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春花望白云
云淡风轻,乱絮纷纷
渴望春雨贵如油
露涩含泪忍
谷雨知春意,酿造甘露醇
房前屋后点瓜豆
种下一季花,四时有温馨
蜂蝶绕院翩翩
春秋季节果蔬新
青旺旺麦禾要怀孕
田地施肥需浇水
农家勤奋,汗水熄灭燃眉火
正赶谷雨甘露天降临
消解春耕忙,农人也闲暇
田野看风光,踏青弹绿琴
遥望天际乱云飘飞
菜花田里听雨吟
诗平:雨意与农时,在《谷雨》中寻找农耕文明的抒情密码
凌子的《谷雨》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农事与诗意交织的抒情空间。这首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对农耕场景的细腻描绘,更在于它将节气这一时间符号转化为承载文化记忆与生命体验的诗歌意象。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节气不仅是时间刻度,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谷雨》通过"云"、"雨"、"麦禾"、"瓜豆"等意象群的有机组合,完成了从自然现象到文化符号的诗意转换,展现了农人对天时的敬畏与顺应。
诗歌开篇"一季春花望白云/云淡风轻,乱絮纷纷"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暮春景象,而"渴望春雨贵如油/露涩含泪忍"则道出了农耕文明对雨水的深切依赖。这种"渴望"不是浪漫主义的抒情,而是生存需求的诗意表达。诗人巧妙地将农人的期盼与自然现象相融合,"露涩含泪忍"既描绘了植物上的露珠,又暗喻农人等待雨水时的焦灼心情。这种双重意象的运用,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张力与厚度。
诗歌中段"房前屋后点瓜豆/种下一季花,四时有温馨"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节奏感与延续性。播种不仅是物质生产行为,更是一种时间投资与生命延续的象征。"蜂蝶绕院翩翩/春秋季节果蔬新"进一步强化了农耕生活的诗意面向,将劳作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这种对农事活动的诗意观照,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对农耕文明的理想化想象,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在表现农事艰辛方面,诗人以"青旺旺麦禾要怀孕/田地施肥需浇水"这样充满生命力的表达,将农作物生长与人类生育相类比,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特征。"农家勤奋,汗水熄灭燃眉火"则真实记录了农人的辛劳,而"正赶谷雨甘露天降临"又展现了天道酬勤的欣慰。这种苦乐交织的情感表达,构成了农耕生活的完整情感图谱。
诗歌结尾"消解春耕忙,农人也闲暇/田野看风光,踏青弹绿琴"呈现出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农耕文明的智慧不仅体现在辛勤劳作上,也体现在对生活节奏的把握上。"菜花田里听雨吟"这一意象尤为精妙,将自然之声转化为诗意吟咏,完成了从物质生产到精神享受的升华。这种"听雨"的审美姿态,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将日常生活诗化的典型表现。
从诗歌艺术角度看,《谷雨》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句式结构,语言质朴而不失雅致。诗中"云"的意象反复出现,从"望白云"到"乱云飘飞",形成了意象的回环与变奏。诗人善用叠词如"云淡风轻"、"青旺旺"等,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与画面感。在情感表达上,诗歌避免了直抒胸臆的宣泄,而是将情感融入物象描写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
《谷雨》的当代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业化、城市化的今天,节气对多数人而言已简化为日历上的符号,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指导意义。凌子通过这首诗,唤醒了我们对农耕文明的记忆,让我们重新审视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诗中表现的顺应天时、珍视自然、苦中作乐的生活哲学,对解决当代生态危机与精神焦虑具有启示意义。
《谷雨》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保存了农耕文明的情感结构与文化密码。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节气如何从实用农事指南升华为诗意栖居的象征,看到农人如何在天时与人事的互动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种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能力,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当代诗歌创作值得继承的宝贵资源。
李占民,笔名凌子。中国诗歌网诗人,郑州晚报专栏作家。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无极作家协会、诗词协会、朗诵协会理事。曾在北京住宅建设一公司担任工会青年团工作,参加亚运会工程建设,在《工人日报》《住宅建设报》发表上百篇通讯报道及诗歌;在住宅建设总公司获得宣传工作一等奖,合理化建议获得公司二等奖。与他人合辑出版《与诗歌同行》《师范》《石家庄原创诗词》大赛获奖作品选《河北精品文选》等集;在《河北文学》《太行文学》《廊坊日报》及(晚报)发表诗歌散文数十篇;在《人民网》《中国文学诗歌精品》《作家微刊》《上海文坛》《今日头条》《北京头条》等网络平台发表上千首诗歌、散文。获得县市省级多种征文奖20余项。
主播:冰儿,本名于莉慈。河北省演讲与口才学研究会播音主持专委会副秘书长。石家庄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晋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