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漋诗人李家平
清明祭父
新韵
花甲才逾癌病催,初心风骨映霞晖。
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式的七言绝句。首句"花甲才逾癌病催"x仄平平x仄平;二句“初心风骨映霞晖”平平x仄仄平平;转句“为民尽瘁身先去”平平仄仄平平仄;末句“梦绕荒丘涕泗飞”仄仄平平仄仄平。整体完全符合新韵的平仄规范。
押韵“催、晖、飞”三字均属新韵五微,一韵到底,符合绝句押韵要求。
全诗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女儿对亡父的深切追思。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在短短四句中完成了从现实到梦境的情感跨越。
首句“花甲才逾癌病催”以白描手法交代事实,用“才逾”二字突显父亲刚过花甲便遭病魔摧折的遗憾,时间与病痛的并置形成强烈反差,花甲之年本应风华正茂,但却遭到了“癌病催”之折磨。
次句“初心风骨映霞晖”笔锋一转,以“霞晖”为喻,将父亲的精神品格升华为永恒的光辉意象,完成了从生命消亡到精神永存的升华。
第三句“为民尽瘁身先去”,化用诸葛亮“鞠躬尽瘁”典故,既点明父亲生前的公仆身份,又暗含女儿对其奉献精神的崇敬。
末句“梦绕荒丘涕泗飞”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清明祭扫的现实场景与魂牵梦萦的心理时空叠合,“涕泗飞”三字更是将悲痛情绪推向高潮。只是“飞”字张力显过,换“垂”是否更好。
全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时空转换自然,从病榻到霞晖再到荒丘,构建出立体的情感空间;二是意象选择精当,“霞晖”与“荒丘”形成光明与荒凉的对比,强化了诗歌张力;三是情感表达有度,既有“涕泗”的痛楚宣泄,又有“霞晖”的含蓄内在。值得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