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法探索|青绿山水画技法解析(8)
2.画水
水本无常形,更无常势,却因所处环境、地势的不同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造型与姿态,如水口瀑泉、溪涧急流、平湖微波以及巨浪卷涌,等等,因此根据所造画境的需要配设相应水法,可增强画面的生趣与诗意。在大青绿中,水的画法常见有两大类:
平湖类:最具代表性的画法有鱼鳞纹和网巾水两种。平湖水纹的勾法要在匀平中见生动,用笔要灵动和稳键相结合,在线构塑造上,以古法为则,法多精整,尤以唐宋法为范模。鱼鳞纹用上弧线勾写,意态高古且图案性强,是唐人及以前的面目(见图一)。网巾水用下弧线勾写,较之鱼鳞纹更为生动,是五代、两宋以后的面貌(见图二)。具体绘画过程中,用笔横出并作上下弧形勾写,尤贵腕力匀活,更要注意短弧线起伏的轻重衔接,使波纹产生出生动和谐的韵律感。画近水要波纹起伏明显,画远水则要波纹起伏渐平,直至无波。波纹组织上还要注意适当利用留白将连绵成片的波纹自然断开,以构成主次呼应与虚实对比。此外,近水及细浪的刻画,还可在波纹间阴阳处灵活添加短线,以达到强化体积感与空间感的效果,同时也在借深入表现所产生的线构之疏密、聚散中获得节奏韵律的形式表达,故而,短线的加勾着眼点应在全局。另外,在水与岸的关系上,古法中常在水岸之间设一道白线,既缘于自然中岸边多回浪的原理,亦可增加画面的装饰感与美感,当然,白线当有虚实,自然大度才显生气。
图一
图二山水画的点景主要是意境表现的需要,是依相关题材、内容、情节点缀相应景物,以突出主题、增加情趣。无论舟车建筑,还是人和动物的点写,从内容到形式均要与作品品位相协调,与地域风情特征相照应。
点景部位在作品中常常是画眼,面积虽小却是敏感处,因此,其位置经营与画法处理都是画作构思中的紧要处。虽然如此,作为山水画点景,景物的塑造却不可以过分着意刻画,使点景独立于画面外。山水画的畅神达意主要依赖于全局的协调,从总的氛围营造中得以体现。因此,点景的繁简、隐显以及笔调均应控制在总体关系之中。这种控制在立意阶段的绘制设计时即应开始着力,并贯穿各绘制程序,各环节稍有松懈便可能失控,工笔画的作业制作性强,尤当重视。景的隐显处理在显露中有鲜明的导向,而在隐藏中又有自然含蓄且意蕴无尽的塑造目的。
从格调上看,青绿山水中的点景宜明快简洁。舟车建筑类点景着重在经营位置,尤其是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其内容的主次、安排的聚散等方面是头等重要的,线构不宜过紧,尤其要抓大关系、大结构,不可泥于细节;人和动物的神情全在动态的凝炼与概括上,绘画中要以在简洁的基础上适当对动态或姿态的夸张塑造为其要领。此外,组合中的主次、顾盼、呼应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同样要有所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