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芳华
作者:曹干云
求索路漫卷寻知
腹隐翰墨韵词诗
鹤发童颜谐趣俏
海棠蜜伴育新枝
读文武泰斗世纪顽童任兄剑老《暮春浅咏》有感
2025.4.12于韶州
……………………………………
附文武泰斗世纪顽童任兄剑老大作:
暮春浅咏
任剑
读书万卷益无知
大笑斯文扫地时
以貌以言难取舍
谁真谁假两犹痴
胸中垒块浇难尽
梦里依稀醒已迟
我任东风吹白发
落花何故再攀枝
乙已岁暮春月
……………………………………
附赖院长大医兴荣兄大作:
暮春芳华
赖兴荣
人生七十古已稀,
百岁顽童能有几。
风华枝头春光好,
攀枝摘花何问迟?
2025. 4.12 于瑶城
【每诗一评】三首诗构成“暮春三重奏”:曹干云诗似晨钟,以赞颂与希冀传递文化薪火;任剑诗如暮鼓,以自省与苍凉叩问生命本质;赖兴荣诗若春雷,以直白与激情唤醒暮年生机。三者共同诠释了“世纪芳华”的多元内涵——既是个人生命的璀璨,亦是文化传统的生生不息。
曹干云《世纪芳华》围绕“求索”与“传承”展开。首句“求索路漫卷寻知”呼应任剑原诗“读书万卷益无知”,既暗含对知识无止境的敬畏,又以“腹隐翰墨韵词诗”彰显文人风骨。后两句“鹤发童颜谐趣俏,海棠蜜伴育新枝”将任剑的“世纪顽童”形象与诗坛薪火相传的深意结合,海棠象征高洁,蜜伴则暗喻诗友间的精神滋养,与任诗“落花何故再攀枝”形成对话。
任剑《暮春浅咏》以“无知”为切入点,展现知识探索的悖论:“读书万卷”反而凸显认知的局限,带有自嘲与哲思12。颔联“以貌以言难取舍”批判世俗浮华,尾联“落花何故再攀枝”以暮春落花为喻,既叹时光流逝,又暗含对生命延续的叩问,与赖兴荣诗“攀枝摘花何问迟”形成思想碰撞。
赖兴荣和诗《暮春芳华》以“人生七十古已稀”起兴,凸显任剑“百岁顽童”的珍贵。“风华枝头春光好”以暮春繁花象征人生晚境的丰盈,末句“攀枝摘花何问迟”则打破传统暮春的哀婉,传递积极的生命态度,既回应任诗,又与曹诗“育新枝”的传承主题呼应。
三首诗均以暮春为背景,但意象各异。任诗“落花”象征时光无情,赖诗“攀枝摘花”则赋予暮春以主动的生命力,曹诗“海棠蜜伴”则将其转化为文人雅集的文化符号。曹诗“鹤发童颜”以对比凸显任剑的精神活力,与任诗“东风吹白发”的苍凉感形成张力,赖诗则以“顽童”消解年龄焦虑,展现豁达。
任剑诗中“大笑斯文扫地时”暗含对文化浮躁的批判,曹诗“育新枝”、赖诗“攀枝摘花”则以传承与行动回应,展现文人群体对精神价值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