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生辉 润物无声》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六)
宋厚健文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
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其名称源自“雨生百谷”之意,
反映了此时降水增多,对谷类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的气候特点。
谷雨生辉,润物无声,
谷雨标志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气温回升加快,是春播的关键时期。
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
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降水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这一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春季播种的结束,
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谷雨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春雨绵绵,
尤其在南方地区,降雨量显著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北方,谷雨则象征着“终霜”,
意味着冷空气的影响逐渐减弱。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
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一词的含义比较丰富,其中“谷”意味着收获,指代庄稼成熟的豰物;
而“雨”则表示春雨滋润大地。
因此,“谷雨”可以理解为“雨滋润了庄稼,促使庄稼成熟”的意思。
谷雨节气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
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无论是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还是绵花、玉米等作物,
谷雨时节的降雨量都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茶农、蚕农和渔民也在这一时期进入忙碌的农事活动,
体现了谷雨与农业的紧密联系。
谷雨时节的农业谚语有: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种棉家家忙;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清明高梁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无雨,交回田主;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谷雨农谚是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不仅指导了农事活动,还反映了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说:
“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
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群芳谱》也有记载: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在中国古代一些著作中,将谷雨分为三候:
“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
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
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
谷雨节气的文化习俗包括喝谷雨茶、赏牡丹、走谷雨、祭海和食香椿。
这些活动在南方采茶、北方的祭海和食用香椿等方面形成特色。
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有采茶、饮茶的习俗。
谷雨茶,又称雨前茶或二春茶,
因其采摘时正值雨水充沛、气温适宜,
茶叶肥硕鲜嫩,富合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被视为茶中上品。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盛开的时期,
因此赏牡丹成为谷雨时节的重要活动,
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
谷雨花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
象征着富贵和春天的美好。
走谷雨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习俗,
指在谷雨这一天,人们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或走亲访友。
这一习俗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
还能让人更好地亲近自然。
在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在谷雨时节举行祭海活动,
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
北方地区有谷雨时节食用香椿的习俗。
香椿在谷雨前后上市,
营养价值高,被称为“雨前香椿嫩如丝。”
香椿具有健胃、理气、止泻等功效。
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在农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也在文化上形成了丰富的习俗。
谷雨养生应注重祛湿健脾、防寒保暖、适度运动,
顺应春季生发规律,增强体质。
谷雨时节湿度渐重,饮食应以健脾祛湿、疏肝养阳为原则,
可适量食用薏米、山药、赤小豆、茯苓等利湿食材。
谷雨昼夜温差较大,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
早晚加薄外套防风寒,正午适当减衣避免出汗后受凉。
古人描写谷雨最美的一首诗是:
《晚春田园杂兴》,作者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谷雨时节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
唐代诗人杜甫《谷雨》一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喜相逢。”
这首诗以鲜明的写实风格展现了春天的盛景。
红杏、柳花、吴姬和酒,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着,诗人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叹,以及对金钱权利的唾弃。
郑板桥《七言诗》: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这首清代作品以闲适雅致的笔触描绘谷雨时节的宁静氛围,突出品茶赏竹的文化雅趣。
诗中“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成为经典名句,
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谷雨,从古老的智慧里走来,
盛接着农民的希望,润物无声。
谷雨,细雨如丝洒落人间,
滋润大地万物成长。
无论时光多么的短暂和瞬间,
我们依然期待和怀念那一次次生命最本色的绽放。
的乐!章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