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官港行:驴友相逢处,古迹美食间
作者:蒋四清
2025年4月8日,春日暖阳倾洒大地,正是出游好时节。应驴友群群主王总与曹警官热情邀约,我与丈夫携手闺蜜老陈,一行五人踏上了前往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官港镇石城的旅程,只为拜访驴友毛爷与何志平,开启一场充满惊喜与温暖的春日之约。
抵达官港镇,第一站便是老何家。他家坐落在公路边上,一栋四开间、两层高的崭新楼房格外醒目。步入屋内,时尚的装潢令人眼前一亮。近60平方米的大厅里,绿植沿边摆放,生机勃勃;厨房、餐厅、卫生间、会客厅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我们不禁连连惊叹,王总更是羡慕不已,笑称与老何的生活相比,自己过去竟像是白活了一般。老何的微信名叫“老何石雕”,他的石雕工作室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工作室,欣赏着一件件精美的石雕作品,对他的手艺赞叹不已。
离开老何家,我们前往毛爷家。毛爷的家位于村庄之中,环境清幽宜人。屋内虽不如老何家装修考究,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墙壁四周贴满了毛爷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意境深远。难以想象,这位已80岁高龄的老人,依然坚持每日练习书法,生活规律且充实。毛爷与老何虽身为农民,却有着对旅游的共同热爱,他们懂生活、有智慧,着实令人钦佩。
作为爱好旅游的驴友,自然不会错过官港镇的美景与古迹。毛爷和老何骑着电瓶车在前面带路,带我们前往东至传奇人物周馥的墓地参观拜谒。周馥是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在诸多领域都留下了卓越功绩,其清廉俭朴的形象深入人心。不仅如此,自周馥起,东至周氏家族迅速崛起,成为文商并举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在政商、学术等领域都成绩斐然,家族延续五代兴旺,周家的家风家训更是影响深远。
周馥墓位于官港镇大桥村云雾坑山坡上,此地有一矮小山包名为“金钱吊葫芦”,登之四望,万山皆在脚下,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霞光四射,景色神奇美妙。难怪周馥生前遍察群山,选中此处作为安息之地。我们沿着神道前行,入口处石碑上的文字已不甚清晰,落款显示立碑时间为民国11年3月。神道两旁还散落着许多毁坏的石碑石基,老何介绍,周馥墓园原本规模宏大,牌坊、亭阁、神道一应俱全,可惜如今大多已荒废,仅存石雕文臣武将、石狮、青石台阶、拜台、陵墓和墓碑等。在墓地正中,一块新补的水泥格外显眼,毛爷告诉我们,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盗墓贼留下的痕迹。据说周馥出殡时,为防盗墓,100口棺材同时出门,唯有他女儿牙齿咬过的那一口才是真身,也就是如今安葬之处。
参观完周馥墓地,我们又来到旁边的水库。漫步在山间,满眼皆是郁郁葱葱的绿意,山花烂漫,清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闺蜜不禁感叹,此次官港之行,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实在是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玩乐过后,自然少不了美食相伴。中午时分,毛爷和老何在石城街上的饭店盛情款待我们。餐桌上摆满了土鸡、小河鱼、山珍等特色菜肴,香气四溢。大家还一同品尝了两瓶古20美酒,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烈非凡。我们尽情享受着美食与美酒,尽情畅谈,相约下次再一同出游。
此次官港春游,在驴友们的热情陪伴下,我们领略了官港镇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感动。真心感谢王总促成此次行程,也感激毛爷、老何的盛情招待,期待着下一次的美好相遇!
【作者简介】
蒋四清,女,基层农机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具有亲和力,,有一颗简单的心。2021年加入当代文艺社团,著有电子书《兰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