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汪广仁教科文平台】



《战争下的和平》导读(183)
原著:鲁 岱 导读:汪琪铃
【名家推荐】
汪广仁2023年10月4日推荐语——《<战争下的和平>导读》值得深读:知道了小说《战争下的和平》,更有“导读”的成功。这部长作品,挑灯的是中国历史,点亮的却为当今世界的反战争。因而,我不得不说,《<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只要你细读、细想、细研,就一定会说:“历史与现实,果然龙套!”还会说:“社会与战争,需要反省!”我汪广仁推荐这部作品,盼天下和平,愿世人幸福!
(注: 汪广仁,博士、教授、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曾受主席锦涛胡接见,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校园作家,为中国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客座教授,长篇史实性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三十八集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歌曲《汪广仁》等有记述)

【导读】
上第182章《千钧一发》,写到毛泽东来西柏坡仅1个多月时间,就遭受一场险情,幸有聂荣臻紧急救人才致脱险。
这第183章《入行不衬歪歪路》,写叛徒刘从文被查获并枪毙。美国总统杜鲁门委托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出面调停蒋介石与共产党和平建国,无果。解放战争的进程不断推进,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蒋介石引以为傲的美式武器装备的王牌军,一个个溃灭,一步步走向失败。美国的杜鲁门政府对蒋介石陷入失望,并决定终止对国民政府的援助。1948年冬,司徒雷登痛骂:“蒋介石政府腐败无能,失尽人心。”中共派遣黄华与司徒雷登秘密接触。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愿与毛泽东接触,最终招回大使司徒雷登。中美关系搁浅。
我们来看看作者如何写吧:
迷团自有迷中戏,演却亡人一片哀。
心鬼无台红拌黑,胆魂惊处不从来。
单说这个刘从文,曾经参加过抗日义勇军,负过伤,上级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于是将其调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小伙房工作。到1948年,刘从文已经在军区司令部工作了10年。虽然职务级别不高,但刘从文直接为军区司令部服务,与聂荣臻以及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赵尔陆关系很好,他能直接了解军区有关情况。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革命”,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贪爱小便宜!刘从文有一个堂哥,叫刘从志,是国民党军统机关在河北保定设立的特务站内的人。这个特务站在阜平县建立一个隶属于军统的特务小组,刘从志是这个特务小组里的重要成员。刘从志利用金钱收买刘从文,并给定代号为“蜥蜴”的特务。于是,刘从文见利忘义,竟然从饭桌上收集一些军事情报给刘从志。后来,刘从志看到火候成熟了,就指使刘从文暗杀毛泽东。失败之后,又指使刘从文向毛泽东的饭菜投毒,也以失败告终。于是,刘从文向刘从志解释说:“我无法接近毛泽东。因为他身边的警卫都是陕北过来的中央警卫团的精兵强将。别说我混不进去,就是聂荣臻要见毛泽东也需经事先通报,并不准携带任何武器。”如此一来,让刘从文直接谋害毛泽东的敌计划落空。无奈,蒋介石只好命令南京政府国防部冒险派飞机轰炸西北坡。同时,令刘从文画出一张西柏坡的地形图,详细标明毛泽东所居住的位置,这才有了敌人飞机轰炸毛泽东主席居住的两间房而其他的房子均完好无损的惊险场面!至于刘从文在家里的情况,那是他的家人的确不知道,刘从文也从来不将自己的一些行动秘密告知家人。轰炸西柏坡的案件一经查实,刘从文及其同伙被一网打尽,刘从文本人也被直接枪毙,结束了他愚蠢的一生!有几句诗为刘从文作结:
生在福中鬼咬头,一生小利智昏谋。
不知前面黑红事,落得魂游臭史沟!
眼看解放军迅速崛起,蒋介石想借美国的力量来遏止共产党崛起。这时段,美国总统是杜鲁门。于是,宋美龄入美国直接见总统,其中,除了要求美国支持武器之外,还想美国出兵。但是,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是否援助国民党军争执不下,无可决定,最后仅援助了一些武器。不过,1948年7月,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了《双边协定》,允许美国和其他美国占领区商品,可以自由来华销售。显然,这是一种讨好。1946年7月11日,杜鲁门委托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同年,司徒雷登被国民政府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本书第119章《人命大同》内,讲到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1876年6月2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苏格兰裔美国人。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美南长老会传教士。11岁回到美国弗吉尼亚州读书。1899年进入神学院,1902年被按立为牧师。1904年结婚后,携带妻子回到杭州,学习汉语,并成为第二代美南长老会传教士。1911年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约记者。1918年受长老会令,开始创办燕京大学,任校长,成效斐然。193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41年被日军关押,1945年释放继任燕大校长。1946年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18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文。随后,司徒雷登回了美国。1962年9月19日去世,岁次86岁,最终安葬于杭州。
1945年12月20日,美国上将马歇尔以总统特使身份来到中国,主张国共双方就该像南朝鲜和北朝鲜那样,一分为二,然后在此基础上组建联合政府,但没有成功。1946年6月11日,美国政府正式任命司徒雷登为美国驻华大使。从此,这位新任大使进了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33号的西康宾馆内的美国驻华大使馆,也就是原来的汪精卫官邸。
一个夜里,司徒雷登一个人躺在大使馆卧室的床上,心潮荡漾:“我应该是一个教育家呀!‘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人之来,并不是要受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这是我为燕京大学创立的三条校训啊!”司徒雷登想到这里,一丝儿笑意禁不住脱脸而出。是的,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是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和校务长,是这一所闻名世界的综合性大学的骄傲,甚至可以与美国哈佛大学齐名!可是,司徒雷登的思维突然一个转折:“我是一个大学教育者,怎么把我弄到大使的位置上去了呢?而且,我年已古稀,就连学校那里,我也递了辞呈,也已避开繁忙公务而退休了,不应当承担这个新的使命了。弄得好,没有功劳;弄砸了,就会连同以前的努力一纽儿的风光扫地!”这时,司徒雷登品了一口香茶,缓过一两分钟,思想又回味了:“是的。就在这1946年的7月4日,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马歇尔非常诚恳的对我说:‘你好好考虑吧,美国也是需要你这样一个熟悉中国的人来承担这个任务。无奈,我这个‘缺少政治头脑’的人只好答应马歇尔:‘好吧,你的任务很困难也很重要,如果你需要我帮助,我就乐意帮助,我的事由你定。”就这样,马歇尔立即向杜鲁门总统推荐了司徒雷登,而后,7月12日,由杜鲁门总统提名,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任命司徒雷登为美国驻华大使而接替赫尔利的决定。这个时候,美国驻华大使这个职务已经空缺了半年的时间。事后,司徒雷登向燕京大学董事会提出辞呈,但燕京大学只允许他以告假的方式担任大使。然而,谁也没想到,政治是个“大泥潭”,一脚踩下去,也许退路只有死亡的边缘!
不过,司徒雷登担任大使的消息传出后,周恩来、邓颖超、叶剑英、董必武等共产党领导人纷纷发去贺电,欢迎他出任驻华大使。同时,也对这一位已经为中国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传奇人物持有较大的希望。是的,司徒雷登坐上美国驻华大使的位置之后,也的确想尽了办法,力促国、共两党和谈,希望消除内战的危机。然而,他面对的蒋介石何许人也——一心只想独统中国!因此,中国内战不可避免,且愈演愈烈,大大的超出了司徒雷登本人的调停能力,甚至连美国政府也仿佛无可奈何!于是,司徒雷登根据杜鲁门政府的旨意,选择了扶持蒋介石!这时,他的心里始终树立一种效忠使命,也即是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杀中国人!”
从此以后,司徒雷登,这个曾经饱受中国知识界、教育界高度尊崇的大师,一夜之间,由于一味“愚昧”般的执行杜鲁门政策,让他的形象轰然崩塌——遭受许多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人士之严厉谴责!
看看这个司徒雷登:
一身无奈尽愚忠,满脸虔诚渐放空。
三向调停三向失,半生奔政半生聋。
入行不衬歪歪路,投语偏斜过过风。
败绩涂程收“别了”,游魂寄谢浙杭洪。
读者朋友们:政治这玩意儿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风光无限,可以让人遗臭万年。弄科学之人不一定会弄政治,弄政治的人不一定熟练科学。但是,政治可以领导科学,科学能助力政治。善其行者荣,扭其行者折。
我们来继续看看作者如何写吧:
解放战争的进程不断推进,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 ,蒋介石引以为傲的美式武器装备的王牌军,一个个的溃灭,蒋介石一步步的走向失败。美国的杜鲁门政府对蒋介石也陷入失望,并决定终止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援助。1948年冬,司徒雷登在谈话中痛骂:“蒋介石政府腐败无能,失尽人心。”还表示:“美国决不援助无人民拥护的政府!”1948年底,司徒雷登与蒋介石谈一次话,劝蒋介石接受和平的结果,但遭到蒋介石的拒绝。在这一次谈话中,司徒雷登告诉蒋介石:“战既无力,和又不能,前途很危险!”可蒋介石回答:“吾宁愿艰难奋战,也决不言和!”司徒雷登也怒了:“现在,国民党和是投降,战亦无力,美只好暂时观变。”蒋介石针锋相对:“党国决不投降!”
司徒雷登将国民政府的情况转告杜鲁门之后,经研究,杜鲁门政府为了保住美国在华的利益,决定在国民党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同时,试图向共产党伸出橄榄枝。这也是导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而被迫离开大陆去T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美寻找到的代理人便是李宗仁。1949年1月,司徒雷登的秘书傅泾波主动与中共中央接触。傅泾波设法托人给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带去密信。信中提及国民政府已经失去民心,美国方面希望能与共产党取得联系。中共中央派遣黄华与司徒雷登秘密接触。因为黄华曾就读于燕京大学,算是司徒雷登的学生。黄华与司徒雷登见过面之后,毛泽东作出指示:“可以与其见面,以侦察美国政府之意向为目的。”司徒雷登不仅与黄华几次见面相谈,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且,还得到美国方面的支持,并计划前往北平,希望能见到毛泽东主席。但是,没多久,国内形势迅速倒向共产党一边,因此,美国方面的不同意见越来越不利于共产党,故司徒雷登收到了美国政府的紧急命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访问北平!”这里的原因是,美国方面对共产党的示好,是为了日后美国人能够继续享受在中国旧社会所拥有的特权。但是,毛泽东说:“哪有这种道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毛泽东的这个钢铁主张被写进了他公开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于是,美国的杜鲁门政府怒不可遏,立即将司徒雷登召唤回国。傅泾波与司徒雷登一行回到美国之后,毛泽东主席又亲笔撰写《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侵略的本质。看看其中的一段文字:“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主要的部分。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他的了。美帝国主义的亚洲战线巩固了,他就可以集中力量向欧洲进攻。美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战线,他是认为比较地巩固的。这些就是美国侵略者的整个如意算盘。”
笔锋回转。司徒雷登,一代贤能,著名教育家,却为何在政治层面上被撞得如此狼狈呢?实事求是地讲,司徒雷登的为人和品性,不适合于一个政治家的身份,所以才致他沦落为美国政治的牺牲品。美国的政治,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体”的巨无霸!这大概是达尔文“自由竞争”理论的翻版。是的,任何国家,甚至是任何人、任何组织,只要强大起来了,都会或多或少地露出“霸”的品性,这是“强必霸”的人类生存的潜规则。因此,美国的巨无霸趋势,倒向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压死人的,更何况还是一个教育贤能司徒雷登!
杜鲁门政府,在蒋介石主义与毛泽东主义之间的政治天平,始终调节不到他自己想要的点位,或者说,他们“干涉内政”之“无赖战略”,总难以如愿。当然,这也许是三方之政治度量衡与治世能力的角逐吧!其实,这三方或者三个人,除了各有所长之外,他们还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只能通过“三条边”关联,却永远凑不到一块儿!就说杜鲁门吧,手握军事和经济之世界大梁,在中国横加舞扬,指手画脚,总想驾御这个东方大国。本来嘛,蒋介石与毛泽东凭秉性都不会吃他霸强的那一套。但是,由于蒋介石根本不是毛泽东的对手,仿佛有“既生瑜何生亮”之韵味。因此,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向美国求援,这也是蒋介石行使下策的无奈之举。不然,他蒋先生又有什么好办法呢?翻开蒋介石的个人历史,自从他投怀孙中山开始,简直以“一边倒”的趋势,收拾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军阀,最后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令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军校,也从来没有专门学过军和武的“白面书生”,居然能够“横扫千军如卷席”,统帅三军,所向披靡,甚至在战场上无敌于天下!这换了谁都想不通呀,难怪蒋介石仰天长叹:“这个世界,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天下奇才,无人能敌!”不过,有人在暗地里戳指蒋介石:“红军长征期间,你占据了那么大的绝对优势,却拿不下一个四处奔躲的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怎经得几场战役下来,就一败涂地了。还有,在抗日战争中,蒋军的败仗数目几乎让人一想起来就感觉汗颜、沮丧,八路军在敌占区的战役,几乎都是胜仗,无论是大战役还是小战役。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也是大胜利。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你蒋先生怎么就看不清楚了呢?还想主动去撕毁“双十协定”,简直是利令智昏,糊涂成一桶漆了!
如此分析,杜鲁门、蒋介石、毛泽东3个人的军、政才能,应该是一目了然了。但是,杜鲁门对于毛泽东的军政天才,还不能当面“品尝”,只是凭借一些道听途说而去推断行事,焉有不败之理?还好,就暂时而言,杜鲁门政府比毛泽东政府,不仅历史悠长一些,更有实力的强大,这不是当时共产党所能与之匹敌的。但是,这个世界,任何物性条件,包括经济条件,都不及人的条件重大,“世界上,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读者朋友们:这一段文字很精彩:①司徒雷登是教育家而不是政治家;②蒋介石的本性独裁;③毛泽东是一个有钢铁主张的人;④中国是亚洲的重心;⑤美国是一个“利益体”;⑥“强必霸”是人类生存的潜规则。⑦这个世界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⑧人是世界上第一宝贵的。
我们来继续看看作者如何写吧:
1948年前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华援助的天平,出于自身利益,渐渐的倾向于蒋介石政府。有数据支持: 抗战结束,美国不但亲自出兵5.3万海陆空战队强占天津、青岛等中国重要港口,甚至动用运输机将位于大后方的国民党军队运往前线,从而抢占地盘;1946年6月14日,国民党与美国签订《运输线上的供应协定》,规定美国将为蒋军提供517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此后,美国政府又借给国民党政府8280万美元;美国将在“二战”中没有派上用场的大量军备物质如潮水般的运向国民党军营,等等。这些海量的援助,注定成为蒋介石不断叫嚣试图消灭解放军的最大倚仗,以致国内的许多军工企业反而不断萎缩。其实,这也是蒋介石倚仗美援,在经济、军事等几乎所有方面都占绝对优势而执意发动内战的所谓“胜算”因素之一。有词《醉垂鞭·歪歪路》记诫蒋介石:
心力不足君,糊涂赖人帮衬。依日护冈村,贪婪美帝春。
路歪无正奋,图空落得龟身。警示后来人,前程自己奔。
恰恰相反,对于美国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毛泽东一针见血的指出:“杜鲁门政府,派遣马歇尔、司徒雷登等人在中国的调停,其目的招然若揭,就是想不战而控制中国。”蒋介石可以吃进美国的这一招,可毛泽东却咽不下这一口窝囊气。美国很富有,中国很贫穷,但毛泽东毫不掩饰对现实的坦白:“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撤了一些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夏历1948年腊月,在上海嘉定区的南翔街上,一户人家6口人在屋里闲议。“爸,你还是咱中华米粮店的一个老职员,你弄不到粮食,谁还能弄得到呢?”这是这户主人的17岁的儿子在跟主人说话。见说,这家的主人回答:“当下,我们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大概是2000亿多斤,除去诸如饲料、榨油、种子、酿酒等其他用途后,平均每人一年仅400多斤口粮,每天1斤多一点。”“那怎么吃得跑呀。”这是二儿子问话。“是呀。”主人即说:“对于现在这种副食又不足的情况下,主粮1斤多一点的米面,显然是不够吃的。只能吃个半饱。”“爸。你去多弄一点儿米面到我们家来。”这是主人的一个11岁的女儿说话:“你看,我们一家6个人都饿的不成样子了。”“哪能呀。”主人解释:“我刚才说的这些粮,还没有包括因为战争因素而导致的运输困难。现在的交通极为不方便,那些产粮区的粮食运输不到我们这上海等大城市里来。全国许多地区都是严重缺粮,老百姓陷入了一片饥饿之中。”“爸。我们多抢一些粮食过来。”这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在说孩子话。”“傻孩子。”主人的妻子也说话了:“咋能抢的!全国各大城市的粮食都是依靠供应的。”“不!”这个小姑娘贫嘴:“前几日,几个拿枪的人将和平街上的几户人家的大米都抢去了呀!他们当兵的能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抢?”“别乱说。”
“呜呜呜。”说话间,突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哭着的妇女。
顿时,屋内一片惊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喽!

【作者汪琪铃附言】
飞兔乘龙——我导读《战争下的和平》
读者朋友们,你们是龙的传人,是《战争下的和平》亲爱的帝者!
这兔年的天空,异彩纷纭,飞字前头文已序,只待君来早!
是的,在我第一眼见到《战争下的和平》时刻,猛然想到了:这作品像谁?给谁?
翻览了简介,品味了字文,章章句句静淌着一种典雅细流,洗人心懒。于是,有了一种萌动……嗯,是应该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作品,传承这部作品……
本来,导引方式可以万千,不拘一格,可我偏编儿的要告诉朋友们:峰岭能飞兔,文海可乘龙。提着一颗善良的心,游离于章里卷间,便是《战争下的和平》!
看看每一章,拥有五六千字,不长也不短啊。故而,有了承上启下的“章导”。不过,中途也应该设置个驿站,让龙们歇歇眼神,是为文中“点缀”。喝彩并非无原则的,有则颂之,一两处都行,链接朋友们的愉意,彼此胜出。
开章刹曲藏迷诱,引后连前总是圆。
有人说,这岂不像或含古典名著风味了吗?嗨,这是一个“辣喉舌”问题,答案还是让读者朋友们去品评喽!
另外,还请诸君近距离知道“天缘三色”:
(一)《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全新点:
其一,历史小说创作,采用虚实两条主线叙事;
其二,每一章五六千字,穿插二三处导读;
其三,文中嵌入画龙点睛式诗或词或曲等。
(二)《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全新主张:
其一,创建三美主义:尊重强者,扶持弱者,共同享受生命;
其二,确定:战争状态下,和平不能成立;
其三,好战和依赖战争是人性的弱点。
(三)《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写作特色:
其一,有丰富的肖像描写与景物描写;
其二,虚构人物的名字与其在故事中的角色基本一致;
其三,历史人物与事件都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予以运笔。
这里,我还提出一种“战学”研究概念,其内容含六大板块:战事学,思想学,人物学,艺文学,史今学,著导学。已有愚意,暂惧露笔;导者心绪,纳智笃行。
这里,我及原著作家鲁岱老师携手拱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事业的尊者、同仁之指导或厚爱!

【原著作者简介】
鲁岱,男,原名鲁仲强,湖北省大冶市人,高级中学退休教师,中国半朵文化馆研究员,湖北省《荆楚风韵》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主要著作:一部120余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及由天才女作家汪琪铃导读的140余万字的《〈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散诗《太阳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同名剧本,一部78万余字乡村振兴小说《黎明诗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56集剧本《五粮天》,一部与第二作者汪琪铃合写的23万余字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剧本《仁梯汪广仁》等。创作发行了歌曲《我真的看到了》《汪广仁》以及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联:13477739786。

附:部分与本平台相关的网络作品选

《中国教育科学》常年征稿(https://mp.weixin.qq.com/s/4jqxo5QDh259YPV0VGAqWQ )(汪广仁教科文)
《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1)》(https://mp.weixin.qq.com/s/E0gdBdmjmsWe62RRPFUHJQ )(汪广仁教科文)
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1)——《奔腾的赤水河》(https://mp.weixin.qq.com/s/4s8fEIfyl8uwo5ILGnb0dQ )(汪广仁教科文)
中视剧《仁梯汪广仁》(https://www.toutiao.com/video/7205573104784179751/?app=news_article×tamp=1733036522&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uid=MS4wLjABAAAABbOAlUHq-B1Cuy_HoBZToKmlW9juwoogpdEc-_8NtW5zclfVmCTiWTpypZ6AS9W_&wxshare_count=2&tt_from=weixin&utm_sourc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share_token=a80b31d5-236d-42b4-8c22-81c00c369295&source=m_redirect )(今日头条)

歌曲《汪广仁》(https://v.qq.com/x/page/y35042uyhau.html )(腾讯视频)
汪广仁《“家在中国”2025全球华人国学春晚贺辞》(https://v.qq.com/x/page/u357638shzn.html )(朗诵汪杨)(腾讯视频)
汪广仁2025年春节贺词(https://v.qq.com/x/page/t3576b4upg5.html )(朗诵文静)(腾讯视频)

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https://v.qq.com/x/page/s35745ih1g6.html )(腾讯视频)

【本期责编:汪忠堂 上传: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