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文/舟自横渡
黄河解冻
冰凌成汛
亘古的阵痛又一次分娩
春天
世袭的嫡子
携一万把刀
杀来
戴安娜读诗:
这首《春天》以惊人的暴力美学解构了传统诗歌中温婉明媚的春日光景。诗人舟自横渡用外科手术刀般锋利的语言,将季节更替转换为充满张力的生命剧场。
"黄河解冻/冰凌成汛"的开篇如蒙太奇镜头,冰棱的棱角在解冻的河面折射寒光,洪汛的暗流裹挟着千年沉积的泥沙。诗人用"亘古的阵痛"将地质时间压缩成分娩的瞬间,黄河这条母亲河在春潮中经历着年复一年的自我剖腹,新生与毁灭在冰凌的撞击声里达成悖论式的和解。
当"世袭的嫡子"这个裹挟着封建权力隐喻的意象刺入诗境,季节更替突然被赋予王朝更迭的肃杀气韵。那些在传统诗文中抚弄柳枝的春风,在此刻幻化成万柄寒光凛凛的环首刀,斩断对春天的浪漫想象。诗人将农耕文明对春日的依附性期待,转化为对自然暴力的清醒认知——解冻从来不是温柔的苏醒,而是冰刃划开冻土的统治权交接。
这种暴力书写暗合黄河流域真实的春汛记忆,当冰凌如刀阵顺流而下,既切割着河床也重塑着地貌。诗人将自然现象与权力隐喻熔铸为语言利刃,让每个关于春天的美好修辞都在刀光中现出原形。这种解构不是否定新生,而是揭示任何重生都必然伴随暴烈的阵痛,就像黄河每年必须用冰刃切开自己的血脉,才能让春天真正君临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