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自选当代汉诗(第十九卷-完整版(共12首)
01 ✦ 圆明园独白
这里,几乎每一丝空气
每一块砖瓦
每一处残垣断壁
都能抚摸到中国人记忆深处
缄默的伤口
除了惊叹号,这片废墟
还生长专属于东方的
精气神
02 ✦ 无 题
今天,我唯一的使命
就是独坐在
花落成泥的樱花树下
想一些陈年往事
写几行潦草的文字
然后,静静地等着你
经过这里……
03 ✦ 大 海
真正让我认识大海
是从舟山浪岗岛开始的
无风三尺浪
只是她即兴表演的开场白
那里的风
能轻松地刮断军舰的钢缆
那里的云
足以牵走所有人的梦魂
那里的雨
瞬间让海与天混沌喧嚣
那里的浪
就像要把整个世界都吞噬掉
那里的路氏双髻鲨
雌性比雄性更为壮硕凶残
任何猎物一旦被这个掠食者
盯上或咬住必死无疑
无一幸免
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亲吻过我
18岁时,我曾在那里当水兵
04 ✦ 夜 猫
都说夜猫身上总带着鬼气
每当夜幕降临
这个夜的密探会悄无声息地
四爪轻踏虚空冷月
幽灵般穿梭于古镇的街巷、屋顶和涵洞
它喜欢借水波还有月光
在斑驳的墙壁上映出婀娜的身影
这个比人类还要古老的精灵
它的叫声划破夜的静寂
似笑非笑,游离于尘世所有规则之外
犹如千万年以前的魔咒
又似夜的暗语,无人能解
我总感觉,在它略显慵懒的眼神里
只需瞟一眼就能把我看穿
05 ✦ 短 章
午夜。雨后。街头的霓虹
一只波斯猫眼眸似幽秘湖泊
文静,湛蓝,透着风尘色
孤独的征人
跫音蘸着月光
每一步都踏碎乡愁
让漂泊梦想栖于一缕天地心
06 ✦ 隐 士
市声喧闹,车水马龙
他蹲在街头一隅
昂头望
大风中摇摇欲坠的香樟树叶
几乎无人瞥他,哪怕一眼
不知过了多久
市声终于安静了下来
街头店铺门可罗雀
几只棕褐色沟鼠
早已把他包裹中的干粮
啃食得所剩无几
而他依旧执着地仰望着
那枚卵形香樟叶片
直到它,缓缓滑落
07 ✦ 淮河赋
有人说,是大禹王的耒耜凿开了千年皱褶
有人说,是钟离国的编钟催生了地域文化
汤汤淮水吞噬下每粒月光
在裂缝处,长出比碑文更斑驳的方言
所有漂泊的陶罐和姓氏沉入河底
描绘全新的甲骨纹路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被水磨了数千年
每一道涟漪都是你眼角的牵挂
储藏着千年的温柔与叮咛
老辈人总是说,淮河打小脾气就倔强
那些个耳熟能详的关乎水的故事
在渡口被外乡人传到决堤
被浸泡得发胀
老庄的竹简,西楚霸王的巨阙剑
全沉在河底,凝成的铁锈
正与河底的暗流缓慢对话
而今,我们饮下的每滴淮水
都藏着神明
还有从未说透的隐喻
08 ✦ 忆庐山
那一年,在庐山仙人洞,我不小心踩疼了一块巨石
那时刚下过一场暴雨
那天山体被雨水冲刷,引发大面积坍塌
它始终没有说话,只是和我这个俗人
足足对视了七秒半
那夜在牯岭镇,一位知名道士为我算了一卦
说我命里注定有白马渡江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苦苦寻找那匹白马
也在寻找我陌生的影子
09 ✦ 龙子湖撷春札记
嫩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从湖水中冒出
柳岸,那只布谷鸟的羽翅钓着晨曦
水烟迷朦的湖心栈道
一位红裙少女弯腰种下关于春的念想
不知从哪里飘来《搀扶》的竹笛声
把游人的影子,都酿成了诗行
在蜻蜓群舞的湖上荷池边,我蹲下来
看见蚂蚁正忙碌地搬运春天……
010 ✦ 听 海
礁石是骨血凝固了的竖琴
潮汐是日月抚养出的独生子
咸腥的桅杆,在巨浪里喊成弯弓
你眼中的渔火不知何时被月光漂白
那些滴着血与盐渍的往事
在飓风里复活
而大海,始终保持着贝壳般的缄默
011 ✦ 梅福禅寺
海外七旬香客的影子咬碎在山道
短尾腹的毒液是未完成的经文
石阶渗血处,钟声惊起凤头燕鸥
老尼姑捧起古寺的月光熬药
陶罐沸腾时,经文正好借药渣穿肠而过
圣女再次舀来梅岑山的雾霭
将千年药草煮成液态的禅意
将疼痛与死亡,酿成药香袅袅的救赎
圣地的微风吻过三个晨昏
草木皆禅意,生死一念间
青烟升腾处,木鱼声在伤口结痂
香客起身时,脚印里开出莲花
012 ✦ 山中琐记
进山快两个月了,我的第一印象
是山岚熨平了我心中的褶皱
云絮栖在肩头,鸟雀停驻眉梢
松针轻颤,抖落满身呢喃的月光
苔藓爬上红木房的屋顶独舞
蘑菇撑开伞,揽收草木的梦呓
山涧溪水用玉指轻抚卵石,哼着古老的催眠曲
此刻,暮色将身影,揉进大山的轮廓
在这里,时光竟然被酿成一坛千年未启封的御酒
在这里,你与群山对坐,聆听风讲述永恒
在这里,天地是透明的茧壁,我们终将互为羽化的精灵
(未完待续)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