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军百万锻造雄师
——邓小平同志的晚年岁月(九)·维我中华·
(一)
在一次中央军委谈会上,
邓小平提出裁军百万。
这是世纪伟人的慎重決策,
令将军们感受到强烈震撼!
他认为世界大战十几年打不起来,
犯不着在国防上花更多的钱,
可腾出更多的钱来搞建设,
裁军"消肿"是他很早的心愿:
军队臃肿不堪真正打起仗来,
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都难;
军队要节省开支改善武器装备,
更要提高军队素质数量必须精减。
他充满信心地指出裁减一百万,
一是必要,二是没有风险。
因此他在另一次会议上伸出一个指头,
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员一百万!
解放以来军队建设一直处于临战状态,
邓小平经过多年观察思考作出新的判断:
仅管两个超级大国还要进行军备竞赛,
但是和平力量不断壮大,打世界大战很难!
国家安全保障取决于经济实力,
当前必须硬着头皮把经济向上发展。
军队装备要实现真正现代化,
只有国民经济有了较好基础才能实现。
(二)
为了落实裁军百万的重大决策,
中央军委制定了精简整编方案。
邓小平建议減人"消肿"必须改革体制,
既可"消肿"又可革除旧体制弊端。
面对400万大军先从哪里下手?
邓小平指出"消肿"主要在各级领导机关。
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
与其说是"精兵",不如说是"精官"。
而总部机关"消肿"一直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邓小平要三总部带头推动全军的精简整编。
在三总部机关的共同努力之下,
用模范行动带动裁军百万顺利实现!
裁军百万加上同时进行体制改革,
这次精简整编涉及很多方面:
从总部机关、大军区、部队的精简调整,
到县市人民武装部队建制等改革空前……
对军队这个庞大机体不啻是一次"大手术",
60万干部被列为"编外"只在一夜之间。
面对体制编制和人员的重大变动,
全军指战员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调遣。
悲壮是一种美!它给予人们不是倒退而是向前。
当1986年"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完成了百万员额裁减,
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
(维我中华2025年4月25日依据有关资讯改写,敬祈教正)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