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有感
高延安
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看到身边热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民间读书组织和基层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多读书、读好书已蔚成风气;建设书香单位、书香城市、书香中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爱书、读书、践书正在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有力推进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强国梦的实现。面对这一切,我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振奋。作为一个退休多年的老党员,我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民读书活动的倡导、引导和指导作用。
我感触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个善于读书者和党的领导者,一直在指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实践中解决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习?习总书记说:“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他特别指出:“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还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他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领导干部学不学不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死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看书学习应该成为一种思想上的爱好、行动上的自觉、工作上的责任。
关于读书学习的内容,总书记指出:
“党员干部应当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在诸多学习内容中,总书记认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所以他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党的高级干部,习总书记要求他们除了学习那些有关工作技巧、工作能力的知识和经验外,还要求他们学习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造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一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他说:“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这应该也是对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习总书记除了强调要学习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对阅读文学经典著作情有独钟。从资料上看到,他在陕北农村插队时读了大量外国文学经典。有一次,他为了向别人借一本《浮士德》,竟徒步走了30里山路。他很喜欢俄罗斯的经典名著,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提及法国作家,习总书记说他最为之震撼的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美国文学经典中,他最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他曾在出访古巴时,专程去了海明威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他又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并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总书记也很喜欢当代国内作家,并同他们交朋友。上世纪80年代他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与作家贾大山结下了深厚友情,并高度评价贾大山的小说《取经》。在一次全国“两会”期间,说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及其作者路遥时,他说:“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经深入交流过”。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总书记对作家麦加说:“我看好你的《暗算》和《风声》,你是谋战剧第一人”。据媒体报道,总书记曾向省级干部推荐军旅作家金一南的《苦难历程》一书。广大党员干部不妨也像总书记那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抽空多读一点文学经典,以丰富头脑,开阔眼界。
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来读书学习呢?总书记告诉我们,要向四个方面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向实践学;三是向内行和专家学;四是向老同志、老干部学。总书记要求,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博学之、慎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强调,学懂弄通只是学习的开始,还要把所学的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深入思考,融会贯通,达到诸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正确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切实解决改革发展审定中的实际问题。说起学习方法,习总书记十分推崇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写道:“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种学习境界的诗意表达,令人拍案叫绝!还有一个问题,平时党员干部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怎么办?且不说读书学习就是工作,就是任务,必须得学。至于学习时间,它就如同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习总书记的方法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像他那样做一颗钉子,又“钻”又“挤",时间就有了。雷锋同志就是这样靠“钻”和“挤”赢得时间,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学习阅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著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他经常大量引用或化用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故事、诗词、典故、警句等,《尚书》、《诗经》、《礼记》、《论语》、《史记》等国学经典都是出处,显示出他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功底。2013年12月26日,总书记到曲阜的孔府考察参观孔子研究院时,看到《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释》两本书,便拿起来仔细翻阅,并对工作人员说:“这两本书,我要细看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随后,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两个结合”理论。他深刻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就是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在学习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积极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
纵观党的整个历史和全部工作,总结党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全党在认真学习、刻苦读书的基础上,努力实践、不断创新,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也是我们纪念“世界读书日”应该领悟到的。
写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
高延安
光阴似水叹流年,
青山不老云雾间。
回望世界读书日,
转眼已是三十年。
人类文明数千载,
物质精神两齐全。
丰衣足食奠基础,
以文化人不可偏。
社会过往铸历史,
万物规律哲学篇。
歌咏悲喜诗言志,
科技赋能力争先。
马列主义中国化,
伟人挥手天地翻。
新的时代新思想,
与时俱进国梦圆。
人间智慧文史哲,
创新理论是经典。
掌握新质生产力,
方向明确动力添。
日月经天江水流,
人类社会在发展。
推陈出新靠文化,
以书为媒后承前。
先人栽树结硕果,
后辈接棒代代传。
读书就是传家宝,
医愚增智力无边。
爱读勤读会读书,
养成学习好习惯。
学以致用是目的,
社会责任担在肩。
终身学习不停步,
坚持正确读书观。
致敬世界读书日,
人生征途再加鞭!
2025年4月17日
撰稿:高延安
编辑:王恩祥
审核:郑守生 徐化芳
济宁市“圣地银龄”五老宣讲分队
202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