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芦溪职业教育的一次机会
——市辞赋学会赴武功山中专采风座谈会侧记
文/巽之先生
萍乡有一学会曰辞赋学会,学会有一美女会长助理曰书香,既擅诗词歌赋,亦以组织能力见长。乙已年暮春庚戌之日,她庶几乎以一己之力,组织了一次周到圆满的市辞赋学会赴武功山中专采风活动,令曾为其师之巽之先生惊呼:时位之移人也!
有如此能干之美女,这当然是好事。因此,当市辞赋学会采风团一行21人在宣风京口村秀丽的坪丰山景区集合时,大家都惟其马首是瞻,一切行动听书香指挥,连赶来接待我们的武功山中专党总支书记刘志萍先生、工会主席邓才升先生也不例外。乃至在武功山中专精心设计的后续采风路线:幽篁绿竹的石龙江大峡谷里和海拔536米的神蛇龙栖阁上,大家都以目光追寻书香女士的倩影,生怕自己迷失在奇异的山水与美丽的传说中。直至近午时分进入武功山中专科技楼二楼会议室座谈会现场,大家才知道,今日采风活动的第二阶段已然正式开启。
行文至此,先请读者诸君猜猜谁将主持今天这“大咖”云集的采风座谈会:武功山中专的一把手刘志萍书记?市辞赋学会的会长王轶涛先生?抑或是武中专的工会主席邓才升君?
否,非若是也!主持大棒竟由市辞赋学会会长助理书香女士执掌,这是巽之先生始料未及的安排。更令巽之先生出乎意外的是,她在介绍今日出场之学会顾问时,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其“恩师”紧接在德高望重的市人大原副主任王开贵先生之后推出,让巽之先生抗议“不能开后门”之同时,已坚定下辈子还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决心。
闲话少说,座谈会重点来了!武功山中专党总支书记刘志萍先生以漫谈的形式,向大家开启了了解芦溪职业教育的一个窗口:
刘书记先是用简练的语言简介了武功山中专“一套班子,两个校区,三类教育,四块牌子”的架构:一套班子指武功山中专的领导班子,两个校区指宣风职业中专教育校区和大安普通高中教育校区,三类教育指职业中专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块牌子指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大安中学、萍乡市电瓷电气技工学校、国家开放大学芦溪学院(即以前的芦溪电大)。
然后,刘志萍从“高考成绩、技能大赛、体育比赛、典型人物”四个方面向大家简介了近些年来学校取得的一些成绩。一是高考成绩:这个成绩不能跟重点高中比,只能与全市范围内的一般高中和职业高中比。大安中学去年参加高考人数266人,考取本科133人,录取率达40%多;宣风职专2023年25人参加“三校生”高考,有3人录取到本科院校,这是萍乡市10所职业学校中唯一的3个本科生,2024年“三校生”高考,全省职业学校只有700个本科指标,宣风职专占有6人,名列前茅。二是技能大赛:职业高中的技能大赛,相当于普通高中的高考,宣风职专在2020、2021、2022连续三年在江西省职高生技能大赛中获全省第一,无论是获奖名次还是获奖人数都是第一名。说实话,这是不容易的,也是不简单的!三是体育比赛:在全省全市职业学校体育比赛中,年年名列前茅。尤其是篮球比赛,名次往往第一,碾压很多规模比武中专大,人数比武中专多的职业学校,这是全省全市职教体育圈中人所共知的事实。四是典型人物:几年来,武中专涌现了袁聚军、江鑫粤、陈紫薇、彭珍珂、刘佳瑶等一大批拔尖学生,如2016年全国最美中职生刘佳瑶(考入南昌工学院本科)、2017年全国最美中职生陈紫薇(考入宜春学院本科)、2019年全国插花艺术一等奖彭珍珂(考入江西环境工程学院)。她们在全国范围的评选中,力挫群英,摘此桂冠。殊不知,最美中职生评比,难度最大,是全国数百万职高(中专)生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小小武中专,竟然连续两年夺冠,这是她们个人的光荣,当然更是学校的光荣!
接着,刘书记简介了学校良好的发展状况。他认为,职业学校的发展,一是体现在在校生的增加。职业学校招生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办职业教育,学生人数是第一位的,没有学生,一切都是空谈。武中专2023年在校生达2800多人,其中职高生1468人,普高生1422人。如果加上成人教育的在校生人数,那就超过三千大关了。二是体现在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芦溪县委县政府和芦溪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武功山中专的发展,去年已高位启动武功山中专新校区的建设,预计在2026年竣工并完成搬迁,到时武功山中专的两大校区将合二为一,正式开启芦溪职业教育的新征程。三是体现在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发展职业教育,一支稳定而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多年来,武功山中专的教师队伍是一支特别稳定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要求调进来的多,要求调出去的极少。笔者认为,这与刘志萍的治校方略密切相关。他早在五年前就告诉过笔者:“目前武中专良好的发展态势,既得益于学校历届领导班子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赛,更得益于现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奋发图强,我只有顺应天时,结合地利,力促人和,争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不是行政权力,激励大家,使学校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最后,刘书记深情地谈了他办职业教育三十多年的几点感受。刘志萍1994年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在南坑职业中学从事职业教育,调到武功山中专后,做副校长15年,主持学校工作到今年已八个年头。他尝遍了从事职业教育的甜酸苦辣,他以沉重的口吻发问:为什么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关键少数”?为什么职业学校的就业率年年考核,但是普通高中的就业率却无人问津?为什么大学毕业生隐形啃老族大有人在,职高生却遭受隐性歧视?为什么面子工程这么重要?面子工程既难倒了中职学校,也难倒了企业用工。如职高毕业生月薪到手8000元的,不如大学毕业生坐办公室3000元的有面子。
他的坦率,他的深沉,博得了在座所有人的热烈掌声!在掌声中,王轶涛会长代表大家发言,说出了在座者共同的心声:
“一直以来,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不是很了解,错误地认为中专学校只是中考发挥不佳的学生无奈选择,毕业后的发展空间有一定的限制。但今天,我们了解到,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正以实力打破这种陈旧的观念。武功山中专秉持着“立足山区、面向市场、服务三农、奉献社会,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并在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在专业建设上也成绩斐然,紧密贴合地方经济发展脉搏,2021年在原有中专基础上创建了萍乡市电瓷电气技工学校,为当地打造“中国电瓷之都”的人才战略,起到了源源不断的输血之功用。”
祝福武功山中专!祝福芦溪职业教育!
附1采风团成员名单:
(名单由书香女士提供)
一、顾问团成员
1.王开贵先生:市人大原副主任、学会顾问
2. 敖桂明先生:市民协主席、学会顾问
3. 刘才源先生:著名书画家、学会顾问
4. 陈布仑先生:著名画家、学会顾问
5. 谢培选先生:原南坑镇中学校长、学会顾问
二、学会核心成员
6. 市辞赋学会王轶涛会长
7. 张干元书记
8. 邓清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
9. 吴丛军副会长
10.刘淑华会长助理
三、分会及职能部门代表
11. 芦溪分会长张吉群
12. 上栗分会长宁光林
13. 会员部部长董华民
14. 副秘书长邹丽卿(市作协副主席)
15. 理事王小荣(芦溪音协副主席)
16. 会员胡孝存老师
17. 公众号编辑、摄影师柳娟
四、特邀嘉宾:
18.原市环保局张加林
19.市作协理事王景萍
附2王轶涛会长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会员:
大家好!
在这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美好日子里,萍乡市辞赋学会满怀欣喜心情,来到倾慕已久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开启一场书香校园建设座谈会暨踏春活动。在此,我谨代表萍乡市辞赋学会,向武功山中专全体师生送上最真挚的问候与祝福,也向为筹备本次活动付出心血的各位老师致以衷心感谢!
一直以来,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不是很了解,错误地认为中专学校只是中考发挥不佳的学生无奈选择,毕业后的发展空间有一定的限制。但今天,我们看到,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正以实力打破这种陈旧的观念。
武功山中专秉持着“立足山区、面向市场、服务三农、奉献社会,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并在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在专业建设上也成绩斐然,紧密贴合地方经济发展脉搏,2021年在原有中专基础上创建了萍乡市电瓷电气技工学校,为当地打造“中国电瓷之都”的人才战略,起到了源源不断的输血之用。当然,学校的其它专业也是非常了不得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力证明了中专生同样能拥有精彩的职业人生。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出了打造书香校园新理念,这对于学校今后的长足发展必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市辞赋学会与武功山中专的深度合作也将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办有品位的学校、育有品质的学生、塑有品格的教师”,当我们踏入校园,便欣喜地看到,武功山中专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独树一帜,学校“合唱”“手工”等十余个社团活动,为热爱文化艺术的同学提供了广阔天地,即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营造出浓厚且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品味书香,阅读经典。文学修养有助于塑造独特的个人气质与魅力,为未来的职业晋升与人生发展筑牢根基。
市辞赋学会自创立以来尤为重视吸纳年轻人参与文学创作。我们将走进校园,与老师同学们一起举办文学沙龙,及朗诵、创作比赛,交流创作心得,为年轻人点燃文学之梦。并在学会微刊和纸刊甚至全国性平台上刊登推介同学作品,为同学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
今天的座谈会暨踏春活动,让我们零距离地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武功山风光旖旎,是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而武功山中专扎根于此,校园文化也深受这片山水的滋养。我们期待武功山中专持续创新探索,将学校特色文化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我们更期待学生们珍惜校园时光,养成热爱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书香的润泽下,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谢谢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谢谢大家!
附3采风作品选登:
乙巳京口里山踏春赋
文‖邓才升
引子:岁在乙巳季春尾,市辞赋文友诸君,分五路人马,即一路张加林、王开贵、谢培选、敖桂明四人;二路王景萍、王轶涛、邓清、吴丛军、邹丽卿五人;三路董华民、张干元、刘淑华、张吉群四人;四路刘才源、陈布仑、胡孝存三人;五路宁光林及夫人、柳娟、王小荣四人,计二十人,与在下及夫人、邓旭升一起,汇聚芦溪宣风京口村京口驿站处观赏,半时辰后赴里山村,游花草坪神蛇传说地、石龙江徒步景,终点绕武专校园踏青、交流。座谈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刘志萍,就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新校区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是日也,水秀山清,惠风和畅。溪亭漫步,流觞曲水之兴未减;柳絮纷飞,舞雩咏归之趣犹存。仰观宇宙之浩渺,俯察鳞羽之优游。骋怀游目,极视听之娱。感万物之荣悴,悟死生之虚诞。遥想右军当年,抱膝独叹;而今吾辈同游,岂不痛哉?归去濡墨,仿兰亭笔意,感时胜景,乃为之赋。
三月中旬,丝雨初辰。市辞赋文友诸君,众游芦仙凤乡村。玄冥敛寒威于郊外,勾芒舒淑气于河滨。余偕子期、伯牙之俦,谢公、康乐之侣,携素琴以涉野,负瑶轴以寻春。出城郭而步云壑,拂柳烟而叩芳尘。但见远岫含青,似张僧繇妙笔;平芜绣碧,如顾虎头长皴。俄而惠风骀荡,吹衣欲化庄生蝶;暖雾氤氲,扑面浑成姑射云。
循溪行而九曲,恍入辋川别业;随景步而三折,疑登庐山故津。金香半吐,含太白醉后酡颜;辛夷初绽,带灵均泽畔啼痕。桃夭灼灼,恍见息妫无言;兰若猗猗,犹闻屈子长吟。石漱泠泠,若广陵散之遗响;莺簧呖呖,似清平调之余音。时有彩蝶穿花,翩跹若公孙剑器;流萤点翠,明灭如谢女诗魂。
遂踞青石为席,采兰蕙作茵。取叶露以当茗,汲山泉而盛樽。或援枯枝画地,效右军书《黄庭》于苔径;或折新柳为笛,仿李謩奏《折杨》于松门。子安援笔,顿生滕阁霞飞;长吉呕心,忽见昆山玉焚。俄而薄雾凝衣,非关天女鲛珠散;落英满袖,恰似湘娥竹泪痕。遥闻牧笛穿林,疑桓伊三弄;忽睹渔舟出浦,讶子陵重临。
及至午云悬空,趣兴盈眸。绕枝草以结环,采蘅芷以赠俦。抬眼观山,辨峰尖而说稼轩剑气;临溪顾影,抚霜鬓而叹庾信乡愁。谢客屐齿犹沾九里香,嵇康琴囊尚蓄七弦秋。归途漫吟《采薇》,恍见夷齐采蕨首阳;回首再望烟峦,依稀阮肇重访丹丘。
嗟乎!浮生若寄,胜景难留。虽无永和流觞之雅,亦存斜川杖履之幽。观碧落则思陈子昂涕下,抚青松则慕陶靖节归休。且学莲社邀渊明醉菊,莫效金谷叹季伦堕楼。今与诸君契阔,共沐天籁;他年倘遇风雨,犹记鹿鸣呦呦。惟愿素心如雪,长映冰壶;兰契若醪,永醉芳洲。纵使武陵雾锁,不碍渔郎问津;瀛洲浪隔,何妨精卫衔丘?
西江月·赞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
文/王开贵
蚕月花开山径,赋辞群进书堂。欣观三校合中强,勃勃生机向上。
培育人才技艺,提升教学恒量。今时桃李蕴芬芳,来日能工巧匠。
赞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
联/六然斋
展个性,重人才,马槽常育千里马;
创品牌,争先进,银凤累积万钩银
注:在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可见银凤岭。
里山看神蛇
文/刘才源
奇异传闻出里山,神蛇引得万夫瞻。
信仙终比信人好,纵是虚无亦释然。
京口春游
文/陈布仑
晨风伴我踏春行,日照江平映彩英。
隔岸诸峰如幻影,依坡细草染垂樱。
小滩惊起鸬鹚纵,新柳飘搖杜宇鸣。
十里好山皆似画,农家四月正耕耘。
访武功山中专
文/陈布仑
绿野回环锦绣开,名闻远近育英才。
讲台三尺师生謦,学技千能手艺怀。
服务人民宽就业,融洽社会大平台。
职能教育前程广,工匠精神壮未来。
里山观神蛇未见
文/陈布仑
神蛇山里费疑猜,传说千年巨石开。
信鬼信神难自信,是灾是福任其来。
春游马槽里题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
文/王轶涛
武功多锦绣,沂水绕春城。
执辔晨曦里,驰心创业营。
犁耕终有获,枥马亦堪征。
只待时风起,一飞天下惊。
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采风记
联/赣江之源
黉门典范;
工匠摇篮。
探秘宣风镇里山村石缝神蛇记
联/赣江之源
灵蛇献瑞;
福地生金。

七绝·萍乡武功山中专咏
文/邓清
青春无悔耀南天,草甸云中接楚烟。
学子莘莘精技艺,黉门毓秀续宏篇。
七绝·武功山下踏春吟
文/邓清
竹涛浣耳沐朝霞,雾锁奇峰翠笼纱。
风拭尘心云写意,坐听春涧数山花。

念奴娇·赴萍乡市武功山中专采风行吟
文/吴丛军
江南胜境,看黉宫耸翠,云间仙雾。六十载弦歌振响,岁月铸成才路。旧舍新姿,抚今追昔,伟业添雄著。三千英发,竞驰科技新渡。
遥瞩学府亭台,鸟吟花放,恰似桃源圃。馥郁书香弥广野,学子联翩同赴。九畹春风,滋兰树蕙 ,勇立潮头处。泛舟书海,定教鹏举穹宇。

题武功山中等职业学校
文/张吉群
武专花独秀,职业创奇葩。
重教儒鸿重,育人重晚霞。
程门桃李艳,校内护红花。
引领车头带,濂溪第一家。
采风第一站
文/张吉群
驿站风光秀,沂河泽水丰。
诗翁齐到此,辞赋采风匆。
京口人文重,坪丰树木葱。
青山环四抱,瑞气绕门东。
题里山石龙冮
文/张吉群
石路湾湾一径斜,深深峡谷走天涯。
石龙戏水家禽旺,独享探幽负氧吧。
里山神蛇
文/张吉群
捕风捉影响山川,一睹真容逢石边。
生态自然山里事,不为迷信哪来仙。

题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
联/宁光林
顺天时,凭地利,文治武功,六秩风云,总算技高一等;
滋澍雨,沐惠风,流光溢彩,三千桃李,几曾艳压群芳。

行香子·赞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
文/董华民
六秩风云,校史留痕。看文治技巧深耘。流光溢彩,岁月逢春。育三千李,倾心血,梦成真。
志坚鞭扬,豪情满溢,不负师名艺高仁。人才辈出,薪火传新。愿校恒兴,教恒盛,绩恒存 。

水调歌头·春日有感
文/邹丽卿
晴好千峰碧,屐齿印苔低。探寻蛇影,猎奇心理似青藜。尽看春花明媚,更见里山水秀,柳絮落河池。石濑漱寒玉,空翠湿人衣。
竹涛涌,松籁起,鸟声齐。武专咏杏坛美,桃李正葳蕤。漫说程门立雪,更效兰亭修禊,襟抱向风怡。回忆教师路,长倚讲台栖。

参观京口村
文/王小荣
坪丰山下美风光,柳绿桃红流水长。
白鹭栖息田埂上,静观农事正繁忙。
赴里山村寻观神蛇(新韵)
文/王小荣
花草坪山翠绿滴,龙孙破土送祥吉。
拾阶而上寻仙影,古老传说永是谜。
题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
联/王小荣
鸟语花香祥瑞地;
技精德厚栋梁才。

咏白鹭兼赞武专
文/邓旭升
不愿高谈学雁飞,江湖踏浪岂卑微?
追怀近水常将问,捧月深情每醉归。
风雨谋身图壮志,荷芦守节许春晖。
悠悠素絮三千里,借得云霞作锦衣。
七律•神蛇故事
文/邓旭升
烟村幻影径迷离,峭壁生涯命可悲。
水漫深山成夙愿,锁身石缝守传奇。
袈裟已负无心语,佛道难容暗泪垂。
自信江南三万里,巡天入地胜风吹。

沁园春·武中专采风吟
文/胡孝存
袁水苍茫,里山蜿蜒,谁主沉书?看香樟叠翠,黉宫焕彩;雕龙心画,学子争途。摘月袁郎,师生有志,百尺竿头争上舒。春风里,数电瓷新秀,淬火凝珠。
马槽驰驱同趣。问天下英才孰可如。有学员千位,胸衿成竹;刘君攻玉,不问荣枯。顺应天时,力修人和,莫道中流鼓浪孤。凭栏处,正鹏抟九派,梦绕蓝图。
水仙子·布仑兄素描第一景
文/胡孝存
驿亭景胜映涓微,沂水泽流草木菲。诗翁素景描摹醉,采风行、情未归。京口人文古清辉。河云岭。瑞霭围,驿路人随。

满庭芳·访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感吟
文/刘淑华
一路东驰,层峦拥翠,青霞漫作轻烟。望中黉宇,嵌玉碧峰前。几处书声琅琅,且兼那、教学情牵。薪传处,千般技艺,化得艳阳天。
畴辰君洒墨 ,青山绿水 ,纸上斑斓。至如今,杏坛尽瘁经年。满壁殊荣璀璨,更赢得、清誉名传。期来日,新园焕彩,大匠绘鸿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