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参
文/李广昌
在电信局门球场边上的铁树下,常能看到一丛丛翠绿的多肉植物,倒卵形叶片在阳光下泛着蜡质光泽,盛夏时节抽出一串串淡紫红色小花,结出珍珠般的红色果实。这种其貌不扬的植物,当地居民给了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土人参。但它的真实身份,与名贵中药材五加科人参不同,土人参实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因其粗壮的圆锥形的肉质根,极像人参,所以又有飞来参,瓦参,桃参,野高丽参,土洋参,栌兰,山高丽参的美名。《中华本草》载其:味甘,淡,性平。有补气润肺,止咳,调经的作用。
一般用于病后,产后虚弱,月经不调,老年多尿,小儿遗尿,肺痨咳血,眩晕,盗汗,自汗,带下,产妇乳汁不足,以及无名毒疮的治疗。
民间除了喜欢摘其嫩苗,开水焯后,冷水漂洗,炒食或做汤外。还常常用土人参根适量和猪瘦肉燉服治疗神经衰弱;用土人参根加冰糖,水煎服,治疗吐血,咳血;用土人参根水煎服治疗多汗症;用土人参鲜叶,捣烂外敷,治疗无名毒疮;用土人参鲜叶,用油炒当菜常食,用于产妇乳汁稀少。
但是脾胃阳虚,寒湿困脾者慎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也提示:忌食酸辣,芥菜,浓茶。
土人参这株曾被当作杂草的植物,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元价值重新进入人类视野。也证明,自然界从来没有无用的生命,只有尚未发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