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温暖:我的婆婆

这是婆婆88岁生日照
时光如白驹过隙,从初嫁入这个家起,婆婆给予我的温暖与关爱,便深深镌刻在记忆深处。平日里工作繁忙,总想着等闲暇时再将这份感动化作文字,却不料,命运的无常让我们猝不及防,2025年3月9日,婆婆因一场急病仅仅住院一个多月,便骤然离世,这晴天霹雳般的噩耗,让深爱她的子女们悲痛万分,久久难以释怀…
从结婚至今,我一直被婆婆点点滴滴的爱温暖着。婆婆这一生心里只有别人,从未想过自己,她有着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优良品德,代表着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
走进这个家,我就收获了一份没有血缘却胜似血缘的亲情,感受着婆婆给予的母爱。婆婆出身农村,文化程度不高,却有着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她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领导人、重要新闻如数家珍;虽识字不多,却爱读报纸,还会细心记下报纸上的养生偏方,注重营养搭配。
刚结婚时,我们和公公婆婆同住平房,一日三餐都是婆婆操持。孩子周岁后,单位分到楼房我们搬出去单住,但每天我上班会把孩子送到婆婆家,下班再接回。晚上回家时,总能带上婆婆准备好的饭菜,如大楂粥、切好丝的酸菜、蒸好的馒头等,到家稍作加工就能享用。只要是大家喜欢吃的,她一定会说她不爱吃。无论你给她买什么,她都会把其中最好的那部分给你带走,比如,一坨刀鱼、一扇排骨,她会将刀鱼切段、排骨分出精排,将其中最好的部份收拾好了再给你带走。

这是十多年前婆婆烀的豆馅并团成团给我包豆包用的
我婚后没多久就去牡丹江念函授,每次出门,婆婆都会包饺子;无论多晚归来,她都会等着,一进门就端上热呼呼的奶粉让我先喝上一口。我最初的工作单位离婆婆家很近,中午去吃饭,她总是提前准备好,饭后还催我午休一会儿。结婚三十多年,我几乎没下过厨房,逢年过节,为了让我们吃上健康美味的饭菜,她和公公(公公于2007年1月去世)总是忙到深夜。
婆婆一生勤劳。楼后的小块空地,在她的精心打理下,成了一片“绿色菜园”。每年春天,她种下豆角、黄瓜、胡萝卜、茄子等…从施肥到浇灌,悉心照料。收获时,她会认真记录收成,看着丰硕的果实,脸上满是幸福。我们去了,不仅能现摘现吃,走时还会带上不少“绿色食品”。

这是十多年前婆婆小菜园收获的胡萝卜,大的炒菜用,小的也不舍丢弃,蒸着吃,她称它为“小人参”
婆婆更是心灵手巧、勤俭持家。旧衣服、旧裤子在她手中总能变废为宝,做成椅垫、靠背、鞋垫。我们全家人的鞋垫,多年来都是婆婆亲手制作。她不追求服装的价格,更看重服装的质地,经她改动的衣服,总是格外合身。婆婆常跟我说,她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小时候的衣服都由她来缝制,春节时,她要为十多个孩子做上新衣。前些年我们的棉裤,她也会根据需求调整款式,做的既保暖又贴心。
婆婆的善良,更是让人敬佩。看到可怜无助的邻人,她总会伸出援手。楼下一位丧夫的中年妇女,因害怕独自在家,婆婆主动邀请她来家住,两人因此成了忘年交。婆婆的记忆力也是惊人,好多邻家孩子的生日也包括我的生日,她都牢记在心里。每年我生日时,她都会提前准备可口的饭菜,召集全家人相聚;而她自己儿女的生日,她却不一定叫回家吃饭,但也会打个电话送上祝福,这足可以看出婆婆的情商,也是让我这个儿媳最为感动的地方…
工作上,婆婆也是全力支持我。每当我有职务或职称晋升时,她和公公会做我爱吃的饭菜加以祝贺;我有烦恼或开心事,也会向她倾诉,她总能给予安慰或分享喜悦。我和丈夫偶尔拌嘴,婆婆总会站在我这边。她说:“对儿媳好就是对儿子好,儿媳身体好,儿子自然少操心。”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通俗的道理,让我真实感受到她的爱与温情。我觉得这些和学识多少真的没有关系,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她的善良与智慧,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胸襟。我们虽说是婆媳,却更像母女,婆婆常在外人面前夸我,而我深知,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好婆婆,我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
女儿独自奔赴上海工作后,婆婆总担心大城市生活不易,常常叮嘱我去陪伴。退休前,每个中秋佳节我都会去上海陪陪女儿;退休后,更是将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这座城市。每逢周末,我们雷打不动地视频通话。镜头里,婆婆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听着我们分享这一周的见闻趣事,她总要念叨:“有你在那儿陪着我孙女,我就放心了”。而当你问她最近身体咋样时,她总会笑着说“我挺好,不用惦记”。
她的关怀早已融入生活点滴。每天看天气预报时,也会关注上海的天气,并不时叮嘱我们适时增减衣物。从饭菜的荤素搭配,到换季的衣物增减,她的叮嘱细致入微,那些绵延不断的牵挂,又怎是我三言两语能说得尽呢? 而婆婆的一生不求昂贵的礼物和金钱,一桌家常饭菜、几句家常话,就能让她满足。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婆婆悉心照料下长大的孩子们,自小就将这份疼爱铭记于心。如今,纵使她们在异乡为事业打拼,却也从未忘记对奶奶(姥姥)的牵挂。工作再忙碌,也会定期拨打视频电话,与奶奶(姥姥)闲话家常、报平安;逢年过节时,更不忘精心挑选老人家钟爱的糕点、特产,跨越山海回家团聚,用陪伴与孝心,回馈老人曾经无微不至的呵护。
虽然89岁高龄的她,腿脚不复往日灵便,爬楼或走远路时总要扶着栏杆慢慢挪步,但直到生病的前几天她都是坚强乐观的。婆婆这一生,是坚韧要强的一生。她总说“自己能做的事,就别去麻烦别人”。无论是操持家务,还是面对过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她都默默咬牙坚持,从不轻易向人求助。哪怕年岁渐长,也不愿成为子女的负担,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
都说婆媳关系是婚姻中的难题,可我何其幸运,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婆婆。回首往昔,与婆婆相处的每个瞬间,都如温暖的阳光,照亮我生命的旅程。那些细碎的感动,此刻在思念中愈发清晰,我将它们一一写下,纪念我最敬爱的婆婆,也珍藏这份独一无二的人间温情。
愿亲爱的婆婆在天堂一路顺遂无忧,从此不再有尘世的操劳,只有永恒的安宁与幸福相伴。2025年4月14日

作者 吴长艳,网名:冰山雪莲,黑龙江省鸡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退休,喜欢唱歌、朗诵,喜欢徜徉文字间,与灵魂对话,感受文字的魅力,以声传情,用声音传递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