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啊,你看看这个镜头调度!"白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周正国猛地拍了下咖啡馆桌面,震得卡布奇诺泛起涟漪,"故宫那组航拍必须用720度环拍,要拍出文明古国的呼吸感!"
40岁的苏晴慌忙扶住晃动的咖啡杯,眼前这位70岁老者穿着定制中山装,金丝眼镜后双眼灼灼发亮,说起话来像是握着导筒在片场发号施令。三天前在文化沙龙相遇时,他说自己是斩获过二十七个国家级奖项的金牌导演,光是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就够播满一整年。
"周老师,您说的文化产业升级..."苏晴话没说完,周正国突然掏出鳄鱼皮钱包,抽出张泛黄的合影重重拍在桌上。照片里年轻的他站在央视大楼前,旁边西装革履的人她竟在新闻联播里见过。"看到没?当年《华夏瑰宝》开机仪式,部长亲自剪彩!"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引来邻座侧目。
苏晴盯着照片里意气风发的青年,又看看眼前脖颈松弛却依然挺拔的老者。周正国突然压低声音:"不瞒你说,我现在手里握着《丝路密码》的IP,只要启动资金到位,光是衍生品就能再造个敦煌。"他摩挲着核桃的手顿了顿,"我身家过亿,就缺个懂文化、有魄力的合作伙伴。"
记忆突然闪回十年前的深夜,周正国蜷缩在出租屋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第37次被退稿的剧本发呆。那时他刚被影视公司扫地出门,曾经的荣耀化作墙上斑驳的奖杯。直到在老年大学偶遇个做微商的中年女人,对方那句"周导您要是缺钱,我可以投资",让他摸到了新的剧本脉络。
"小苏,你知道文化产业的核心是什么吗?"周正国突然起身,西装下摆扫翻了糖罐,方糖噼里啪啦滚落在地,"是情怀!是使命感!"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就像这些老树,就算只剩半截树干,也要给后人遮风挡雨!"
苏晴弯腰捡方糖时,瞥见他皮鞋后跟磨得发亮的补丁。但当他掏出手机,展示收藏夹里与各路名人的合影时,那些闪光灯下的笑容又让她恍惚。夕阳透过咖啡馆玻璃斜照进来,在他刻意染黑的发根处,露出几缕倔强的银丝。
"下周文化产业峰会,我想带你见见投资人。"周正国将烫金请柬推到她面前,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细缝,"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是要让中华文化照亮世界!"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咖啡馆里回荡,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
毕竟他不是杨振宁,在年龄相差30岁情况下,纯粹奔赴光环下图名图利的女人会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