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河南省黄帝内经文化研究会会长、济名源易筋堂非遗传承陈氏正骨大师陈文祥、河南省黄帝宅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九州医道书画研究院院长梁九州、一起来到了“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怀揣着对这座天下名关的敬仰与期待,脚踏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探寻历史记忆的旅行。
刚踏入山海关景区,一座巍峨的城楼便映入眼帘,城楼上高悬着 “天下第一关” 的匾额。笔力雄浑的五个大字,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据记载,这块匾额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站在城下,仰望着城楼,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古代将士们在此戍守边疆、抵御外敌的场景。
沿着古老的城墙漫步,抚摸着斑驳的砖石,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痕迹。城墙之上,设有瞭望孔、射孔和雉堞,这些防御设施见证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遥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守城将士们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在城墙的一侧,有一座瓮城,其设计精妙,易守难攻。若敌人攻入瓮城,城门关闭后,便可形成 “瓮中捉鳖” 之势,让敌人插翅难逃。这种独特的军事防御建筑,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离开城墙,我来到了老龙头景区。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故而得名 “老龙头”。站在老龙头上,海风拂面,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望无际。我不禁感叹,古人竟能在如此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其工程之浩大、难度之艰巨,令人难以想象。澄海楼是老龙头的制高点,楼分二层,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楼上匾额及楼下碑林均是明清皇帝及名士所遗,登楼远眺,海天一色,景色美不胜收。此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帝王将相在此观海赋诗的场景,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除了雄伟的关城和壮丽的海景,山海关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比如孟姜女庙,这座庙宇是为纪念孟姜女而建,庙内的 108 级台阶、贞女祠等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漫步在孟姜女庙中,聆听着导游讲述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我不禁为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所感动,也对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
这次山海关之行,收获颇丰。不仅领略了这座历史名城的雄伟风光,更深入了解了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站在山海关的城墙上,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那些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城墙、动人的传说,都让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如今的山海关,早已不再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军事要塞,而是成为了人们旅游观光、感受历史的胜地。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我们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当我们离开山海关时,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人生中一段宝贵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