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清照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讲话

孙春亭先生与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李存葆先生交谈
韵雅仰清照,词怀向青州
——孙春亭先生与第一届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
作者:胜利缘
在中华诗词的璀璨星河中,李清照的词作宛如一颗不灭的明珠,其婉约之美、情思之深,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辉。而在当代,82岁高龄的诗人孙春亭先生怀着对李清照的深切敬仰,踏上了与这位才女渊源深厚的青州土地,参与了第一届青州李清照诗词文化周活动,以病后初愈之躯践行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与济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荣斌先生在一起
诗心不倦:耄耋学者的文化坚守
孙春亭先生是山东诗坛备受敬重的长者,其为人谦和如春风,治学严谨若秋霜。虽年逾八旬,且去年经历手术,但他仅休养半年便投身此次文化盛会。4月18日抵达青州时,他与同行者——济南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荣斌、山东散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蔡佰华一路畅谈,从李清照词风的神韵到其人生际遇的跌宕,言语间尽显对易安居士的深刻理解。孙先生的散曲创作亦深受李清照影响,作品俊秀婉约,字里行间流淌着穿越时空的文人相惜。

与中国辛弃疾李清照学会会长王兆鹏等品茶交谈
薪火相传:跨越半世纪的文化对话
在下榻的贝隆大酒店,孙先生与著名作家李存葆重逢。1973年,他们二人的诗作同刊于山东人民出版社诗集《军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孙先生任山东广播电视电影编辑时,曾撰文推介根据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改编的电视剧作。此次会面,两位文坛故交促膝交谈,全然忘却了旅途疲惫。

得与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山东诗词学会会长、原山东政协副主席赵润田相见
他对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王兆鹏的AI技术辅助研究理念深表赞同,研讨会期间特意与之交流;虽因住所相隔未能拜会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但忆及上个世纪年八十年代马教授对其《聊斋》改编电视剧本《青风》的指导,仍感慨不已。这些交织着学术与情怀的互动,恰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注脚。

与济南原文联主席邹卫平先生一起
古今交融:文化周上的传承新思
文化周以李清照词句"说不尽,无穷好,归来着意过今春"为主题,通过形象大使展演、学术研讨等形式,唤醒人们对"李清照在青州十三年"的文化记忆。孙先生饶有兴致地与李清照形象大使亚军互动留影,更在《李清照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上建言:"理论研究当与政府支持、创作实践结合,可探索AI技术或散曲新编等形式再现易安风华。"这一提议引发与会者共鸣,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与李清照形象大使亚军合影
从1973年的《军号》诗集到2025年的青州文化周,孙春亭先生以五十载的坚守诠释着文人风骨。他与李清照的隔空对话,不仅是个人诗心的映照,更展现了老一辈学者对文化命脉的守护。正如他笔下的散曲小令,清音雅韵中自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于2025年4月21日)

与济南历城区原人大主任孙德顺先生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