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印]天行健
文/屈军强
学会丰富自己,阅古读今思悟启智;
学会塑造自己,诚信待人友善处事;
学会欣赏自己,优雅知性情趣盎然;
学会爱护自己,平安健康美意延年;
学会依靠自己,坚持向上努力前行;
学会照顾自己,不忧不愁阔胸开心;
学会谦逊自己,不骄不躁守礼明德;
学会警示自己,守好底线自尊自爱;
学会快乐自己,微笑示人心情舒畅;
学会珍惜自己,时光匆匆不付岁月;
学会接受自己,知足常乐不求完美;
学会幸福自己,随心随意分享福慧。
书画的味道
文/屈军强
“画家笔下世界,美轮美奂耀人眼。”美的诗词美的联想,一支笔,一彩墨,一飞舞,一情境,或山水风光,或鸟语花香,或人物传神,或气韵生动,大美尽收眼底,画品多思情,一幅美丽的蒙太奇镜头,让人品味不尽!
“静观艺术品飘逸,心神荡漾绽芳菲。”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篆书之古,楷书之正,隶书之雅,行书之法,草书之舞,印章之韵,静观中有了别样的风景,不同的情境,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心之荡漾,花之烂漫,再盼笔下妙趣横生。
“细腻情感溢作品,观者心醉神独特。”观古看今,艺术作品重在写情达意,王羲之《兰亭序》文釆高远,笔墨传意;颜真卿《祭侄文稿》愤然而书,寄之情怀;怀素、张旭狂草神奇写韵,启迪后人,心中情,笔下意,让作品有了传世的经典魅力,让观者心往神飞。真情者,才能动人心际!
“灵魂与色彩相连,艺术展现情深。”篆刻艺术方寸天地,气象万千。一块石,一把刀,便可随心随意构图,破石镌美,拣字于篆,古朴典雅;章法与变,奇险生妙;单双刀法,朱白互映,石上的诗意表达,就是灵魂的力量写真,就是艺术美的凸凹展示。字凸凸,情深深,一印一韵赞吟红。红色耀,笔意连,延年益寿福运添。
素影栖香处梨花落禅心岁月酿清露清风拂俗尘
文/何俊锋
满树琼英映碧空,仙姿玉骨韵无穷。风摇素蕊纷纷落,疑是春霄雪舞中。园子里的老梨树近日才姗姗开花,雪色花瓣压弯枝头,倒像是哪位戏子遗落的水袖,被春风轻轻勾起。那洁白的花瓣在枝头颤动,似在诉说着对春寒的轻怨,又似在积蓄着最后的力量,只为在这迟到的花期里,将积攒了一冬的温柔与热烈,尽情绽放。一花一禅,静守清欢。风是梨花的语,月是枝桠的梦,徜徉于花影之间,偶逢林间归燕。
梨花不语,落英成诗,倚树数流云来去,醉时轻嗅梨雪香。守半亩梨园,会三两知己,花径烟霞总相宜。四季轮回,草木含情。冬藏梨魄,春藏雪,一花一禅一悠然。不必追问归处,不必执念于过往,有些凋零是生命静美,有些寂静是岁月的馈赠。远处梨树朦胧成水墨剪影,花瓣簌簌落在肩头,沾着雾珠的白,竟比月色还清冷三分。忽有细风掠过枝桠,满树梨花便抖落一场碎雪,连呼吸都染上了清冽的香。
胡兰成曾说桃花难画,因它的静。其实梨花瓣更难描,轻薄如蝉翼,偏要在风中舞出千般姿态,时而悬在半空打着旋儿,时而贴着石砖骨碌碌地滚,倒像是被春风逗弄的稚子,把个暮春的清晨搅得灵动起来。待驻足细看,却又发现落在苔痕上的花瓣,正与斑驳的石砖私语,原来这肆意的飘零里,藏着最温柔的告别。一花一禅,素影栖光,一瓣一落,漫染诗行。
尘世熙攘,何处寻幽?有人月下观花,有人花前独酌,不改素心,此生偏恋一花。一花一禅,幽韵深藏。一晨一露,滋养年华。轻摇满树琼瑶,别上你的银簪,任风拂动衣袂,朝露缀满裙裳。岁月作笺,皆成雅意,梨香幽梦,或浓或淡。一花一禅,静守清欢。闲看千树雪,淡染满身霜。半声笛,飘在花间,是清风私语;半片云,停于枝头,是时光驻足。拾几瓣落英,煮一壶春雪,岁月无声自安然。
无题
文/秦 牛
深宅大院花遮径,
别墅笙歌酒醉楼。
老朽无钱观晓月,
风搖树动度春秋。
2025 -04-27于扶风
盛世幸福
文/李周省
心无忧,是事顺,
不论年岁都年轻。
心无怨,快乐找,
就当我们年龄小。
起床早,问声好,
出门散步身体好。
送吉祥,来如意,
天天快乐随心意。
久未见,开屏看,
刘李兄弟深情缘。
天地久,日月转,
人间幸福生存安。
注:晨起接到刘明生朋友的问候诗,依诗意送大家一首《盛世幸福》,共同分享惟愿幸福健康!
鄱湖"大地之树"吟
文/冯期武
水镜都昌漾碧流,
参差翠影立芳洲。
龙蛇走处根犹壮,
鹤鹿鸣时境更幽。
玉佩垂天云作缕,
金波浮日棹成游。
禹功今见生灵复,
万顷青茵写大讴。
注: 鄱阳湖都昌站水位达11.18米!出现绿色“大地之树”景观
截至2025年4月26日12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已达11.18米,随着水位的增长滩涂湿地出现独特的绿色“大地之树”景观。
从空中俯瞰树干由水流形成枝叶布满了绿色的湖草眼前这棵“大树”生长在鄱阳湖水流入口处树干、树支到枝丫栩栩如生粗壮的树枝纵横交错树叶在阳光和微风的衬托下绿色与湖水交映、美轮美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七古-情满天下
文/李周省
静坐思友天下情,
轻风拂身满地香。
柳枝飘飘燕子喜,
蝶舞蜂鸣采蜜忙。
2025.04.27于深圳
日子,在书香里丰盈
文/ 何俊锋
用书香浸染时光,日子在书香中,可眺望诗词中的远方,可近赏烟火里的风景,在书香中品味岁月静好,每一页都是时光的馈赠。日子在寻常的时光里,如流水,如行云,亦如那书页翻动时的轻响。坐在窗徜徉在春夏之交的光阴里,有新开的花红,亦有新发的葱茏,在忙闲相宜中,读一卷带着墨香的书,臻善谋生的初衷,修正谋爱的过程,让日子在书香里丰盈。
在春天的日子里读书,总能从书中的文字里读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新意与希望,每天常与书为伴,在燕语莺歌中思悟,于桃红李白中落笔,不负春天启新万物的美好。于夏天的热烈中,在每天的清晨或夜晚,伴着朝阳,沐着星夜,聆听着夏虫美妙的轻歌,悦赏着萤火点点的浪漫,一边读书,一边将书中的意境与夏的生机融在一起,日子,一边在书香中丰盈,一边在夏时光的清风荷塘月色中,悠闲话桑麻,期待着季节的丰收。
日子在秋天的时光里,总会有凋零的惆怅与丰收的喜悦,当这些顺其自然的情感融进书香中时,于秋读书,无俗事烦心,无寒热扰人,读书,不仅成为一种沉静的优雅和享受,更是一种提升自我、感悟人生的方式。“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于冬读书,在万籁俱寂的时光里,沉淀与积攒书香,归纳四季的收获,点评四季的风景,在书香中擘画新一年,在寒冷的季节中,书香予心灵以温暖,予万事可期可待的思悟。
拥一间雅致的书房,修一面精致的书架,留一段安静的时光,读一本喜爱的书籍,让每一个日子里都氤氲着书香,让每一天的都能从读书中收获新的思悟,内心的宁静中,阅万千世界的喧嚣与繁华;在忙碌的总结里,阅人间烟火的平凡与踏实,让日子在书香中丰盈,亦在书香中优雅且从容。
轻揽一窗春,浅听半城风
文/ 何俊锋
春天,如一位轻盈的舞者,悄然无声地滑入了我窗外的世界。她用柔和的手指,轻拢着岁月的帘幕,让我们在不经意间便揽住了一季的芳华。在这宁静的清晨,静倚窗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那是对春天的无尽感怀,也是对往昔流年的淡淡思念。远方,田野铺展着新生的绿意,是生命在阳光的哺育下欢快地舞动。近处,草地上新生的绿意盎然,花坛里绽放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它们在春风的诗意中摇曳生姿,仿佛少女的羞涩,又似少年的热烈。
步入王莽的桃林深处,粉色的花海映入眼帘,花瓣轻柔如梦,宛若天边最娇嫩的霞光。再去看阳光,穿过桃花的缝隙洒落,斑驳陆离,美妙动人。花影婆娑中,捻一朵桃花,轻轻置于鼻尖,淡雅的清香宛如清泉,涤净心灵的尘埃。桃林下,是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田,它们矗立在风中,随风摇曳,随风飘散着它的花香,引来蜜蜂和蝴蝶,也引来行人的驻足遥望。油菜花不吝啬地铺开一片片金黄,如同泼洒在大地上的金黄色的地毯。徜徉其中,让春风拂过发梢,任那淡淡的花香缠绕身旁,心底涌起一股暖流,温暖而浪漫。
沿着曲径通幽的小道,不觉来到了梨花盛放的林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那里,一树树梨花如云朵般轻盈开放,它们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洒下一地的月光。抬头仰望,这片洁白的世界如此纯净,如同初识的梦幻,让人心生敬畏。再看那疯狂怒放的樱花,此刻也在风中轻轻舒展着腰肢,一朵朵粉红,一朵朵洁白,层层叠叠,不堪重负,让一朵朵花悄然地下了头,含羞了眉眼。让人目之所及全是花朵,漫天都是春天的模样。置身在这花海中,人被花醉,心随风舞动。一瞬间,恍如梦幻。
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春意已经蔓延在各个角落。大街上满树的绿意,盛开的花朵,穿着靓丽春装的女子,合着轻柔的风,一点点侵入了生命。它们就像是一幕幕光阴的伏笔,候在春天,等一个有缘人轻轻开启,也等无缘人的错过。任光阴的春天肆意纵横,有暖意如春天的花朵。这个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在这温柔的时光里,我找到了生命里的一片春色。花香沾满衣襟,美好留心间。那么接下来的日子,无论风霜雨雪,我都将携带这份心里的春色,走在苍茫的人间。
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多云
不让灵魂失落
文/冯捷
庄园的外观就像成堡一样。进入内里不需要排队,可以全方位参观。故事背景是由音乐盒打开的一款集放置、收集、种植、合成、冒险等于一体的休养或游戏。仿佛天外之物。据说曾是麦克尔·杰克逊的梦幻庄园。也有人称其树谷牧场。
“英雄莫问出处”,而她的灵魂则是音乐。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犹如灵魂。
犹如外婆那不懈的灵魂,正悄悄吸附在我的生命中。
我站在一面窗前,慌若晨曦。慌若……一个个符号正以文字的方式飞行着。以文学的旋律旋转着,涌现着。栩栩如生。
外婆蜷在藤椅里,白衣白裙白发白皙轻盈的机体和肤色,仿佛一团轻而飘浮着的毛线球,却能讲出那些令人震撼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常常是我的祖先,甚或我的亲人。将真实的说成虚假的。这是怎样的能耐。一切的扑朔迷离和总是神示的结局。我被她吸引。我迷恋她。 直到很久。
直到很久很久她己经去世的日后,我才慢慢发现了她原来有着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那么神奇的编织故事的能力。她总是用家族的往事或者先人的历史编织起无数神秘;又总是从那无数的神秘中抽象出或者道理,或者信仰,或者寄托。
她说:一个深秋干冷的夜晚,母亲读书回来。因为很晚,便遇到了狐狸。母亲被狐狸追赶。母亲吓坏了。外婆远远就看到了那两只灯笼一样的亮眼睛,直到她举着火把在荒野接到了母亲,那狐狸才息了眼中的灯笼,不再为母亲照亮夜路。她描述那一切。她将自然界说成是有灵性的。
她说:在兵荒马乱年间,人们被匪徒追赶。深夜,挤在前往的人群中的她,突然掉进了一口深井。上天竟赐她一口枯井。天上的星辰远远闪烁。没有人会找到她也不会听到她的呼救。就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井口的枯藤骤然间转绿,并自动缠绕起来编成一条拯救她的绳索。
没有人知道她讲的是不是真实的,但是她确实获救了,她说那是因为她坚信祈祷中的奇迹。外婆总是祈祷,而她的祈祷总是以述说的口吻向神灵汇报。讲故事。
外婆的故事是我所听到的故事中最神奇也是最令我难忘的。也许因为她是我的外婆,也许是因为我那时年龄小。但无论如何外婆是有才华的。而她的才华所形成的境界,后来成了我毕生的追求。
我所以选择了写作,作为我生命的一种外在的形式。文字是我捕排稿纸上的音符,文学是我弹奏在生活中的旋律,外婆是我启蒙的老师,童年背景是我灵魂生长的温床,就像这筑梦庄园,让人联想纷飞,使人着迷不己,令人灵魂出窍。因此。
因此,我一直坚守。坚守着写作,不让灵魂失落。
灵山笔会
七古/窦建民
人间最美四月天,
灵山佛光照山川。
灵寺书院搞笔会,
规模盛大显神气。
五州八县人会聚,
书画名家展才艺。
挥毫泼墨功底深,
精品靓作冲牛气。
陕西名家杨志雄,
立榜创建此书院。
培养弟子一大片,
文墨绕寺香火燃。
法门书院去助兴,
一行十人展雄风。
送去精作十余幅,
展示拍照气氛浓。
灵山法门两宝地,
佛光普照众僧弟。
两地书院友情深,
相互交流永不弃。
2025年农历3月23日于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