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煎饼
杲传贵
每当看到炊烟缭绕的村庄,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童年的时光。
我爱吃煎饼,只因为它的蕴涵非同寻常;每当我拿起煎饼,就会想起亲娘。
有人说,山东的煎饼书写着一部艰苦的历史,折射出山东女性爱子情深的光芒。
是啊,在那个艰苦奋斗、朴素无华的年代,农村的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因为有疼爱我们,不辞劳苦为我们摊煎饼的亲娘。
岁月悠悠,时光如梭,回忆过往,每当摊煎饼的头天晚上,母亲先把我们姐弟哄上炕,院子里就响起水磨的声响。这声响伴随我们进入梦乡。
有一次,我半夜睡醒,透过窗欞,看到母亲仍在磨浆。
寒冷的月光下,院子里的柴堆上已结落一层晶莹的冰霜,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鸡叫三遍,母亲就早早起床,开始点火摊煎饼。那时候,摊煎饼烧的是茅草和麦穰,浓烟弥漫在低矮的厨房里,烟熏火燎中,母亲任凭汗水流淌,母亲顾不上揩擦,从鏊子上揭下烤熟的煎饼,一张又一张。
那时候的煎饼少粮多糠,我们围在母亲的身旁。卷上一棵葱,或抹上一点咸酱,吃得又甜又香。
母亲看着我们的吃相,脸上露出微笑,满含温柔慈祥。
往事如烟,如今七十余年过去了。无论我身在何方,无论人生何等辉煌,只要拿起煎饼,就自然而然想起亲娘。
岁月如流,往日炊烟袅袅的村庄,早在时光中变了模样,但那黝黑的鏊子,和母亲使用过的烧火棒,却成了甜蜜的回想。
每当看到煎饼,往事一桩又一桩,都会使我回想连翩,热泪盈眶。
一想起煎饼的滋味,思绪就如同滚滚黄河,一浪高过一浪,让我回味绵长。
艰苦奋斗的年代已成过往,母亲沉睡在大地的怀抱里已成永久的意憾,但历历往事却仍然在脑际萦迴流芳,促使我把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
每逢母亲的生日或忌日,我会特意买来煎饼,将它细细品尝,用以缅怀我的亲娘。
如今的煎饼用的是精米纯粮,但仍然没有母亲摊的带糠的煎饼那样甜香,因为煎饼里寄托着母亲对儿女们的期望。
在儿子的心目中,母亲的勤劳伟大无比高尚!当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用这首煎饼谣祝福人世间千千万万个母亲,祝愿天下所有的娘亲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杲传贵:原籍山东章丘垛庄镇中射垛村人,中学教师退休。
现为内蒙古自治区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协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协诗词协会副主席、理事。额尔古纳市文联会员,额尔古纳市作协副主席。
主要作品:
著有长篇纪实小说《章丘故事》上、中、下全三集。散文集《北国雪》。诗词集《晨风曦韵》。中篇小说《匪患》等。作品多次获奖。
发表在都市头条、学习强国的诗、词、歌、赋、曲、歌词等作品累计达二百余篇。被国家相关部门定名为著名作家。
作品遍及全国各地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并已走向世界,如外蒙古、俄罗斯、马莱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
另有成套作品被额尔古纳市委宣传部、文联、档案馆、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