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浪潮奔涌的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新疆域”、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人民文学社的来信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我们心中关于网络安全的责任警钟——以文载道,需以安全为基;为国为民,必当摒弃私念。
一、守土有责:让文字成为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文字传播更非随心所欲。作为文化传播的参与者,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表述都应肩负起维护网络安全的使命。
明辨是非,拒绝成为谣言的“传声筒”。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保持审慎态度,不以“吸引眼球”为借口编造虚假内容,不为博流量而炒作敏感话题。
坚守底线,当好主流价值的“守护者”。通过文字传递法治精神、安全理念,让“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意识深入人心,筑牢全民参与的安全防线。
二、以文化人:用创作构筑网络安全的“精神基石”
文学作品具有浸润心灵、塑造价值观的力量。在网络安全建设中,我们当以笔为刃,让文化作品成为滋养网络空间的“营养液”。
聚焦现实,书写网络安全的鲜活故事。发掘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典型案例,以文学形式展现网络安全与每个人的紧密关联,让公众在阅读中增强防范意识。
弘扬正气,塑造清朗网络的文化符号。通过塑造坚守原则的“网络守护者”形象、批判谋取私利的“数据蛀虫”,让“为国为民”的价值取向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让“谋私者”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三、律己修身:将廉洁自律融入创作血脉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网络安全的防线,首先要从内心的“自律墙”筑造。
戒贪戒躁,拒绝“流量至上”的诱惑。不被商业利益裹挟,不借文字之便泄露国家机密、贩卖个人信息,始终将“为国为民”的初心置于“谋私获利”的欲望之上。
- 慎独慎微,让廉洁成为创作的底色。从选题策划到文字推敲,始终以国家利益、人民福祉为标尺,确保每一份作品都经得起法律的审视、道德的拷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既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更是文明网络的建设者。让我们以人民文学社的嘱托为指引,以清正之笔书写时代篇章,让网络空间在文化的浸润中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强屏障、人民幸福的温暖家园。因为我们深知:唯有心怀“国之大者”,方能在文字的天地间,守住安全底线,赢得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