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20余次将自己喜爱并收藏的书籍,以及自己参与编辑出版的书籍捐赠给图书馆等公共机构,总共23种410余册,为此先后收到有关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20余份《收藏证书》,以感谢我对该馆文献资源的支持。
与此同时,我还在参加市、区有关会议,以及在社区、学校、企业宣讲家教家风中赠送我编辑出版的《叶培元家书》3486本。
图书捐赠乐融融。我以为,图书捐赠是个人或社会团体将其出版、收集、珍藏或不公开发行的文献资料,无偿赠送给图书馆的行为。我自己的实践体会到,向图书馆等捐赠书籍是一种助力书香城市建设的爱心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公益活动。
(一)
前几年,青山区图书馆还在建设五路那里,我就2次捐赠图书10多种40余册,其中包括我收藏的多本《武钢年鉴》,我担任执行主编的《武钢劳模风采录》、我担任编辑的《四个每一天》(中国工人出版社)等。青山区政府网站还发了一条我给青山区图书馆捐赠书籍的图文报道。
后来,位于青山印象城的青山区图书馆新馆开馆当天,我和“青山好人”周智敏一起拜访了青山区图书馆的领导,捐赠了我编辑出版的《叶培元家书》。
每次到青山区图书馆捐赠图书,都受到图书馆领导的热情接待,她们向我介绍了青山区图书馆新馆的情况,希望我继续捐赠有关武钢内容的图书资料。
2024年4月9日,我第4次给青山区图书馆捐赠书籍,受到了青山区图书馆书记等人的热情接待。他们看了《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登载的关于我编家书传家风的整版报道,以及我给社区党员群众义务进行家教家风讲课的情况介绍,希望我再次来青山区图书馆进行讲座,并希望我把有关武钢、青山的书籍和资料首先捐赠给青山区图书馆,说区里图书馆就是缺乏这类资料。
后来,我留心有关武钢的重要史料书籍,以便收集起来一并捐赠给青山图书馆。
去年,在青山区图书馆的支持下,我在青山区图书馆作了一场关于家教家风的讲座。
去年4月23日,我在青山区图书馆参加了2024年青山全民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接受了“青山楷模”荣誉称号的颁奖。当天下午,我作为青山区图书馆推荐的嘉宾,参加了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武汉马拉松活动,在最后一站青山区图书馆接受了武汉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现在,我每次到青山图书馆,都要到地方文献室特藏阅览室呆一会,我捐赠的多数书籍存放在这个特藏阅览室里。
(二)
我的第一份、第二份图书《收藏证书》来自仙桃市档案馆。那是2018年1月11日,我和在仙桃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小妹将父亲的15万字的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和仙桃市公安局、仙桃市书法家协会编印,仙桃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颁发内部书号的《叶培元书画作品集》捐赠给仙桃市档案馆,受到欢迎,第二天就向我们颁发了《收藏证书》,有关专家还和我们合影留念。
档案馆专家说,收藏本地域知名人士的文字等资料是档案馆职能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在与档案馆专家的交流中,他们对我父亲写有的大量的家书,以及这些家书的大致内容、家书对子女等的影响等十分感兴趣,认为这正是当下体现家风家教家训难得的资料。他们建议我可将这些书信整理,编辑出版,其原始信件也可以交由档案馆收藏。
在仙桃市档案馆领导和专家的鼓励下,我花费2年多时间编辑《叶培元家书》,书中收入的137封家书,大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父亲写给在青山区工作和生活的我和妹妹的书信,内容从理想抱负到思想修养,从艰苦奋斗到勤俭朴素,从珍惜时光到勤奋学习,从杜绝陋习到严格自律等,涵盖了教育子女及孙辈成长的诸多方面,饱含着家风家教家训的丰富内涵。
《叶培元家书》在仙桃市公安局、仙桃市新闻出版局等的大力支持下,于2021年9月出版。
2022年3月31日,我和小妹再次来到仙桃市档案馆,捐赠了《叶培元家书》5本,并收到了我的第16份《收藏证书》。档案馆专家说,家书见证历史,家书传承家风,《叶培元家书》是仙桃地区首部家书出版物。
2022年4月12日,《仙桃日报》要闻版、仙桃市档案馆公众号“仙桃记忆”同时发表“市档案馆收藏《叶培元家书》进馆”的消息,报道指出:15万余字的《叶培元家书》每封信都有书信原件配图,不仅反映出年代的人文风貌和老百姓家庭的生活状况,而且是家风家教家训的重要史料,具有一定的档案价值。
《叶培元家书》出版后,仙桃市档案馆组织拍摄了纪实短片《我编家书传家风》,参加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妇联主办、湖北发布举办的2022年“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征集活动,2022年8月15日至8月22日在“湖北发布”公众号展播并接受公众投票,最终获29582票,全省排名第五,获得湖北省二等奖、“十佳人气奖”。
(三)
中国唯一一家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听说我出版了《叶培元家书》,对此十分关注。我寄去的《叶培元家书》,2本作为博物馆收藏,其余作为他们的参考书和赠送给有关专家、学者。张丁副馆长评价说:“《叶培元家书》编得很好,反映了一位老党员坚定的信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对子女无尽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红色家书的优秀代表。”
2021年11月22日,我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典雅精致的《收藏证书》。张丁副馆长还给我寄了一本他关于家书的新著《纸短情长--中国家书的文化价值与抢救策略》。
2018年10月12日,我专程去了一趟父亲的祖籍地武汉市黄陂区,向黄陂区图书馆、档案馆分别捐赠了《沧桑岁月》、《叶培元书画作品集》。父亲在他的回忆录等书有关于黄陂祖籍的文字记录,因此黄陂区图书馆、档案馆都乐意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
2018年,武汉市警察博物馆征集文物资料等,青山区作协领导告知我这个消息,我将有关父亲公安生涯的回忆录、仙桃市公安局编辑出版有关我父亲的书籍等5种30册捐赠给武汉市警察博物馆,并于2019年6月28日收到了封面印有“武汉市公安局”金色字体的大红缎面的《收藏证书》。
2018年1月24日,我到武汉市图书馆捐赠我收藏的书籍,以及我编辑的图书5种19册。《收藏证书》称,您的赠品丰富了武汉市图书馆馆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文献信息。武汉图书馆专家对我说,有些内部出版和编印的图书同样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希望您下一步能为武汉市图书馆捐赠有关历年来武钢劳动模范等多方面图书。
我还和湖北省图书馆志愿者朋友一起来到宏伟壮丽的湖北省图书馆,捐赠了我工作前后编辑出版的书籍7种29册。其中《我是园长,我来了》一书,是我在做志愿者期间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时主编的图书。2016年4月,武汉园博会接近尾声,我受武汉园博会执委会有关部门领导的委托,负责编辑出版一本反映武汉园博会展园园长志愿者团队服务精神和服务成就的书籍。我将本书定位为一本彩色、图文并茂反映武汉园博会志愿者风采与管理的专集,将对以后各届园博会、以及全国各类大型博览会志愿者活动与管理具有参考、借鉴作用。经过几十天的日夜奋战,图书终于出版了,2016年5月28日,武汉园博会举行闭幕式。同日由武汉园博会执委会编印、我主编的《我是园长,我来了》一书在园博会发放,志愿者风采广受赞誉。这本170多个页码、图文并茂反映武汉志愿者风采与管理的书,与园博会重要资料一起还进入武汉市档案馆。
在省市图书馆,作者赠书给了图书馆,其赠书信息,在图书馆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如我在2018年1月24日向武汉图书馆捐赠的5种19册图书,后来无意中在武汉市图书馆网站读者赠书栏目看到《2018年1-3月受赠图书名录》,其中我捐赠的5种图书的名称及数量都有详细的记载。
我想,图书馆等海纳百川,敞开胸襟接纳更多的书籍和史料。而图书馆颁发给捐赠者的《收藏证书》,是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更是新时代发展的文化印记。
我想,我退休以来不断整理藏书,并把有价值的书籍捐赠给相关图书馆、档案馆等,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捐一册图书,留一份真情,知识的海洋就增加一朵浪花。我还将进一步整理我的数千本藏书,并继续向有关图书馆等公共机构捐赠我的一片爱心。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热轧厂、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武钢工会工作》副主编,在各级媒体发表论文、通讯、散文百万余字,主编或编辑书籍十余本,其中《叶培元家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坚持志愿服务宣讲家教家风。近年来,获“武汉市最美家庭”“青山楷模”“青山区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