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凤凰台上
【主持人】李吉伟
【时 间】2025年4月12日
【上刊诗人】李树常青、阎晓文、书剑斋主、彭珍海、李良英、张建刚、唐朝小雨、吴会茹、李英发、马连山、石玉萱、郭永华、杜海欣、乔安娜、张茹兰、马文斐、李吉伟、枯藤小草、张变芳、赵章柱、逍遥舟子、邢剑君、高山、陈晔、清倚、辞镜。
凤凰台上
文/李树长青
高台之上无凤的踪影
再也听不到知音笙箫合鸣
既已飘远那就任其飘远
石头留存绝美的诗篇
浪漫豪情中溢出月光剑光
独饮使山林也跟着酣醉
云游并不代表从此消沉
相信太阳的光芒万丈
浮云散所有生命高昂着头
登顶,胸怀山河锦绣
笔端下流泻三千壮观飞瀑
望朝霞似万只凤凰飞来
凤凰台上
文/阎晓文
一只接地气的凤
一只通天宇的凰
多像工农的模样
几千年了
凤凰受尽压迫剥削
一百年前
凤凰插上了红色的翅膀
百鸟朝凤,百鸟朝凰
当家做主
终于翱翔在凤凰台上
凤凰台上舞凤凰
天空蓝天白云的澄澈
大地五彩缤纷的吉祥
凤凰台就是江山
人民就是凤凰
2025年4月12日
凤凰台上
文/书剑斋主
稀疏的倔强的银灰山羊胡
乱撞且嘶哑的西北风
阻击者挣扎着挺立之姿
茅屋
秋风无法熄灭的火焰
黄浦江岸三剑客的原型
不为与谁恃才斗诗
不为与三山二水争气傲
心高也有忧虑的索
狂士也有愁人的帽
青灯下三杯两盏淡酒
甩出一句“凤去台空江自流”
拂袖而去
背向金陵
凤凰台上
文/彭珍海
从时光的褶皱里,捡拾起
一片未燃尽的羽毛,金红如血
想来是丹鸟的叹息,坠入
人间深渊,散作一地碎屑
风是古老的乐师
无形的手指,轻轻拨动
记忆的琴弦,奏响
往昔哀歌,与飞扬的尘屑遥相呼应
站在凤凰台上,望
云海翻涌,万千魂灵都在舞蹈
它们呢喃低语,诉说着
不朽与消逝,永恒与刹那的纠葛
夕阳流金
将我的影子越拉越长
走在通往未知的路上
我的每一步,都踩出凤凰涅槃的回响
夜悄然降临
星辰的泪光洒满荒凉的高台
我静听,风中又传来
火鸟新生的低吟,轻柔而辽阔……
凤凰台上
文/李良英
李白
别再怀愁了
凤凰台上
已然凤去台空江自流
就到古郡常山来
当年,你从广平至邯郸
若入常山
就跨槐河荷月廊桥
穿汉风街
至夜宴,饮一场
宋曹贡酒,一醉越千年
再看一看
韩信泜水之战的点将台
诗一篇,《登槐阳韩台》
媲美金陵风凰台
让韩台夕照,重回人间
这里,虽不比金陵大
却也芳名远扬
万花山古道
蜿蜒至蟠龙湖边
又通往
封龙山前封龙书院
你可坐堂,斗诗百篇
别再留恋,金陵、长安
真正的凤凰,从不在台上
凤凰台
又怎比槐阳大地宽广
桀骜不羁的诗仙
你纵情登韩台
仰天长笑,诗夕照
凤凰台上
文/张建刚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凤凰
穿越1300的时空,一去不复返了
但凤凰台还在,那条大江还在
一江清流还在,大浪淘沙还在
那条埋吴宫花草的幽经还在
那座埋晋代衣冠的古丘还在
那三山半落云外的青天还在
那二水中分的白鹭洲还在
不在的是诗人凭吊怀古的身影
不在的是我们至今仍难以企及的高度
以及他忧国伤时的情怀
如果有幸登临凤凰台
我将走出诗人的怀古,把一只
新时代的金凤凰唤回来
凤凰台上
文/唐朝小雨
要是想看凤凰就别去了
凤凰一去不复返杳无音信了
要是想写诗也别去了
不可能比得过李白和杜甫
或者,想吟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人家陈子昂在幽州台早唱过了
何况,元嘉十四年也太久远
不如来次神游,百度百度算了
凤凰台上
文/吴会茹
暮云在青铜裂纹里游牧
最后一片梅花
将雪种进楚辞的尾韵
大江卷走落日
像收拢一封未写完的帛书
岸边的碑文正缓慢融化
流淌成新的支流
香烬把金炉还给时间
柳梢悬垂的月
是汉朝宫女遗落的耳珰
此刻所有青铜器在博物馆
屏住呼吸
唯有心跳从玻璃柜渗出
漫过青苔斑驳的
编钟表面
凤凰台上
文/李英发
除了李白的那首诗
我再也看不见凤凰的影子
除了自己的喉咙
我再也喊不出历史的哽咽
三只凤凰
在南朝宋时的台上演出
几百只鸟
鼓着掌,把1500多年后的
夕阳都扇红了
凤凰台上
文/马连山
秦淮河水漂浮夫子庙的倒影
金钗玉女已不在柳巷
空旷的燕子矶
孤零的聆听长江的湍流
凤凰台上依旧流传
太白的高亢
凤凰台上凤凰游
攒动的人群不去解他的愁
高筑的楼阁里是否
还有凤凰归巢
巍峨的钟山
凝望着它的涅槃重生
多少回兵刃相见
让建邺更名
多少次立都
让金陵恢宏
不倒的凤凰台上
也曾花旗招展
多少次文人墨客
也曾挥笔题词
让凤凰台千古流芳
久誉胜名
凤凰台上
文/邢剑君
随李白去过一次
还是小时候,老师领读
竟心生感慨
以至多少年后,还有思古幽情
人间四月,凤凰台的记忆
再度袭来
大风昨夜过境
捎走了多少人慈悲的睡眠
诗歌刮落地面已面目全非
多少楼台栉风沐雨
历史没有籍贯
不论断淮筑城还是再度修葺
终随大江东去
又想到古人的天涯孤旅
凤凰台上
文/石玉萱
你无需从李白的诗词里寻找
也无需考证千年的古迹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
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凤凰台上
不论是初次相逢还是涅槃重生
能够经得起
时间考验的火鸟必是英豪
凤凰台上
文/郭永华
在河北高邑的土地上,
凤凰台静立,承载新的时光。
青灰色的台身,坚实又端庄,
像一位沉稳的守护者,伫立在大地之上。
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
城市的脉络在脚下舒张。
车辆穿梭,人影匆忙,见证着高邑的成长与变迁的辉煌。
它或许有着属于当下的光芒万丈。
在这片土地上,
凤凰台在沉甸,是展望,
是高邑未来的诗行。
凤凰台上
文/杜海欣
那个关于凤凰的传说
早已随李白而去
而留给我们的
只有书本上的文字
和对那个时代的遐想
不管怎样
我们总是希望世界的美好
哪怕有使人愁的往事
也要学会接纳
因为不是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于平淡
也不是所有的忧愁都来自于困苦
凤凰台上有歌赋
也有生活
凤凰台
文/乔安娜
肆掠的风没商量的刮
横着吹的姿势
令无数人惊魂未定
凤凰台还好吗
听过那些古老的传说
读过那些古老的诗句
花开花落春去春回
凤凰台诉说着别样的故事
无论如何
凤凰展翅也只是舞台上
又抑或是屏幕里见过
凤凰台上月光
如水洗涤着岁月的尘埃
凤凰台上
文/张茹兰
撇开历史的争扰
只需关注
流传的歌谣
有没有凤凰台
已不重要
犹念在心的
是诗人们的信笔挥毫
凤凰于飞
从唐朝
穿越万古千年
又
焕发新貌
凤凰台上
文/马文斐
李白来了带着酒和月光
他的笔锋划破金陵的雾
凤去台空江水自流
那是历史沧桑的回响
凤凰曾栖
写尽兴衰
诗韵在岁月里纠缠
撞出文学的风浪
是诗也是心声
赴一场浪漫
在文字的江湖
如星辰把后人照亮
凤凰台上
文/李吉伟
晨光在夯土台基上敲开第七道裂缝
去年的麦秸从汉瓦残片里抽出新芽
候鸟的倒影曾在此淬火成图腾
如今高铁的反光掠过台堞
将二十一世纪的霜,镀在
半块刻着“凤凰衔书”的残砖上
老槐树把年轮拧成绳结
每道纹路都缠着不同年号的风
万历年间的槐花落在光伏板表面
被转换成电流时,恰与
传说中凤凰展翅的频率
共振成相同的正弦波
守台人用放大镜数着砖缝里的星子
秦代的夯土层正在他掌心苏醒
无人机螺旋桨搅碎的云絮里
浮动着某个清晨——
先民将第一捧陶土塑成凤首时
指纹嵌进的湿度,正被
现代测绘仪捕捉成三维坐标
暮色漫过护城河遗址的刹那
晾衣绳上的蓝布衫忽然绷紧
像一只欲飞的单翼凤凰
而远处厂房的灯光次第亮起
恰似散落人间的凤羽
在平原的黑丝绒上
绣出带二维码的磷火
子夜北斗斜过台顶时
所有沉睡的陶片都在振动
它们记得夯土中蛰伏的心跳
记得麦穗擦过青铜鼎沿的声响
更记得当高铁穿越第七道年轮
路基下深埋的凤骨
正与铁轨的震颤
谱成交响诗的低音部
凤凰台上
文/枯藤小草
抵达凤凰台
千年前的繁华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只祥瑞的大鸟
早已飞走
也许栖息于梧桐树上
拟或 飞上了九天
你眼之所观
非我眼之所观
你心之所想
非我之所想
客观是景 主观是悟
——骄 奢 淫逸 都会烟消云散
宇宙万物中
只有大自然能获得永恒
凤凰台上
文/张变芳
不是谁都有资格点燃凤凰台上的焰火
旧时年代,祭祀等级严格
伏羲只肯接受最高等级的天子祭
只有他具备心想事成的实力
只有他,可将不喜欢的事物化为乌有
法力无边,对其他人只能是幻想
袅袅焰火传递意愿,冲上天际
希望他,外貌一如既往完美
希望他,初心始终不变
凤凰台上凤凰游
青帝太昊之故里
沉甸甸的付出,沉甸甸的感情
暂且不谈三大文化的内容
重点强调一下始祖文化
厚重根基,撑得起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凤凰台上
文/赵章柱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几处凤台赋风流
太白一曲传千古
弄玉妙音响九州
爱听台上红歌唱
歌颂工农凤凰俦
凤凰台上
文/逍遥舟子
站在凤凰台上,
穿越时空思绪飞扬。
凤凰台为什么千古留存?
因为诗仙李白加持全民不忘。
南京为什么叫金陵?
因为有凤凰台金碧辉煌。
凤凰台为什么叫凤凰台?
因为曾有凤凰翩然而降。
当年的凤凰哪里去了?
还在中国人的心里
——中国的诗行。
神州大地就是凤凰台,
期待龙飞凤舞改天换地,
震古铄今震撼寰宇,
跟世界一起飞舞,
和宇宙同和其光。
凤凰台上
文/邢剑君
随李白去过一次
还是小时候,老师领读
竟心生感慨
以至多少年后,还有思古幽情
人间四月,凤凰台的记忆
再度袭来
大风昨夜过境
捎走了多少人慈悲的睡眠
诗歌刮落地面已面目全非
多少楼台栉风沐雨
历史没有籍贯
不论断淮筑城还是再度修葺
终随大江东去
又想到古人的天涯孤旅
凤凰台上
文/刘海平(高山)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飞人去台空留
弄玉吹箫应很美
龙凤呈祥谁不求
凤凰台上走一走
无限风光眼底收
历尽沧桑今安在
文人墨客赞不休
凤凰台上携君手
不负春光和美酒
太白佳作传千古
我亦作诗竞风流
凤凰台上展歌喉
人逢盛世壮志酬
奋发有为共努力
喜看英豪遍神州
我喜欢凤凰台的壮美
梦里相思爱不够
愿有一日凤凰来
心儿醉了,忘了白头
凤凰台上
文/陈晔
在风中
每一个生命都会有翅膀
风是加过油的春天
她粗砺的手让抚过的地方淬火
过风的土门关不想背水一战
白鹿对故乡的爱是春天的坚硬
风给了我们翅膀
大风之后,每一个都会是凤凰涅槃
凤凰台上
文/清猗
记忆里的凤凰台
描绘了千年的理想之境
词牌名曾曰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一根管萧,长衫逆袭
凤凰声闻,带来金色的落日
诗人们从战国的神话里
纷纷抽离
有人想起长安,
有人想起乳名叫“凤凰”的小城
浴火的灵魂,非梧桐不栖
非醴泉不饮
现在,街巷的桐花正绽开
紫色的云翳
等待,某个黄昏降临
凤凰台上
文/辞镜
当我走近,就走到它的羽翼之下
风雨划过的痕迹,反复结新痂
开险峻的花
灰尘跌进瓦砾。我们坐下时
台阶开始起身
令人,一度想象朝拜。睥睨如雄心,或称霸
身世却柔软
一直,在寻找走丢的一个黄昏
你指给我看
整座城如何消融在世间
有人对着高空说话,回声长出翅膀
仍然在暮色里,练习盘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