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由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原子能院老科协与房山区坨里中学联合主办的“核能科技实践课程暨战略合作揭牌仪式”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隆重举行。三方通过协商研讨、举办核能科普讲座及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等,共同打造了核工业精神传承与科技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为新时代科学教育注入发展新动能。专家领衔开讲:解码核工业精神密码4月14日,房山区坨里中学启动核工业科技实践课程。原子能院老科协理事长赵崇德以《核能科技:从历史走向未来》为题,为师生开启首场讲座。原子能院老科协监事长祁光茂、监事王淑贤出席活动,与师生探讨核工业精神传承。
作为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亲历者,赵老以原子能院发展史为脉络,以“一堆一器”为起点,系统梳理我国核工业从创业初期到自主攻克三代核电技术的奋进历程。通过钱三强、王淦昌等功勋科学家的珍贵影像,生动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报国精神。这份镌刻在反应堆钢印里的精神密码,正通过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实践,在新时代核能蓝图上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战略合作揭牌:构建科教融合新范式4月17日15时30分,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原子能院老科协与房山区坨里中学战略合作揭牌仪式正式启动。原子能院老科协理事长赵崇德、中国核工业科技馆馆长彭立新、房山区坨里中学副校长王纯等领导嘉宾共同出席,原子能院老科协理事周彦岭、监事王淑贤列席见证。坨里中学关工委秘书长于久东主持本次活动。
仪式现场,王纯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合作将依托中国核工业科技馆的尖端科技资源与我校教育优势,通过共建实践基地、联合开发课程等方式,推动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彭立新、赵崇德与王纯三位代表共同为“学生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此次合作标志着将在核能科普教育、科研实践指导和特色课程开发等领域开展深度协作,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搭建起连接基础教育与前沿科技的创新桥梁,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提供实践平台。
沉浸式研学:触摸大国重器脉搏 仪式结束后,师生共同走进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开展实践研学课程。指尖抚过由铀矿石铸就的时光回廊,“国之光荣”展厅内。在科技与历史的交响中,学生们通过全息影像、实物模型与珍贵史料,触摸着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年轮。
“值班日志上工整记录着详细的检测数据,这种严慎细实的作风比任何说教都震撼。”物理教师李猛指着展柜感慨。高二学生孟睿轩有了新的思考:从“两弹一艇”到四代核能系统,每个数据都写着自立自强的密码。泛黄纸页与数字模型在玻璃内外共振此次核能科技实践课程暨合作揭牌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架起了核工业精神传承的桥梁,更为新时代科学教育注入澎湃动能。
展望未来,三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以科教融合之笔书写核能科普新篇,让创新火种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培育更多勇攀高峰的力量。《赞青年逐梦核工精神》科技馆中春意融,揭牌立誓气如虹。老贤细解核工史,学子深研大国雄。展馆寻踪思往昔,书斋探奥向苍穹。传承使命初心炽,科技新苗沐劲风。
——于久东(坨里中学关工委秘书长)
撰稿人:杨蔷 审稿人:王纯 图文:周红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