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津口乡中心小学走访记:探寻教育的蓬勃力量》
作者伍达
2025年4月11日,阳光明媚,应大津口小学张校长盛情邀请,我与退休的孙老师一同前往泰安市泰山区大津口乡中心小学,进行教育走访与交流,一路上满是对这所位于泰山后花园学校的期待。
刚踏入校园,眼前景象便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农村小学的固有印象。高大的教学楼与办公楼错落分布,庄重又不失活力。宽阔的操场干净整洁,四周绿树成荫,正值春日,树木抽出新芽,其中清脆的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嫩绿的色彩给校园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此时学校正在举办运动会,操场上热闹非凡。开幕式上,学生们身着整齐运动服,步伐矫健、精神饱满地走过主席台,脸上洋溢自信笑容,满是青春活力。校长讲话激情澎湃,运动员代表表达出积极参与、勇于拼搏的决心。比赛开始后,孩子们在赛场上奋力角逐,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张校长引领下,我们深入了解学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占地面积8760平方米,建筑面积3182平方米,可容纳12个教学班,功能室、教学设施等硬件达到省定标准,现有专任教师23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文化极具地域特色,巧妙融合了泰山文化与大津口自身的区位特点。大津口地处泰山后院,学校紧扣“津”字做文章,将山的攀登精神与水的“津润”文化融入其中。“津润育人,勇攀高峰”的校训,激励着师生不断进取,既有着泰山般的坚毅,又有着如水般的温润滋养;“津津乐道”的教风,体现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专注,这其中的“津津”,也似大津口的灵动与活力注入教育之中;“津津乐学”的学风,展现出学生积极向上的求学态度,仿佛大津口的朝气在学生身上蓬勃生长;“润德、润智、润心、润艺、润体”的校风,从品德、智慧、心灵、艺术、身体等多方面关注学生成长,恰似大津口山水对这片土地的全方位润泽 。
学校教学管理举措多样且有效。实施“12236”育人途径,“一个主体”为厚德润人;“两翼”分别是培养习惯的睿智润人、培育素养的美育润人。抓好“两个抓手”,即打造“三学三查”高效课堂与推行“全员辅导”“学生成长导师制”。推进“三个层面建设”,涵盖教师团队(采用积分评价与激励机制)、学生(抓学习、习惯、素养)、家长(多种形式家校共育)。此外,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等“六大节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张校长介绍,近年来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学校不仅更新教学教具,用上最新型的智慧黑板,提升教学便利性与趣味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成果显著。学校打造了五个特色园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节节高翠竹益智园,它以泰山淡竹为主题,借竹子节节高升寓意学生学业、品德进步,学生可通过观察、写作、绘画等实践活动,开发智力、提升综合素质。而芬芳桃李梦启园、泰山石敢当励志园、岁寒松韵求知园、九龙启智文韵园也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助力学生成长。
校园内的两个长廊各具千秋。名人文化长廊展示历代政治家、科学家及泰山相关名人故事与成就,让学生感受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泰山碑刻长廊复刻著名碑刻内容并展示图片,如室外的泰山碑刻文化园,让学生沉浸式领略书法艺术与泰山文化魅力。
我们参观了各功能教室,音乐教室里乐器摆放整齐,似仍回荡着悠扬歌声;舞蹈教室里仿佛还留存着孩子们翩翩起舞的身影,每间教室都布置温馨,充满浓厚学习氛围。
学校少年宫令人眼前一亮,这里不仅有绘画、娱乐、体育、舞蹈、书法等丰富功能区域,还有独具特色的茶艺表演室,融入大津口盛产茶叶的地域特色,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少年宫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年宫,这一荣誉是对其卓越建设成果的高度认可。少年宫的红色展览区以丰富图片和详实文字,展示党的一大到二十大发展历程、重要领袖人物,展现党的精神谱系,令人心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
此次走访交流,让我们对大津口乡中心小学有了全新认识。这所学校环境优美、理念先进,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打造、育人途径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相信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初心,润泽每个生命,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书写更辉煌的教育篇章。
作者简介
伍达,山东省泰安市市直机关退休干部,生于农村偏远地区,高考改变命运。参加工作42年,十余次调整工作岗位,从事过企业管理、教师、驻村干部、县、市机关综合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