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班长的电话劳动节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城市的每一寸角落,为这繁忙的都市添了几分闲适。儿子计划着接他奶奶去北京旅游一周,给这难得的假期添上一抹温馨的色彩。我满心欢喜,一边为老人和孩子收拾着行李,一边想象着他们在北京的欢乐时光。
傍晚,厨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我精心准备了玉米珍子粥,那金黄的色泽,宛如夕阳的余晖,散发着谷物特有的醇厚;凉皮爽滑劲道,红油与配菜交织出诱人的色彩;荞麦饸烙口感独特,带着荞麦的质朴与清香;花卷白白胖胖,散发着面食的香气;泡菜甜白萝卜酸甜可口,清爽开胃。儿子和奶奶一到家,便被这满桌的饭菜吸引,吃得津津有味,那满足的神情,让我心中满是欣慰。
饭后,我正准备给老妈的手机充上电,老妈却突然说:“老班长儿子结婚,就在这几天呢。”我愣了一下,脑海中迅速浮现出老班长的模样。他是我儿时的伙伴,我们一起在村里的田野间奔跑嬉戏,一起在破旧的教室里读书识字,那些纯真的岁月,如同电影般在眼前一一闪过。
“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都不知道呢?”我有些自责地问道。老妈无奈地摇摇头:“我以为你知道,就没跟你说。”我看了看时间,确实不早了,心里想着明天再联系老班长也不迟,便没再深究。
2号早上,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脸上。儿子早早地叫了一辆车,送他和奶奶去地铁口。车顺便送我到单位值班,一路上,我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飘向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小村庄,飘向了塬上老家慕仪。
到了单位,我忙完手头的工作,突然想起老班长儿子结婚的事。我急忙打电话给村里的发小大夫,想问问具体情况。电话那头,发小大夫的声音传来:“老班长4月26日就给儿子办完婚礼了,你咋现在才知道呢?”我顿时一阵懊恼,自己居然错过了这么重要的事,实在是太失礼了。
我赶忙打开微信,给老班长发了一个红包,并附上一段长长的文字,解释自己因为工作忙碌,没能及时得知消息,希望他能收下这份心意。可过时间很久,老班长也没回信。
看着老班长的没回复,我心里一阵着急了,但同时也有些不甘。我拨通了那个一直存着却从未主动拨打的电话号码。电话刚响没几秒,就接通了,电话那头传来老班长熟悉而又洪亮的声音:“喂,是杨杨?”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握住,所有的情感都涌了上来。
“老班长,是我啊!”我激动地说道,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哈哈,我就知道是你,这么多年没联系,一打电话我就听出来了。”老班长爽朗地笑着,那笑声仿佛穿越了时空,把我带回了小时候。小学毕业那年晚上上晚自习,老班长让我先回家。第二次早上全校炸开了锅,昨晚我离开后,班里关门男生打女生,有位女生胳膊都打伤了。少年队教导员上红领巾班会上说:“平时别随便骂男生,这回尝到苦果子吧。杨杨人家咱好好的。”我这才明白老班长早早放我走,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毫发无损。
我们开始聊起了小时候的趣事,那些在田野里拔野菜,放羊仿佛就在昨天。老班长说:“你还记得咱们小时候一起偷摘桑椹,磨盘捉迷藏,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聊着聊着,话题转到了他儿子结婚的事情上。我有些愧疚地说:“老班长,我真是对不住,没能参加你儿子的婚礼,你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老班长却满不在乎地说:“这有啥对不住的,你客气的,人在外头,工作又忙,我门口地方小,也没大排场。再说了,咱们发小的情谊,又不是一场婚礼能衡量的。”
听着老班长的话,我的心里一阵温暖。这些年,我为了生活,离开了家乡,在外地打拼,很少有机会和家乡的亲人朋友联系。本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可此刻我才明白,这份发小的情谊,就像村口那棵古老的大树,根深蒂固,无论风吹雨打,都始终屹立不倒。
我向老班长解释自己身不由己,成了外乡人,不能经常回家看看。老班长却理解地说:“在外面好好干,有份工作不伸手向孩子们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你只要记得,不管走到哪儿,你都是咱们村的人,都是我的发小。”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老班长那真诚而坚定的眼神,看到了家乡那片熟悉的土地,看到了那些一起长大的伙伴。
挂了电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份永不褪色的乡里情谊,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忽略了身边那些最珍贵的情感。而老班长的这个电话,让我重新找回了那份被遗忘的温暖,让我明白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家乡永远是我们的根,发小的情谊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窗外,阳光依旧灿烂,而我心中,也充满了对家乡、对发小的思念与感激。这份乡里情谊,将永远珍藏在我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