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几代人的最小烈士
——读《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
吕兰军
他是在监狱理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年仅8岁),在牢狱之间起到了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的重任,淮海战役胜利的消费就是由他传到牢房里的。他还利用年纪小对他看管不严的便利帮助狱中难友越狱,为后来的大营救赢得了时机,他的故事被写进了教科书,拍成了影视纪录片,他就是感动几代人的最小烈士小萝卜头。
《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是宋振平、宋振苏、宋振傭等小萝卜头的姐姐、哥哥等六位作者写成的。我最初对小萝卜头的印象也是来自对这本书的描写。每次读完,小萝卜头辛酸动人的事迹都会让人心痛得潸然泪下。
童年,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而对一个生活在国民党法西斯监狱里的孩子小萝卜头来说,童年却又无比残酷。他只见过天井式的监狱和头顶上那片有限的天空。这个只有八岁的孩童,一生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知道糖是什么味道,却可以分辨善与恶。当特务们利用糖果和美食引诱小萝卜头时,每次都被他拒绝了。虽然在监狱里吃的是难以下咽的发霉的猪食,但是小萝卜头明白,他们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这么小的年纪能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在恶劣的条件下小萝卜干刻苦学的,懂礼貌,他心中那颗希望的种子倔强、顽强地成长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年仅只有八岁的孩童,在革命历史胜利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杀害。直到就义,小萝卜头一滴眼泪都没流,只是眼睛睁得很大很大盯着天花板,他渴望着自由,渴望着外面的世界。
重庆解放后,当挖出小萝卜头了遗骸时,发现他们两只小手紧紧地握住生前黄显生伯伯送给他的铅笔,他盼望已久哪一天像黄伯伯说的学校、教室、同学的时候,再用这支铅笔,但是他的愿望没有实现。
小萝卜头一生没有享受过自由,没有尝到甜的味道,但他没有抱怨,表现出积极乐观、顽强的态度。这支被他紧紧握在手里的铅笔,再也没有画出生命绚丽的色彩,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离开了充满希望的人间,离开了光明在即的世界。他渴望自由,却不曾想过以这种方式飞翔而去,化作了天空中最美的彩虹!
事情虽然过去七十多年了,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但是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下一代,还是不应该忘记,曾经有个幼小的孜子,为了我们的今天而失去了绽放青春的机会。
小萝卜头作为年龄最小的烈士永远被后人铭记,并时剂提醒我们,特别是当今在温室里长大的那些小皇帝们:请珍惜阳光雨露下的幸福生活吧!
作者简介:吕兰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通讯员,原在郑家广播站做编辑,现兼任郑家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在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获奖,被评为中央台优秀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