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任兄春园赋
作者:曹干云
勤操灌溉伴读耕
文武并重谓童生
蒂落瓜熟秋问硕
求索世纪傲群峰
2025.4.17于韶州
……………………………………
附文武泰斗世纪顽童任老剑兄大作:
春园赋
任剑
抱瓮灌园罢,
寻思读与耕。
不惭如老圃,
大笑尚童生。
粗略通文史,
矜持葆利贞。
邵平瓜若熟,
何苦事无成。
乙己暮春
【每诗一评】曹干云的《读任兄春园赋》与任剑的《春园赋》均围绕“耕读”主题展开,体现了中国古代耕读文化的延续与文人精神追求。任剑的《春园赋》以“灌园”与“读耕”开篇,通过“邵平瓜若熟”等典故暗喻士人修身治学的理想;而曹干云的和诗则进一步以“勤操灌溉伴读耕”呼应,强调耕读实践的勤勉与文武兼修的价值。两首诗均以“童生”自喻,既是对传统士人身份的谦逊表达,亦暗含对学问初心的坚守。其文化内核融入了现代文人的个体思考,可作为研究耕读文化文学表达的典型案例。
曹干云《读任兄春园赋》:首联“勤操灌溉伴读耕”直指耕读实践的核心,与任诗形成互文。尾联“求索世纪傲群峰”以“求索”升华主题,展现对学问与精神的超越性追求,暗合清代砚田赋中“修身固穷”的士人品格。任剑《春园赋》:首联“抱瓮灌园罢,寻思读与耕”以农耕与读书并置,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感。颔联“不惭如老圃,大笑尚童生”通过自嘲与豁达,体现士人对耕读生活的超然态度。尾联“邵平瓜若熟,何苦事无成”借秦代邵平种瓜典故,隐喻学问需厚积薄发,呼应耕读文化中“勤学入仕”的追求。
两首诗均植根于中国古代耕读传统,其意象与思想可从以下角度解读:任诗以“灌园”喻治学,曹诗以“灌溉”喻勤读,均体现了“砚田”意象中将笔墨耕耘比作农田劳作的文化策略,旨在强调学问需如农耕般脚踏实地。曹诗“文武并重谓童生”,任诗“矜持葆利贞”等句,呼应了耕读文化中“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既要求学问精进(“文史”),亦强调道德持守(“利贞”),体现了士人“修身养性”的追求。
任诗以“瓜熟”喻学问成熟,曹诗以“秋问硕”对应收获,均暗含对功名成就的辩证思考——耕读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精神自足的途径。任剑诗语言质朴,善用典故(如“邵平瓜”),通过自嘲(“大笑尚童生”)消解耕读苦闷,风格诙谐中见深沉。曹诗气势宏阔,以“傲群峰”等意象升华境界,更具进取色彩,同时通过“世纪顽童”等现代词汇与传统意象碰撞,形成张力。
两首诗对耕读传统的书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提供了一种当代精神生活的范式:一,学问与生活的统一:耕读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可启示现代人平衡物质劳作与精神追求。二,初心与超越性:以“童生”自喻,提醒在功利社会中保持纯粹治学心态。三,传统意象的现代转化:如曹诗将“世纪”与“顽童”并置,为古典主题注入时代活力。
……………………………………
附赖院长大医兴荣兄大作:
春园赋
(赖兴荣)
江浦杨柳映陂塘,
归来羞见俊任郎。
儒冠不曾把身误,
邵平瓜熟利元亨。
班超投笔留经史,
廉颇弯弓射天狼。
百岁修得如来身,
入得闺房晒月光。
2025.4.18,于瑶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