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宫•朝天子·春景】作者\翠柳
一声声 布谷,布谷,吟唱 春风赋。
问君不见 锦绣图,
爽 爽 爽 好个 祥和富。
盘中(醉)鲈鱼,桥边(飞)鹧鸪,
喜孜孜 阳光下 竹枝 伴燕舞。
布谷,布谷,
爽 爽 爽 谁不 心头慕。
春意阑珊处 曲韵自天成
——《朝天子·春景》赏析:
一、结构之妙:凤鸣春晓 豹尾绕梁
开篇"布谷,布谷"双声叠奏,如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中飞动的吴带,瞬间勾勒出春之轮廓。中间铺陈"醉鲈鱼"至"伴燕舞",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市井百态。结尾"谁不心头慕"以反问收束,似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末笔青绿,余韵缭绕。全曲起承转合暗合"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的元曲章法。
二、意象之巧:水墨丹青 动静相宜
"醉鲈鱼"以通感入画,银鳞映着琥珀光,恍若徐渭大写意中的墨色淋漓;"飞鹧鸪"以工笔勾勒,翎羽掠过石桥,似宋徽宗院体画的精谨细腻。竹影婆娑处,燕尾裁开阳光的金线,这组意象群构成动静相生的美学矩阵,宛若马志远《水图》中虚实相济的笔法。
三、修辞之工:通感交响 对仗天成
"盘中(醉)鲈鱼,桥边(飞)鹧鸪"构成工整的扇面对,动词"醉"与"飞"形成味觉与视觉的通感转换,恰似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的意象蒙太奇。"爽爽爽"三叠音如骤雨叩击铜雀瓦当,与"喜孜孜"构成情感递进,这种排比技法源自《诗经》"坎坎伐檀兮"的原始韵律。
四、韵律之美:宫商协奏 金声玉振
全曲严守【中吕宫】平仄律,以"赋-图-富-鹧鸪-舞-慕"为韵脚,如编钟奏响《阳春》古调。布谷鸟鸣贯穿首尾,形成A-B-A式回旋曲式,暗合昆曲"务头"技法。衬字"好个""谁不"如琵琶轮指,在严整格律中迸发即兴火花,恰似关汉卿《不伏老》中"铜豌豆"的生命律动。
五、炼字之精:动词点睛 副词传神
"吟唱"赋予春风文士襟怀,"伴舞"将竹燕化作霓裳羽衣人。"醉"字双关鲈鱼金鳞与饮者陶然,"飞"字划出鹧鸪的墨色抛物线。副词"喜孜孜"以绵长音韵摹写春日慵懒,较之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齿音叠用,更显舌面音的圆润欢快。
此曲堪称散曲小令中的《富春山居图》,在尺幅之间熔铸诗画音律。从布谷催耕的农耕意象,到宴饮观舞的市井风情,既延续《诗经·豳风》的农事书写传统,又彰显市民文化的勃兴。其犹如赵孟頫书画中的"飞白"技法,在规矩中见性灵,于束缚显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