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刘虹:国家一级作家,媒体主任编辑。生长于北京军队大院,文革后期随父母发配到过新疆。1976年底在《诗刊》发表作品。1982年初大学毕业先后供职于政府政策研究室、大学和新闻媒体。1987年出席诗刊社第七届全国青春诗会。2009年在北京举办了刘虹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迄今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近2000篇作品;出版6部诗集1部文集,以及5部自印诗图集。诗集曾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第三届深圳青年文学奖、《诗刊》年度优秀诗集奖等。有百余篇次的作品入选各种重要选本。曾任深圳市新诗研究会副会长,目前担任国内大型新闻资讯平台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栏目副主编。2007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库。
中国雨巷文学社注册会员、中国雨巷文学社副社长(兼深圳分社社长)、杭州文学研究院研究员。

长江三峡

1995年4月,北京亚运村,作者去探望隐居的王康。
编者按:
今年5月27日,是中国著名民间思想家王康先生辞世五周年的祭日。为此,选发以下文章是为纪念。
—— 编者 ——
与王康书
——寄往华盛顿临终关怀中心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
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
带上光明的兵器……
这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
心里信,就必得救。
——《圣经·罗马书》

2003年重庆,作者与王康在一起。
王 康:
相识27年,一直这样称呼你,就不像许多爱你的人颂你、哭你时,加上那些定语和冠词了——因为,你的名字早已成为赤子的代称,早已无须任何加持,已然顶天立地,光耀乾坤,且注定彪炳青史;在上帝面前,你也不愧为领受福音最多的那位义人。
——而这一切,无疑,是来自你的殉道者情怀,你圣徒般的赤诚与纯粹。
无论你在俗世,在天堂,我将永远送上深挚的思念与祝福。
你知道的:如按我们之前所约,此时我早已赶赴美国探望你了,可疫情阻隔了心愿,甚为遗憾!我只能遥隔万里,默默为你祈祷……
近日,得知你在病榻接受了洗礼成为基督徒,我似感同身受你内心的至诚欣悦;你坎坷荒寒又丰盈华美的生命终归其所,我因此匆就一首小诗,以表祝福和追随——
遥寄王康
苍天岂不怜圣徒,
彼岸欣闻君受洗。
浩气宏图最激扬,
忠魂热血将化碧。
悔失旧缘追大道,
痛抚新梦展双鲤。
敢求宿命垂青眼,
只欲天堂再比翼。
(2020、4、22匆就)

王康邀作者参加《浩气长存》动议者们的聚餐会。
就在写这封信之前,我重新捧读《圣经》,想像着是和你一起读;同时,脑中闪进着我们交往的一幕幕情景……
我曾在诗文中写道:虽红尘滚滚人为物役,但仰望星空的人们,总会有初识即是相遇的神秘机缘——1990年代初,“广场事件”不久后的那年冬天,你尚在被通缉的黑名单上,我们的偶然交集,竟然验证了我诗中的执信。
……那是1993年末南国冬季一个阴天的中午,应我们共同的朋友和重庆老乡谢总之邀,在深圳神仙豆花村餐聚为将离开深圳的你饯行。早已隐名埋姓的你,当时被谢总介绍为“王大迟”(后来你才告诉我,这是你离异后、已随母出国移民多年杳无音信的儿子的名字。“广场事件”之后你竟被迫使用了十余年)。因彼此座位之间隔着谢总,我们那天初次见面并未能多聊。但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席间大家热议刚刚发生的诗人顾城杀妻自杀事件,并认定我同为诗人应会向着顾城。其实大谬不然!没想到我未及表态,你率先发言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诗人首先是人,必须守法的人,他无权剥夺别人的生命;我们现在谈论的不该是一段诗人轶事,而是杀人罪责,要知道,他首先是一个刑事犯……这在当时国内文坛一片同情、怜惜、颂赞、封神的怪异氛围中,我们竟不约而同一致持守公民立场,这令我印象深刻。
次日早上,我接到你热情相邀的电话,到深圳大剧院咖啡厅聊天。我们从下午畅谈到夜半时分。其间,你满怀激情地给我背诵你的多篇诗作,并当场默写下两首送给我;还特别说起昨晚在谢总家读到我的打印诗集,遂决定退掉火车票延迟三天返京……之后的三天,你邀我到你下榻的宾馆,我们不断深入话题:社会人生、思想艺术,漫无边际地神聊,双方像失散已久又偶然重逢的故人——彼此欣喜于灵魂的共鸣;你还让我跟满座高朋一起观看了由你创作、刚刚拍竣的5集政论片《大道》,并两次赠送我《大道》的录像带(我此后不知为多少朋友播放过,火种般撒在南国);尤其珍贵的是,你还赠我正在“化缘”拟投拍的第二部大型政论片《大统一》的初稿……
这铭心刻骨的三天中,我打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记下了最初的心跳:
绝版阅读
——给W K
那么,让我开始于你的序——
仅仅因为
你是一册装帧俊朗又遒劲的书
一行行文字端庄又苍凉
截留了哪位女子最初的心跳
起步于序,搁浅于序
惊鸿一瞥其后的华彩辞章
从这里出走,那羞涩的少年亚瑟
归来已是穿越苦难的美丽飞虻
那横亘其间的坎坷泥泞
是怎样铺成抵达今夜的葱绿诗行
那么,让我栖息于你的跋——
仅仅因为
我是你心有灵犀的阅读者
畅游字里行间,哪怕溺毙
也相信知音的山高水长
让我女人的一生,自你起航吧
只因,我是你放逐太久的领地
姗姗来迟的占领,等你宣布
两个奴隶,互为帝王……
那么,让我重新书写你的跋——
仅仅因为
我是你最后的鉴赏者
从封面到封底
跨越整世纪情感的断章
此后,我将成为你急管繁弦上
插翅难飞的谣曲,以深情的指尖
拨动彼此余生的守望
即使意愿终成遗愿,我仍然感谢上苍
是的,仅仅因为这些
你只能是我青春的专利
而我,注定是你爱情的绝唱

作者与王康在重庆餐馆前的合影。
从此,我开始了对你的全方位阅读。让我钦佩不已的是:你的几乎所有著述,都能让我领略到把诗与哲学完美融会的抒写风采,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磅礴气势,以及——这一点最为我所看重——你高蹈的哲思、华彩的辞章和一泻千里的语势下,那脚踏大地、深怀悲悯、知行合一的朴实灵魂!
在数十年的漂泊羈旅中,你不仅仅用文字、更是以自身的生存姿态践行着你的笃信,用热血浇铸至著作等身。相信每一个读到你洪钟大吕般作品的人,无不深为膺服,并震撼于你那颗殉道者的灵魂。
提及你的漂泊生涯,包括隐名埋姓十多年的多地辗转隐居,包括藏身于帝都地下室的暗无天日(这些长久身处险境、陋境的经历,无疑严重破坏了你的健康)……可有谁知道,这竟是来自你的主动选择——在后来我们的深入交流中,我曾面询你何不像其他义士一样应接去国?你当时的回应让我至今难忘。你说,有意选择留下,就是要在这块土地上做些有意义的事,完成自己该担当的启蒙使命……也许正是在那一刻,让我着实认定了你那殊异于其他同类的使徒般的执信和命运?
此后每当向人介绍你,我都用的是那个高贵的词“殉道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其实早已皈依了上帝,早已毅然决然、披荆斩棘地奔赴你的大道,九死而不悔!
……初识即相遇的3天,到期了。彼此只恨时间过得太快。你返京前的一刻,我们顺理成章地——谈婚论嫁——你顺理成章地疑虑因上了“黑名单”、身份特殊恐牵连我(对你诸如此类的道德洁癖,我是又敬又恨!)——我顺理成章地谈到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且强调我不止是妻子、而是十二月党人本身——最终,你说那请给我一周时间回北京后考虑一下——我们约定:先走着吧……
之后,我每年用工休假不探望父母、而是直奔北京探望亚运村在黄珂公司中“隐居”的你……
殊不知,三年不到,那把长期悬在你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劈下来——你,被失踪了……
当时不明就里、数年得不到任何信息(那时几无任何通讯工具)、远在几千里外的我逐渐陷入绝望,曾猜测你已逃出国,也误会过其他 ——这,已是后话。
……还记得新世纪初你辗转重新联系到我——包括你去美国巡展抗战史诗画卷《浩气长流》而不得已滞留他乡后——那些年里,你曾用电子邮箱发我大量新作,让我有幸先睹为快那些独占高处的凌厉檄文和性灵辞章,包括《我们的精神元年》、《站在<通往众冥的自由之路>前的断想》、《序余世存先生<老子传>》、《儒家从花果飘零到返本开新》、《科学家的选择与责任》、《共产领袖的夫人们:不幸的妇女群体》、《重庆谈判的历史悲喜剧》、《沉潜磨洗六十年——凭吊中国抗战首都重庆》、《我的精神麦加》、《托尔斯泰百年冥诞及感恩节两则》、《没有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会大不同》、《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戈尔巴乔夫大帝》、《读郑义的流亡文字》、《读陈丹青俄罗斯记行感言》、《为纪念抗战胜利暨重庆谈判七十周年告语同胞书》、《温的轭》……还有你快递来的《刘宾雁纪念册》、为父母制作的家庭纪念集等等。
徜徉在你究诘人间天问、洞悉历史堂奥的文字里,目睹你决绝凛然为苍生自由而战、不屈不挠求真向善寻美的生存姿态,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且万分疼惜?
……还记得当初让我另为动容的是,你作为真正的“无产者”,却具有无所不在的“贵族气”:除了你的身心洁癖,更有那阈值极低的同情心——
那首次约会、深夜从咖啡厅出来送我回宿舍的路上,你被一大群卖花小女孩包围时,不顾我的劝逃,毫不犹豫地掏出多年无收入、干瘪腰包中的所有,买了每一个孩子的花儿;还记得只要遇到乞讨者,你必给钱;还记得你看到我内衣上的破洞,会立刻引叹“哀民生之多艰”……我多次目睹你目光向下的菩萨心肠。
同时,你对尊严与原则却敏感度极高——还记得你为拍片化缘遇到交易暗示时,宁愿让将到手的资金飞掉,也不低下高贵的头;你对我解释说,你只与慕道者合作而非乞讨……

王康在《浩气长存》开幕式上致辞。
谈到你的贵族气,引一段我几年前的评述:
而他精神气质上迥别于许多思想界同行的“动”人之处还在于,无论多么艰窘险峻,其谈吐和为人做派,都始终葆有一身贵族气——优雅从容,多情悲悯,荣辱不惊,尊严执信,身心洁癖,以及,使命担当!
也许是我的个人偏见: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思想界无非“秦王”——体制内秦晖,民间则王康。暂不论其思维能力和语言才华少有出其右者,先谈情怀与境界,包括殉道者的赤诚加诗人的纯粹——多少浪得声名的思想知识界大腕大咖,其内里残缺的正是这种赤诚与纯粹——不是吗?
……还记得那几年你“隐居”在亚运村黄珂小弟的公司,每次我用工休假几千里迢迢来京探望你,都看到你孜孜不倦、辛苦伏案的身影,紧迫感追得你只能陪我吃一顿午餐……
……还记得2003年秋前我来重庆省亲时约你相见,当时被中央电视台邀作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片总撰稿的你,从北京匆匆飞回重庆。在那几天的空隙间,你满脸倦容地奔波,并带我参加了后来名震中外的大型画卷《浩气长流》动议者们的晚餐会;还记得当时你向我提议,不要只跟团参加重庆的“红色旅游”,要着重去看看多年秘而不宣的沙坪公园“红卫兵墓园”——我才首次知晓这个吸引诸多有识之士前往打卡的“秘境”。
我从红卫兵墓回来后立即写了一首诗向你汇报:
重庆三题之二:游重庆
我一直在爬 从它的坪到坝
坡到岩 仿佛从缓到峻从低到高
就能追上历史 那双小脚
周公馆到白公馆 坡越来越陡
南山到歌乐山 风越来越峭
大轰炸的余响擦痛迟到的目光
之后 恐怖从白色到红色——沙坪公园
令好色之徒 也会突发色盲
一百多座墓碑!像诘问的手指
直指苍天 平均二十岁的死亡在这里
骚动为一处讳莫如深的 景观
红卫兵墓旁 如今的人们正忙着
休闲 走投无路的青春重新
在我的底片仓惶集结 却始终不肯
显影于城市导游图上……
红色经典一日游游不出山城
坎坷深纵的眼神 谁却执意漏网
谁在走神时才看清:被两条江捧着
它左右逢源的姿色 以及
被两个党抻着时 四面腥味的风
幸而多雾 可以任人稀薄……
我们的脚一直在爬 我们的手
一直在握拳斗争 是绷紧向上
把自身陡峭为高处新的不平 还是松开
三点成一线的目光 让它软着陆于
阶级的底座 让这个连风景
也格外激烈的城市 把我作为它
最缓的坡度吧 为了再将瀑布
逼上绝壁之前 掌控好激情的步伐……
此外,我在重庆还写下了另一首深藏愧悔的诗——关于我当年的年少轻狂和幼稚任性,也许伤到了刚刚逃离地下室的你……五味杂陈,不知诗中是否表达清楚:
《重庆三题之三:别重庆》
……是不是,旧情的线头
又在寻觅
我全身心的疼痛这根
越用越锋利的针
企图将我残缺的生活
缝合成刺绣的模样
它对底样上匍伏多年的预约
针针见血
以显出亲情之外,我与一座城市
更切肤的藕断丝连
以及某一双眼睛那含笑的
橱窗,再不必慌张陈列
我的告别
可是朝天门,我朝天祈祷的虔诚
留不住一片归帆靠岸
装运还是卸下?放逐心仓的往事
即使用我一生的诗篇
也赎不回一次失之交臂
走丢的码头
如今,我们各自飘在天上
各自对灵与肉实行直辖
都以为潇洒,自以为潇洒
其实是,没有可降落的地方
与这座城市在逼仄的机舱里
来来往往
这与一个人在宽敞的梦里狭路相逢
如出一辙——它的失重、失真
和失望……哦,我已自愧得
不敢轻易说出
所有告别,殊途同归的真相
……这是白天,从飞机往下望
沟沟壑壑的城市,坎坎坷坷的心事
远不像夜间灯火满头簪钗的妩媚
这是告别,远不像赴约时
黄昏朦胧,晚霞涵纳夕阳……
(2003年11月写于重庆)
《重庆三题》组诗的手稿,当时你说你很喜欢,当面索要了去。
其实,之前还为你写过几首诗,但无法寄出——后来才知,被人告发后,你被迫躲进了帝都的地下室,与世隔绝,生计惨淡;而最令你心痛的是:仓皇躲藏中弄丢了大量手稿……多年后你向我谈起那段时间危险又狼狈的日子,痛惜不已的仍是心血凝成的手稿。
失联的那些年,我曾在焦虑中百般猜测:既为你的安全担忧着急,也为你的“不辞而别”抱怨乃至误会,乃至,最终的……错轨。至今,心中之苦、之悔,无以述说……阴差阳错,也许就是命运的刻薄安排?
……还记得,你赴美巡展《浩气长流》的最初两年,我们还曾在邮件里相约:待你回国我们再次重庆相见。
没想到,2003年秋天的这次重庆相会,竟成为我们的最后一面……
你知道吗——我还有很多反思中的成长,那绵长的心得待向你讨教;我还有新出版的诗集要送给你,也期盼着你的文集惠赠我;我还要愈加坚定地表达:此生已知天命,大道与你携行。
……还记得新世纪到来的那个冬末,你日夜守在医院里照顾病危的父亲,有几次夜里你站在医院大门外北风呼啸中给我打电话,为我讲述你高知父母的人生遭际。那回说到痛切处,你不禁提高嗓音脱口而出至今让我大恸于胸的话:“老父亲恐怕这次挺不过去了……其实,他早在1949年就已经死了……”。你在电话中向我详细讲述了父亲1950年代初就蒙冤入狱多年的沉痛往事……
你为父亲料理完后事不久,便精心编写制作了厚厚一册双亲的纪念集,快递给了我一套。仔细捧读你椎心泣血的文字,和穿插其中的书香家族旧时的优雅合影,令我也顿感锥心之痛……正是读了你诸多揭示真相鞭辟入里的文章,令我这个在北京总参军队大院所谓“红二代”圈子中偶然生长出来的“异类”,不由得更加必然地叛逆。是的,这多少是拜你——不,是拜恶所赐!
是的,与你相遇以来,虽相隔遥远见面机会不太多,但从你的一部部雄文力作,从你垂范始终的殉道者生存姿态,让我不断地坚定着共同的信仰,追随着你的大道。
……还记得半年前友人赴美看望你时,给我发来聚会中你唱歌的照片和视频,初看你似精神矍铄,让我颇为欣慰;当看到你病痛中坚持创作《俄罗斯破晓》大幅画作的情景时,让我由衷钦敬之外,又不禁痛从中来——多少人钦慕你宏阔高远的视界、深邃厚重的思想和敏慧过人的才华,但又有多少人能设身处地体会到你生存此岸、求真彼岸那人生撕裂的剧痛,那长期承受的巨大身心压力;尤其是,在颠沛流离中捧出一部部思想、艺术的宏篇巨制,皆属于超大能量的精神发功,其心血煎熬、灵肉炼制的艰苦过程,非常人所能想象、所能承受。是的,你绝非岁月静好的吐丝春蚕,你是披肝沥胆挖出自己的心脏做火炬、炼狱中行走的丹柯——每念及此,又怎一个“痛”字了得!
在这样的境遇中长期坚持吐血“炼丹”,严重损害了你的健康,你却不惜以折寿来浓缩一个圣徒的生命精华,以创伤累累的身躯不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在晦暗的夜色里石破天惊!从而,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这些常用的硬词都显得轻飘——伟哉!壯哉!又,痛惜!痛惜!
……还记得你曾向我谈起令你倾心不已的俄国十二月党人,他们以及他们的妻子舍却优渥生活慷慨赴义的高贵形象。你还对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们推崇有加,我深有共鸣,曾为其中几位写过致敬诗。
你曾向我吟诵一句宋代的诗: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你曾在文章中引用陆游的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是的,这正是一个忠直笃信的使徒,他的宿命与担当!
除了精神领域,你已成为我们这代人子规啼血般的绝唱;另让我感慨的是你世俗世界做人的操守,令诸多所谓精英绝难望其项背——即使在长期窘迫孤独、自顾不暇的境遇中,你仍极度地洁身自好,贯以善良待人,推己及人,慷慨与人。
此外还有,曾让我抱怨不解、又感动莫名的,是你自觉背负上沉重的道德十字架,贯以反躬省察,严苛自律,恪守高洁——无论日常、还是情场……在我们这个素以精明和粗鄙自得的族群,你的高贵品行如异峰突起,乜睨宵小!你涓滴不辞地做着坦荡君子,超凡脱俗地鄙夷功名利禄,一意孤行地奔赴你的精神麦加……而这一切,不过是你与生俱来的教养;是几乎出自本能的做人底线——殊不知,它如今已成为多少人无心、也无力企及的精神雪线!
是故,有同道对你由衷地赞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面对这个残缺堕落的世界,你以精神求索煌煌巨献的成果,以世俗做人众口铄金的口碑,终可毫无愧色地说:你不愧为一代大儒唐君毅的后人;作为圣徒兼君子,你在此岸世界已是——功德圆满!
写到此,悲怆的意象萦绕于脑海,禁不住有泪盈眸,有痛鲠喉,不胜伤怀……
可堪告慰的是:我的生命有幸与你交集过;我的诗篇有幸为你题赠过;我的德行有幸为你所提点成长着;我的大道,有幸与你的并轨了。
让我在你的病榻前,呈上我悟觉的喜悦和感激……
让我呈上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
“你的担负,要变为你的赠赐;
你的痛苦,也将烛照你的道路”。
我们将接过你精神的赠赐,在你信念烛照下的自由中国大道上,砥砺前行!

王康生命最后时刻的从容与安详。
……回忆如数家珍,不觉已是更深。意犹未尽,纸短情长;其中愧悔,想你懂得……
此刻,我这里已是清晨时分,东方渐白。
让我努力微笑着呈上我的问候和祝祈——
愿我此信与朝霞一起,铺就通往天堂的华毯;那之上,将是你金乌般升腾的身影,久久回望人间,接受追随你的同道者们的见证与祝福……
刘 虹
2020年4月23日午后~24日凌晨秉笔

《王康文集》封面。
后记:
著名民间思想家王康已于2020年5月27日不幸病逝于美国华盛顿郊外。享年70岁。此信已由护理他的友人诵读于他的病榻前——心声终送达,令我等悲痛之心,聊可告慰。另一点聊可告慰的是:在王康病危期间,我的北京发小、纽约曼哈顿著名中医针灸师强小妹,应我所托,顶着严重疫情从纽约驱车赶往华盛顿王康住所,疗护了一个多月,大大减轻了他临终前的痛苦;他曾对小妹医生说:“刘虹的来信,我一定要看”,可惜身不随愿,他当时连听都很吃力了……好在世界各地的诸多同道和追随者,给予了病中的王康以精神与物质的大力支援——这无疑缘自王康巨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
愿颠沛流离一生的王康,在主的怀抱里安息吧!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
主编:韩菜菜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