亩瑶池御藕,推出了“核”系列主题美食品鉴活动,丰富了游客赏花观景。这里碧绿的荷叶,娇艳的荷花,还有冬天的莲藕,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信都区羊范镇“语荷田园”,数米长的水上凉亭、多彩艳丽的网红桥,吸引游客到此游玩:百亩荷塘,另有一万三千多平方米的鱼塘垂钓园,玩法种种,乐趣无穷。
沙河市柴关乡东沟村的“十里荷塘”,依山傍水,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叶碧花娇。呈阶梯状分布的荷塘,人踩在中间的观赏步道上,摇摆摇摆,欢乐开怀,尽享痛快之福。
任泽区大陆泽湿地公园,作为邢台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大片荷塘的荷花,与周边的湿地景观相互映衬,入胜迷人,船游大湖,倍感幸福。
临城县“歧山湖”,湖是泜河上的大型水库,偌大的荷花片区,加上贯穿景区的千米长廊,苏式彩绘,非常出片,联想翩翩,胜似江南。
这才是——
太行泉城百泉好,
美丽邢台水波涛。
城南七里河畔清,
市北九龙水盘绕。
卷舒开合多天真,
小荷崭露尖尖角。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娇。
作者简介:刘孟领,笔名孺子牛,男,1954年生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原籍河北邢台巨鹿县。本人自幼爱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爱文学和书法艺术,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北京巨匠丹青书画院授予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及文学征文写作技能大赛奖励。
联系电话:1536993375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