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01》「飘舞的剑」(7855辑)

晨间寄语
公交车上,两位曾经小学同学的老者相遇,感叹岁月的沧桑,还记得那年两人跑到邻家土头去偷地瓜,而现在,却拿着老年卡去接孙儿,相视一笑:都老喽!谁不说“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人在时光的长河里漫步,听起来轻松、洒脱。又说峥嵘岁月蹉跎,无限惆怅,艰难跋涉,好生难捱。人在这两者之间“游来”“荡去”,怎么样都行,换个说法,而已。但是,对着镜子,自捋白发,真的“老啦”!
字面意思,“光阴”指代时间,强调其珍贵和不可逆;“荏苒”原意为草木生长渐盛,引申为时间无声无息地推移。二者结合,整体含义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带有对时光易逝的惋惜或提醒珍惜时间的意味。日月如梭:那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这时间,过得太快…。
人以群分。上学叫同学,当兵叫战友,上班叫同事,当了官分上下级,偷了钱的怕分脏不匀,杀了人的怕暴露…。其中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交往的程度和情义的深浅。同学有远近;当官有亲疏;偷钱和杀人的怕,是犯罪;而战友,却讲生死。我老婆说,军人上了战场是以命换命,所以战友的热烈和激昂不一样。
还有一种战友,因知青到生产建设兵团而得名。而知青,用青春换青春。广义的战友,意味着血与火的考验。而以兵团为沿伸的知青战友,是一种成人礼、或人之初,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牵扯着将近2000万的年轻人,为拉开国家经济建设的另一个大幕,做出了卓绝贡献,不可小觑。知青是时代的产物,也可以叫中国特色。翻开这难忘的一页,延续的几十年里,汇成河,可歌可泣。
经历,是人的书,谁都在读,都在写。写到今天,我知青的战友发起倡议,纪念我们知青50年。知青的历史几乎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从五十年代就有回乡知青,一拨又一拨,说那是峥嵘岁月、被激情燃烧,很真!这代人在艰难困苦里成长,是有苦劳的。但更懂得感恩。感恩共产党带领我们一步步走来,岁月如歌,歌唱自己——知青已经半个世纪,歌颂共产党,百年振兴中华,奋发图强!
这个纪念值得,应该参加!
新的一天,早安!
2025.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