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花
文/李周省
桃李花落槐花开,
春浓蜂来采蜜爱。
小女寄来白花果,
老伴精作家乡味。
美食甘甜忆往事,
想当年缺吃充饥。
看今朝物流横溢,
洋槐花景成美食。
2025.04.22于深圳
咏槐花
文/ 刘玉梅
四月美景好风光,
串串琼花十里香。
清肝泻火似偏方,
美味香甜恋踪香。
七星沟壑槐花开,
满树银花勾搭摘。
拥抱槐林尝美味,
麦饭糯甜别样香。
2025.4.22于扶风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晴
纯属偶遇
文/ 冯捷
在外最惬意的时刻,是奔忙了一天后的夜深人静。哗啦啦热水浴、呼噜噜吹头发、一脚蹬掉纸拖,跃身跳进宽敞松软洁白如雪的大床上,然后……
正在想歪歪?倏忽投影幕出现了他:戈达尔!这是他的电影《精疲力尽》耶。
先说《精疲力尽》的意义,是戈达尔1959年拍摄的首部长片(89分钟),一部最为出色的存在主义影片。被归为公路电影。作为汽车爱好者的戈达尔将汽车设置为主人公抵抗现实的重要工具。他抛家舍口一路狂奔颠沛流离,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当起了法外之徒。爱情成为他的生存支柱,也是让他自我毁灭的始作俑者。在现代浪潮拍打中,人对于古典德性的反动,将自身从社会、道德、宗教束缚中解放,人成为了自由却也因此孤立的个体。
再说戈达尔本人,一位集导演、编剧、制作于一体的法国人。1960年《精疲力尽》获得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奖,1962年《随心所欲》第2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1965年《狂人皮埃罗》第30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金狮奖,1967年《周末》……2004年执导《再见语言》……2010年《社会主义》……2018年自编自导自演纪录片《影像之书》又一次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特别金棕榈……他,无疑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的旗帜。
而我,戈达尔对于我的意义?或者冥冥之中呢?
是不是一种契合、一种笼罩?
说不好。就那么丝丝缕缕的。甚至是不知不觉中的如影随形吧。有一度时期他始终在我的心中萦绕。寓言式的,他在他电影中的独白就犹如我混乱的文学写作中升起的一缕清音。可我时儿感觉得到,时儿却又抓不着。
而戈达尔成为我的尊崇其实纯属偶然。
那是很多年前一个莫名其妙的场合莫名其妙其妙的看了他的《芳名卡门》。那是我所看过的戈达尔的第一部影片。以至于后来说到戈达尔时总是要提到这部影片。影片所带给我的震撼自不待言。后来,我到处寻找,终于有幸读到了《芳名卡门》的剧本。从此便将戈达尔和他的卡门视为珍宝,甚至很多台词我都能绘声绘色地背诵。再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曾经和戈达尔疏远。那时因为我没有机会看到他的更多的影片。
直到……直到我有机会重读戈达尔。他的电影是可以被阅读的。于是我反复读,不厌其烦。而阅读的快感就隐藏在这不厌其烦之中。谁知?
谁知,今天,有幸的是今天,我又遇到了他,再一次纯属偶然!
今天的喜出望外又与以往不同。没有目地。极其纯粹。仅仅是因为,哦!你听一一你看一一
戈达尔在他的画面中所给于我们的那潺潺流水郁郁山岗。还有他不停地、不停地思考。还有,他的话语。以及话语的形式。
于是。这是多么奇妙的偶然。
我的夜晚就这样,开始了。
一水浮村静,斜阳共影长
文/何俊锋
当微州宏村的夕阳斜倚山峦时,光便成了最温柔的画师。它蘸取金晖,轻扫过徽派这个渔村青瓦白墙的檐角,将斑驳的石阶染成暖色。临水的屋舍静静伫立,倒影在河面铺展,仿佛被风吹皱的旧宣纸,却又被流水抚平,还原出对称的静谧。石桥弯弯跨过水面,桥身苔痕斑斑,却无半分颓意。几枝粉花从岸边的矮墙探出头,花瓣坠入水中,随波纹晃成细碎的星子。
树影婆娑间,光从叶隙漏下,在青石板路上写下忽明忽暗的韵脚。这里的美从不喧哗,只等有心人驻足拾取。竹篙斜插的乌篷船泊在埠头,船尾晾着半旧的蓑衣。岸边石栏上搁着粗陶茶壶,余温未散,仿佛主人只是暂离。没有鼎沸人声,却能从一砖一瓦、一绳一缆中触到生活的质地——那是晒干的柴垛、窗棂上的红椒串,是岁月沉淀的妥帖温度,光的魔法在黄昏达到极致。
水面浮动的金鳞忽然凝滞,像被施了定身术;白墙上的藤蔓影子拉得老长,宛如墨色五线谱。就连晾衣绳上飘摇的布衫,也在逆光中化作半透明的蝶翼。此刻的村落,是自然与人文合写的俳句。当夕阳最后一抹残红没入山脊,灯火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落在河面,与残留的天光交融,恍若大地珍藏的夜明珠。这里没有宏大的故事,只有光与影、水与岸亘古的对话。而每一个瞬间,都足以让漂泊的旅人找到停泊的理由。
艺术吟唱
文/屈军强
书画家要做到“五修”:即修德,修艺,修雅,修技,修趣。修者,学习古典;修者,效法古贤;修者,以德服人;修者,付苦精技;修者,情趣盎然!这是当前创作的唯一,又是一生快乐的的坚守,唯修者才可强技强身,德艺双馨!
我写字讲求“三要”,内容要好,写新颖的诗文;笔墨要好,写古风的感觉;情趣要好,写融合的优雅,在隶书中寻找浪漫,从篆书里体味古韵,让自己的诗意情境荡漾于字里行间,吟唱艺术的故事!
人生贵在“行”
行道以诚,德行人间结好缘
行文优美,奉行谦逊交好友
行书潇洒,力行实践好收获
行成于思,品行端正人敬佩
行者无疆,履行职责敢担当
行礼有和,躬行学贤做仁人
行善积德,力行努力寄大爱
行事公正,偕行奋斗知目标
行人观景,先行一步争上游
行笔写意,孝行敬老传家风
行启勤奋,自行好学守福慧
行止知己,言行一致寿延年
什么是书法好作品?主题的新颖,笔意的情韵,表达的技巧,诗文的深邃和文化的魅力!书法家既要有对艺术的思考,又要有对审美的认知,在创新、理论、美妙、文化和引导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字之韵、文之情、意之道、品之趣吸引众多人的眼球!
石、刀,有情相遇快乐!诗、文,有意出彩安祥!吟红治印,冲切结合,破石有声,才觉痛快。把古气,文气,豪气融为一体,把真心,真诚,真爱揉进作品,不造作,随自然,显性情,刻印的过程是快乐舒心的达意。艺术就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态度!
"四大名著"与人生修行
文/屈军强
四大名著读有缘,修行做人不羡仙。
春夏秋冬风光在,阵阵清风荡福田。
红楼生活情浪漫,假假真真年复年。
迷情乱情人痴情,爱情亲情落花天。
酸甜苦辣千般味,人生美梦难圆满。
水浒朋友仁义添,替天行道肩并肩。
人人仰山声名有,个个醉酒出神拳。
坦荡磊落一杯杯,梁山好汉说不完。
仗义四方谁不赞,抱打不平壮可观。
西游鬼怪人间走,取经悟道醒世贤。
贪嗔傲慢行不通,佛家善言记心间。
九九有难风雨路,世事洞明勤炼丹。
人生欲望何时了,悟中唯空笑过关。
三国烽火尽打杀,你争我夺伤心寒。
善良好报人喜欢,阴谋诡计观多端。
人生通达知彼岸,自在逍遥喜平安。
菩萨蛮-
暮春欣游高望寺
文/秦牛
古楸花绽观音院,
芳香暗送回归燕。
翠柳逗晴岚,
暮春柔草欢。
风吹芭叶缱,
露洗浮尘硯。
暝色染红笺,
晚霞生紫烟。
2025 -04 -22于扶风
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上午晴朗中午干燥此刻毛毛雨
女人60岁后还
应该光彩照人
文/冯 捷
她是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谈女性的著作不仅享誉世界,而且在中国也早有译介。而现在,她所关心的己不再是女性的权利,而是怎样超越女性的年龄。
说起超越年龄,大概是因为她也步入老年。那么她更关注的是老年妇女该怎样才能有所作为。
她住在长岛。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她说她在那里就开始写新书了。
她的新书说的是,女人在六十岁以后还应该是光彩照人的。
于是,我问她:照张照片给我的“读者”吧?她非常高兴。她并且说就拍背影。
面对化妆后光艳夺目落落大方的她,我不无遗憾地笑了笑。她耸耸肩:背影更能展示一个人的风度。尤其六十岁的女人。
这是多么自信的一种心态。
几天来,无论在研讨会上,在论坛中,在下塌的宾馆里,她是那么的光彩。她或者慷慨激昂,或者侃侃而谈。她穿很得体的礼服、很休闲的便装、很适合她的长裙。黑色丝袜。灰白色的头发。口红。还有她胸前悬挂的那串很精美的水晶珠链。见她的时候,总是在听她讲话。或者是听她讲演、和她讨论,或者是在房间和她亲切地聊天儿。她的有点沙哑的嗓音有点強权的语气。她的自信的微笑,还有饭桌上她的很好的胃口。总之。
她的一个最强烈的需要表述的思想,便是,人老了,特别是女人老了,但依然能焕发青春。她说一一
她写的这本书,就是号召妇女向年龄宣战。
她便是她自己思想的实践者。
她从不希望化妆朮和保养朮能帮助女人瞒过岁月,永葆青春。她更不会用一些自欺欺人的年轻的感觉状态继续挣扎在女人曾经占领的那个社会位置中。难道唯有青春才能体现女人的价值和魅力吗?难道这就不是社会对女人或者男人对女人甚至女人自己对女人的一种性别歧视吗?
她说女人惧怕说年龄的时代己经过去了。对女人的尊重和爱恋不单单是青春和美丽,还有她们在漫长的生命中的风韵和坚持、气质和地位。
所以她依照她的年龄更加适时适度地打扮自己,使自己成为那个年龄依然光彩照人而且有了深度和力度的女人。更加的魅力与智慧。照耀着我们。照耀着岁月。这便是女人新的希望和美。
再见,春的诗行;你好,夏的序章
文/何俊锋
春,在谷雨之后终于翻过了最后一页。站在四月的尾声回望,春的背影远去,多少有些不舍。那些曾经在枝头喧闹的花朵,如今早已化作春泥。风过时,绿叶轻摇,一片向荣,却又总能在枝叶间听到一声叹息。像是对春天最后的留恋,又像是对那些时光作别。春,就此离去。夏,高调登场。初夏的序曲,总有几天高温作为预演。三十四度,三十五度,让人慌乱地脱下昨日的棉背心,手忙脚乱换上短袖短裤。这似乎也像是重庆人的性格,直爽,不带一点婉约。
记得初春时,第一朵玉兰在料峭的风中颤抖时,新的一年才刚刚拉开帘幕。彼时,冬衣厚袄,我们迎着寒风行走在正月的年味里。那时节,连阳光都是羞涩的,像少女初开的情窦,欲说还休。后来,桃红柳绿如约而至,将整个小城染上春的气息。我追逐着一树又一树的花,为玉兰仰望整个苍穹,为李花爬上高台记录下花开与铁路桥的交汇,更为那一路梨花书尽了此生风雅。如何提笔写春花?写凌晨三点海棠花未眠,写桃花人面两相思,写那些开在唐诗宋词里的娇艳,最后落笔于晚樱。
于是,在文字里做了一回葬花人,把伤春写进了暮春的风里。整个春天,我的文字里写满了花香,而花儿也成了我文字里的诗行。而今,这些诗行都已写到了尾声。当绿叶渐丰,当山河变得葱茏,我这一季的花事,也落下了休止符。而今,要开启夏的序章。是绿草丛中虫儿欢唱的小夜曲,是山野间不期而遇的小青娘子,还是夜半时在我耳边嗡嗡的吸血鬼?似乎夏之到来,总是伴着一些不那么美妙的小东西。但是,山河青绿,树叶油亮亮的,满眼的生机,它们讲述的会是另一个生命铮铮的故事。
春天虽然远去,但并未真的消逝,它只是将花朵换成绿叶,将风和日丽换成了烈日炎炎。而我,将合上笔记本,转身走进夏的篇章。有人说,春天教会我们期待,而夏天则教会我们绽放。那些在春日里萌发的希望,将在盛夏得到最热烈的回应。就像一棵树,经历了抽枝发芽的欣喜后,终将迎来枝繁叶茂的荣光。再见,春的诗行。你给过我太多美好的意象:细雨、花开、微风、新绿、暖阳。这些都将珍藏在记忆的扉页里,成为时光最美的注脚。
你好,夏的序章。你带来的将是另一种绚烂:骄阳、骤雨、蝉鸣、星空和西瓜的脆爽。生命将在你最炽热的怀抱里,完成最华丽的蜕变。而我,也将继续追赶着夏的脚步,书写又一个季节的华章。站在季节交替的门槛上,我忽然明白,人生就是由这样一个个温柔的告别与热烈的相逢组成的。我们学会了将逝去的美好酿成岁月的醇酒,也学会以赤子之心拥抱每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像此刻,我轻轻合上春天的诗集,又满怀期待地翻开夏天的第一页。让过往沉淀为生命的厚度,让未来绽放成生命的亮度。
书思
文/康登科
师晋摹唐笔法新,
读今研古壮风神。
自然书写书趋妙,
收放刚柔情纯真。
2025.4.21于扶风
感付文岗老师七旬患病
文/康登科
辛苦平生四海名,
画坛妙手画如生。
恍然一病浑不觉,
难再丹青举世惊。
2025.4.20于扶风
随尘则化春泥,随喜便惹一场烟雨
文/何俊锋
山寺花开,人间芳菲意,半山烟笼,尘外遇禅心。若把人生是一场大梦,流水畔,见人生的匆忙,烟雨中,见世事的纷繁,经行处,留一念的回首,梦几时醒,回首时见往事如烟尘,抬望遇阳光如初见,揽一缕清风,与江水同起涟漪,念一句旧诗,与先贤同生悯怜。心托天地,身如芥子,在红尘里与因缘际遇擦肩,在炎凉中与离合悲欢证悟。
有时想想,别人的事,只是别人的事,何必自生悲喜,往时的因,便得此时的果,何苦徒生执着。共一场春风,有人追思有人笑,有人释怀有人恼,他乡的街头,留几分别处的晚照,云里的牙月,寄一寸故乡的相思。事与愿违,总是常态,试着像风中的落叶,随波则逐流远,随尘则化春泥,随喜便惹一场烟雨,随忧即陪伴一份相思。
世法如莲花,生于水,居于水,隐于水,却不着于水,人生若大梦,有也空,无也空,枉也空,悲欢俱是空空。拈花一笑,只见名作尘起诸念惘,利若流水空遗恨。
心情有多美,生活就有多好,活出最美的样子
文/何俊锋
心很贵,一定要装最美好的事情,情绪很贵,一定要接近让你欢喜的人,心情有多美,生活就有多好,情绪有多稳定,岁月就有多静好。人生不需要有多完美,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走在路上,心情舒畅,欢喜自在,那么人生的路,怎么走都是风景,因为心中装满着温暖和美好,再难走的路,也会带着浅笑,勇敢地前行。时光匆匆,一个转身,许多的人和事便消散在岁月里,我们所执着,所纠结,所困扰的心结,最终都会一一的被解开。
其实当你再回首时,有些已没有必要,有些早已被释怀,所以,活在当下,照顾好自己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心情有多美,生活就有多好,人生最美的不是迷人的风景,而是我们愉悦自在的心情,拥有美好的心情,才能在寻常日子里,找到生活藏起来的甜,才能在平淡的岁月里,看到生活静静流淌着的诗意和美好。
微笑的眼睛,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美好的心灵,才能懂得诗意的人生,愿你的生活不拥挤,笑容不刻意,能时刻感受到岁月的美好,能时刻寻找到生活的诗意。
在匆忙又平淡的时光里,始终做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当你的内心拥有了力量,所有的快乐都会向你靠拢,所有的美好都会向你走来。心情有多美,生活就有多好,坚持做一个乐观的人,面向阳光,积极向上,不论花开花落,不论悲欢离合,都要看到岁月美好的一面,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任何的事情。用最美的心情,迎接每一天的到来,愿你静心悦己,舒心自在,无论多么忙碌,也要看看身边的风景,感受阳光,感受春天,活在当下,安于此刻的时光,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当你静下心时,才发现每一段时光都值得我们珍惜。
读人如读书,阅人如阅己
——世界阅读日感怀
文/何俊锋
读人,就像读书。有的人,封面光鲜诱人,翻开后却觉得华而不实、枯燥无味;有的人,封面装帧朴素,但打开慢慢读,却发现里面精彩纷呈,爱不释手。那种灵魂深处的共鸣令人惊喜不已,于是,我们才读懂了钟子期对伯牙的高山流水情衷和他们之间的友谊。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阅读他人,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读热情背后的冷漠,更读微笑背后的陷阱。
读人,比读书有时更难,原因是书可厚可薄,而人,却不能简单地翻。有的人在风和日丽中,读不出深邃,却能在清风明月下,读出那份超然和洒脱;有的人,在枯藤老树间,读不出坚韧,却能在细雨蒙蒙中,读出那份执着与守望。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他的内心。读人,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更理智。读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读出欢乐、读出幸福。有的人在你眼前,就像一本书,你稍加用心,就能读懂他。而有的人,却不管你如何用心,却读不懂他,因为他是一本天书。有的书,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而有的人,却华而不实,封面很迷人,内容却不堪入目。人与书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书靠读者的理解获得生命,人靠读者的认同彰显价值。
读人,能够真实感人地读出人生的沧桑,是一种境界;读人,能够客观地读出人的个性,是一种能力;读人,能够读出他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一种智慧。读人,读出人性的弱点,读出人格的差异,读出人性的劣根,是为了造就和完善自己的过程。 会读书的人,同样也会读人,善读书的人,更是善读人。读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读懂人,才能读懂人生这本大书,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生。
读人,既是为了了解别人,也是为了看清自己。读懂别人是一种智慧,读懂自己是一种修炼。读懂自己,才能读懂别人;读懂别人,也才能更好地读懂自己。读懂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所长,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读懂自己,才能读懂人生这本大书,才能去探求人生的真谛,才能去感悟人生的意义,才能活得更加充实,更加潇洒。
读人是我们一生都在进行的事业,它需要智慧、需要时间、更需要阅历,但时间终会告诉你,哪些人是值得百读不厌,哪些人无须浪费情感?经历也会教会我们,真相往往隐藏在残酷的背后,温暖也常常出现在黑暗的尽头。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他们都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或疼痛、或无奈、或茫然,但都告诉我们,人性有它的温暖亦有它的不堪。岁月会让人明白,真善美,往往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假丑恶却常常披着璀璨的外衣。
感谢岁月,让我们看清了别人,也历练了自己。在读人的过程中,人,才慢慢走向了成熟。凡是表里如一的人,往往都活得轻松而真实,凡是以虚伪为假面的人,人前人后也活得艰难。不必惊诧更无须痛心,有时候,我们需要修炼一颗包容之心,宽容别人、接纳缺陷,未尝不是一种明智。最好能站在云雾上来俯视自己和他人,这样才能对人对己都不会苛求。读人如读书,阅人如阅己。
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修养,丰富内涵;读人,是为了了解人性,认识社会,提升智慧,完善自我。读书,需要用心去读,才能读出其中的韵味和真谛;读人,同样需要用心去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内涵和本质。读人,不是去评判别人,而是为了去认识别人,去理解别人,去尊重别人,去包容别人,去帮助别人。读人,也不是去挑剔别人,而是为了去欣赏别人,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读人如读书,阅人如阅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读书,更要读人。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而读人则可以让我们获得智慧。读书可以让我们认识世界,而读人则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学问,而读人则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修养。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而读人则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读书时需要刻苦专研,才能融会贯通。读人时,需要带着宽容,学会大度,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得,才能读出快乐,读出幸福,更读出智慧。
月季花
文/李君
红黄耀眼真漂亮,
三月开始着艳装。
月月绽放争娇妍,
开到十月显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