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兵十四团参战老兵重返战场缅怀英烈老山行活动纪实
作者:李启峰
【题记】今年三月初,工兵十四团战友总会发出了“关于开展纪念建团六十五周年和老山作战四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倡议,陕西战友会发出了活动通知后,1985年入伍的武功籍战友积极响应,发起了“参战老兵重返战场缅怀英烈老山行”活动。省内外110多名战友、亲属参加,顺利地实施了活动计划,4月14日,顺利返程。
第一篇 铁血追忆
1985年8月,工兵十四团接到了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命令,于十月份开始临战训练。1986年3月,以铁路输送、摩托化行军开赴老山前线。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战役工程保障任务。全团荣立集体三等功,王选民,王耀平,李其川,文启华,郑建范,李海玉等6位战友壮烈牺牲。部队于1987年4月返回青海原防。

↑我团在老山主峰构筑的交通壕(为稳定老山主阵地防御发挥了重大作用,至今,仍是攀登主峰的唯一安全通道。)
↑团首长们在老山主峰(左起:代理副团长田清波,参谋长李启峰,团长王友德,政委白崇录)
↑负责留守的副团长刘汉新送部队出征,与特务连连长邓忠在民和车站。
↑1986年3月25日,团参谋长李启峰与工兵十六团陈参谋长交接防务时,在老山主峰的留念照
↑成都军区云南前指首长来我团视察,正遇我团召开工程保障阶段总结会议,与大家合影留念。
↑兰州军区董占林副司令员(前排中)来团,与团党委委员们合影留念
↑团首长在前沿阵地检查八连构筑的机枪发射工事
↑向战区开进
↑掩蔽后的老山主峰交通壕(图为口部)
↑1986年9月至12月,先后投入4、5、7、8、6五个连,修复了被洪灾彻底破坏的金竹坪垭口至曼棍钢桥的道路。图为参谋长李启峰,二营教导员雷森平,三营营长路树苟,四连连长志勇等,与前来验收的昆明军区云南前指、云南省交通战备办公室人员合影留念。
↑团卫生队队长雷补团,军医刘全等参加南温河战地医院抢救拔点作战负伤官兵。
↑三营营长路树苟与九连连长赵松华在那拉口子坑道东出口。
↑老团长赵富庆的女儿赵雅芹也参加了老山之战,在落水洞军部医院任护士长。李启峰与她在老山主峰相遇。
↑1971年入伍的四位武功籍老兵全部参战。
“请长缨,赴南疆,驰铁骑,荡沙场。三秦壮士抖雄风,马到功成!负重任,守边关,挥金戈,破天险。六合健儿显神威,无坚不摧!”
↑曼棍公路钢桥架通了,金曼公路恢复了。图中:三营营长路树苟、教导员李玉祥、副营长梁忠智。
↑经常穿梭在敌火下的汽车司机们。一台车,就是一座移动的堡垒。图为汽车连连长王铁库,指导员李志海和战士们。
↑特大洪灾,道路完全毁坏了
↑喜读家信的小兵
↑恢复后的曼棍盘龙江公路钢桥
↑团机关的同志也加入了架设钢桥的战斗。(图为管理股股长吕少敏与六连指导员尚小荣等,在杂草丛生的山坡上前往勘察。)
↑道路疏通了,过往的兄弟部队战友高呼:“工兵万岁!”我们回应:一切为了胜利!
↑战地修理所抢修推土机
↑位于金竹坪垭口的战地修理所
↑二连指导员柯能高带领战士后送烈士遗体
↑在没膝的淤泥中艰难前行
↑十几个小时的跋涉,吃几块压缩饼干,喝几口雨水。
↑7月24日凌晨,老山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洪灾引起塌方,道路堆满了淤泥,一名战士在泥沼中爬行
↑↓老山作战纪念章
↑战地歌声
↑清除洪灾塌方的坑道口部淤泥
↑在特大洪灾后疏通道路
↑六连在激流滚滚的盘龙江上架设钢桥
↑盘龙江钢桥架设前的勘测(图为副参谋长孟繁明)
王友德团长亲自指挥并与官兵们一起架设盘龙江钢桥
↑巍峨的老山(图中人:一营营长林绍玉,教导员刘洪升)
↑火线入党
↑政委白崇禄、代理副团长田清波和战士们一起支撑塌方的那拉口子坑道口。

↑成都南站,成都军区作战部、工程兵部首长迎送回防的军列
这次活动,本队人员分乘三辆大巴车前往麻栗坡县。分别从咸阳市秦都区和武功县城出发。一些外地战友、亲属3月31日提前到达待行。4月1日6时10分,由咸阳出发,在蔡家坡接乘了岐山战友,然后到达宝汉高速的石门服务区,完成了人员集结。
战时团参谋长李启峰向大家介绍了战时团政治处宣传股长李志海、宣传干事王联社;三营九连志愿兵,一等功荣立者宋喜全;参战时军龄最长的志愿兵班长黎纪才;身残志坚的志愿兵穆兴仁;1970年入伍,年届74岁的老志愿兵班长吴有生等老同志。欢迎从宁夏、青海专程赶回参加活动的赵建利等战友。
李志海对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大家保持军人作风,令行禁止,团结互助,确保安全,快乐旅行。
全体人员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后,指挥长弓陕龙一声令下,登车出发。
一些战友多年不见,过命的兄弟,在重走老山路上相逢,异常兴奋。在车前合影,一起回顾当年在老山的作战经历。一路上,和军嫂们高唱那些熟悉的军歌,唱起展现西北雄风的秦腔和第二故乡民和的花儿调。又把大家带回三十九年前乘军列向老山开进的氛围。
经四川内江,在云南石林与战时作训参谋段军等三位战友汇合。4月3日15时30分,到达麻栗坡烈士陵园,与赵旺顺等11位甘肃籍战友,原兰州军区独立伪装营西畴籍王金全等4名战友汇合,一起举行祭奠仪式。
↑李志海战友代表组委会对本次活动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辆大客110多名战友怀着激动的心情向目的地出发
↑王联社战友:秦腔《三滴血》选段清唱
↑军嫂李倩娃(户县战友闫旭静夫人)唱起了妹妹为你……家中的事儿交给我
↑战友们合唱《打靶归来》军歌
↑↓叶胜斌战友清唱《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徐佐中战友清唱《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
↓老战友黎纪才唱起了长征组歌和十四团战友第二故乡的《花儿》
【编者按】 连日来,全国各地战友们都在为我团武功、常州参战老兵清明节重返战场缅怀先烈老山行的善举点赞夸奖。许多老兵撰文赋诗交口称赞。时任工兵十四团战时参谋长的李启峰战友曾两次带队老山行,同时加班加点,整理回忆,书写了老山行系列报道7篇,现分期发布。
这次編辑“铁血追忆”,未能收集到更多的影像资料,深感遗憾。好在有我团《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文集中许多老首长,老战友写的回忆录,并提供作战时的影像资料,为我们更好的编辑提供了充分的文案支持和帮助,特别表示感谢。
工兵十四团战友总会,陕西省战友会热切希望各位“参战老兵”和本团老首长,老战友们行动起来,积极响应总会倡议,用手中的笔,把自己参战经历记录下来,写成《老山纪行》和《军旅生涯》回忆录,留传给我们的子孙后后代,让永不磨灭的“老山精神”和“工兵十四团32年那段岁月如歌,根深叶茂,无尽风采”的辉煌历史发扬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