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阎纲前辈为李含辛题词“风而有骨”,这不仅仅是对含辛一个人的肯定和勉励,更让文学界“如沐春风”,意义深远。
一、“风”的内涵
文风灵动
从文学创作角度看,“风”可能暗示着文风如同风一般灵动。文风灵动的作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文学技巧,使文章富有生气。例如在描写场景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像风拂过不同的景物一样,巧妙地切换视角、变换描写手法,让读者有丰富的阅读体验。
风格独特
这里的“风”也可以指向作家独特的文学风格。李含辛可能有着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如同风有自己的方向和特点。这种风格使他在众多陕西青年作家中脱颖而出,可能是在叙事方式、语言运用或者主题选择上有着与众不同之处,能够给读者带来独特的文学感受。
二、“有骨”的内涵
思想的脊梁
在作品中,“骨”往往代表着思想深度。这意味着李含辛的作品有着坚实的思想内核,不只是表面的文字堆砌。他的作品能够传达出深刻的人生感悟、社会思考或者对人性的洞察。例如在描写人物时,不仅仅是描绘人物的外貌和行为,更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出人性中的善恶、美丑,从而体现出作品的思想深度。
文学的气节
“有骨”也体现了一种文学气节。作家在创作中可能秉持着一定的原则,不随波逐流。在面对各种文学潮流或者社会思潮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创作理念,不写低俗、媚俗的内容,而是保持作品的高雅格调,以积极健康的文学价值观进行创作。
总体而言,“风而有骨”是对李含辛文学创作在风格和思想方面的肯定。这四个字题词,既是阎老一辈子处事行文风格的写照,更是对晚辈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