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新军,中国作协会员,第七师胡杨河市文联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班学员。著有长篇小说《金丝玉》《生死守候》,散文集《遥远的老房子》《消失的连队》《高高的柴火垛》《像风一样消失》等。代表作《父亲的收藏》被誉为“民族精神的经典记忆,民族文化最显著的印记和永恒的标志”,收录进《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社会风情》等多种文集,获第四届中国冰心散文奖。2014年12月,散文集《遥远的老房子》获新疆兵团第一届“绿洲文艺奖”。
朗诵嘉宾简介
赵俊华(网名:依然),朗诵爱好者,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会员;沧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沧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朗诵代表作《活着就是春天》作者:李群;《望奎,你还好吗?》作者:逯春生。
散文《胡杨林》
作者:张新军
合诵:赵俊华 宋维东
天沉沉,雪茫茫,荒原是一幅面容沧桑的黑白木刻画。胡杨顶天立地,傲立雪原。朔风凌厉,狂放不羁,昏天暗地,原始混沌,胡杨林仿佛万千个威武昂扬的兵马俑武士,头颅苍灰,枝桠凝重,或站立,或蹲伏,或仰视,散落在灰黄辽阔的准噶尔天地间,任凭风狂雪骤,屹立大地,雕塑般丝纹不动。它们或密集相拥,或三五成群,或茕茕孑立,昂首挺胸,披霜挂雪,苍苍茫茫,遥相呼应,厮守着沉寂万年的亘古荒漠。
胡杨来自洪荒的远古。千万年风霜严寒,盐碱干旱,烈日炙烤,雷电摧残,胡杨命运多舛,筚路蓝缕。皲裂的树皮,斑驳的枝柯,苍劲的树冠,铮铮铁骨,昂然挺立,千难万苦,无所畏惧。
从河西走廊到西域边陲,张骞驼队的悠响,班超铜锈的虎符,左公柳虬结的根系,彭德怀战马的嘶鸣,在胡杨的血脉中奔涌偾张,筋骨相连,从未间断。千万年,胡杨守护边关大漠,守望风沙绿洲,被誉为“沙漠英雄树”。
凝视胡杨,浮想联翩,准噶尔盆地所有的苍凉、悲壮、雄浑、朴拙、壮美、毓秀,戈壁荒漠所有的孤独、寂寞、绝望、冷酷、涅槃、新生,包容万象,酣畅淋漓,集大成般聚积胡杨于一身,它是大盆地孕育的万物精魂,亿万年雪漠风沙铸就的 自然丰碑。
荒漠苍黄,天地寂寥,胡杨刺破荒原。点燃一星绿,枝叶济苍生。胡杨林大器晚成,厚积薄发,在春夏交接的某一个清晨,岩浆迸发般,洪水决堤般,胡杨满身的绿叶闪烁着太阳的金光,齐刷刷绽开了,枝繁叶茂,阔大清香,这是无畏与生命的萌动,激情与热血的喷发,在满目苍黄风沙席卷的沙丘、荒漠、旷野,胡杨的叶子绿得怦然心动,绿得惊心动魄,带给我们无尽的希望 憧憬和企盼!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精灵。胡杨坚毅内敛,庄重大气;胡杨忍辱负重,胸襟豁达。这是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性格和气质,与生俱来,浑然天成,与其他树木迥然不同。天下万物,各有水土,只有西部荒凉的沙漠盐碱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倔强的胡杨。
胡杨千姿百态,各领风骚。站立的胡杨雷劈火烧千疮百孔生而不死,干枯的胡杨铜条铁枝绿叶不存死而不倒,倒下的胡杨仰天长啸拥抱大地千年不朽,不屈的魂魄是它们唯一的禀赋。胡杨代表的是西部气质,西部表情,西部性格。
仰望胡杨,百感交集,胡杨让我们无数次心灵撼动,胡杨让我们增添必胜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胡杨无言,是一本磅礴大书;胡杨喧哗,是一种大音希声;胡杨铿锵,是一曲磅礴交响!胡杨用自己的生命,彰显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与命运抗争的这个真理。
胡杨是苦难的树,是伟大的树,像无数中国人一样,顽强不屈,执拗坚守,她的身上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性格和气质,象征着我们坚韧不拔百折不屈的民族魂。
翻开中国近代史,水深火热,满目疮痍,百年屈辱,历经磨难。我们的民族曾经是苦难的,就像一棵棵饱经风霜的胡杨树,从死亡之海萌生幼苗,在艰苦卓绝中成长壮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辉煌走向复兴。我们从胡杨身上,寻找民族的性格和气质,民族的精神和魂魄;我们从胡杨身上,汲取营养,汲取水分,获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当今时代,莺歌燕舞,人们享受太平盛世,但我们的时代多了一些脂粉气,少了一些英雄气,在民族复兴的时刻,我们多么需要硬朗刚直的胡杨精神啊!
胡杨哟!你的叶子在风中猎猎作响,犹如征途的战鼓哗然敲响,那是生命的呼唤!那是进军的号角!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我渴望,
我企盼
我们民族曾经孱弱的血液里,应该注入胡杨坚毅的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